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要与孩子多交流与沟通

2019-10-13 22:26:02孕产
要与孩子多交流与沟通

父母要与孩子要多交流,这样就能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和社交,要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把别人想成“我”,这样就可以知道孩子的感受是什么样子的了,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在乎孩子的感受。

因为新买的玩具掉了一个小零件,大哭不已;

因为想去按电梯按钮,被别人抢先一步,又哭又闹;

因为自己的彩泥人,被妈妈碰掉了一只小手,痛苦流涕;

这些大人眼中的龟毛小事,却能让小孩的情绪小宇宙瞬间爆发,哄都哄不住。

这,都跟孩子的大脑发育有关。大脑,可以分为上层大脑和下层大脑,当我们明白它们的分工原理后,上面的问题,都会找到答案。

在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的畅销书《全脑教养法》中,他把大脑比喻成一座两层小楼,其中,上层大脑进化程度更高,控制着许多高级头脑功能,比如决策、控制、自我认知、共情、道德等,所有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功能都来源于此。

下层大脑包括脑干和边缘区域,位置较低,较为原始,负责人的基本生理功能和强烈的情感,比如愤怒和恐惧,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爬行动物脑和哺乳动物脑。

孩子的下层大脑会本能地释放情绪,产生冲动行为,这都是人的天性(也可以叫动物性),但上层大脑可以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考虑后果以及别人的感受,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

但上层大脑和下层大脑的发育节奏并不相同。下层大脑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发育得很成熟,可是上层大脑,需要到成年以后,20多岁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孩子的自控力、思考力、共情力等跟成年人比会弱得多,因为他们的上层大脑还没有“施工”完成,就更别提顺利调用了!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它来自下层大脑中的一个特定部位,叫做杏仁核。

杏仁核在大脑底部,形状和大小都像一颗杏仁,我们的恐惧和愤怒这两种情绪都来自这里。只要感到危险来临,杏仁核就会在上层大脑做出反应之前,快速表达情绪并采取行动。

比如,我们快速踩下急刹车,遇到危险第一时间躲避,这些不需要经过上层大脑的思考,恐惧就会让我们迅速行动。孩子因为玩具摔坏大发脾气,因为做了噩梦就大哭,都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被杏仁核劫持了,沉浸在恐惧和愤怒的情绪里,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情绪。

“你哭什么哭,这有什么好哭的?再哭我要揍你了!”

面对孩子的抓狂,这是最错误的应对方式。如果父母用自己的下层大脑与孩子对话,只会冲突愈演愈烈。

要拉他们上岸,就必须调动他们的上层大脑发挥作用,把他们引到正道上来。

“玩具虽然摔坏了,但是妈妈觉得,我们可以做点什么,让它有新的玩法。你有没有好点子?”

如果孩子这时开始思考,或者询问“那我们能做点什么呢”,就说明,他的上层大脑已经开始起作用了。我们能够把情绪暂时放在一边,理性地梳理事情的经过,并且找到解决办法,之前恐惧或者愤怒的情绪就会慢慢平复。

上层大脑不仅需要在情绪爆发时调用,更需要在平时就锻炼。脑子越用越灵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上层大脑和下层大脑之间达到平衡,孩子才能在社交和情商中有良好的表现。

那么,上层大脑如何锻炼呢?

很多父母非常擅长给孩子做出各种各样的决定,从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去哪儿玩、报什么班,安排得严丝合缝,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会始终很“正确”,但是缺乏对自我真实需求的认知和决策能力。更好的方式是,让孩子做选择题。

比如:你今天想吃意大利面还是打卤面?你想学足球还是滑冰?

别小看这个思维过程。它需要孩子在权衡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选项之后,做出选择并承担后果,是锻炼上层大脑的绝佳办法。

一个缺乏自控力的孩子,情绪爆发起来相当可怕,甚至可能攻击他人。要教会孩子一些避免失控和抓狂的办法,比如深呼吸、打沙包、数数、躺下休息、去跑步、踢球等,就是不能用言语和拳头去伤害别人。虽然做到完全不发火很难,但经过训练,孩子能有意识地克制情绪、控制身体,就不会造成大的后果。

共情力,指考虑别人感受的能力。自我的情绪来自于下层大脑,而共情力则来自于上层大脑。

宝宝从2岁的叛逆期“terrible two”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他们能明确感受到自己的开心、愤怒、恐惧、难过,但是对他人的情绪,他们却知之甚少。共情力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培养。

父母可以多跟孩子分享交流自己的感受,并鼓励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

“如果你的玩具被抢走了,你会有什么反应?”

“如果妈妈一直陪妹妹,都不陪你,你开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