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法国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孝顺”

2022-02-04 06:19:43孕产
童书妈妈写在前面著名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对于不可言说的事物,我们只能保持沉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边界。”童书妈妈的同事们和孩子们都超爱的Shiro,不仅是带领我们进行哲学思考的老师,还是一位可以使用十几种外语的“语言达人”,他学习这些语言,对于他的理解和思考有怎样的帮助呢?



童书妈妈写在前面

著名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对于不可言说的事物,我们只能保持沉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边界。”

童书妈妈的同事们和孩子们都超爱的Shiro,不仅是带领我们进行哲学思考的老师,还是一位可以使用十几种外语的“语言达人”,他学习这些语言,对于他的理解和思考有怎样的帮助呢?

全然陌生词汇背后可能是

你茫然无解的世界

当我们遇到外语中一个陌生词汇,一般会怎么做?去查字典?比如,这个德语单词“ gemütlichkeit ”,我们来查一下德语字典:

它的意思是社交性?好交际?善于交际?是我们中国人说的“长袖善舞”的意思吗?

其实,gemütlichkeit表达的是“可以安静思考、达到平静安适的状态”。

在德国,幼儿园有一整套为加强幼儿个性发展而制定的教育方案,其中一个“思维想象课”是“乘火车旅行”的活动,目的就是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安静思考、达到平静安适的状态,就叫gemütlichkeit。

gemütlichkeit与之前挺流行的丹麦人的Hygge精神相似。

什么是hygge呢?

丹麦人说:

在寒冷的夜晚坐在炉边;抚摸着小狗;周围是暖暖的烛光;这是hygge。读一本书,喝着茶或者咖啡;穿着舒适的毛袜子,窝在温暖的被子里看电视,这也是hygge。温馨的家庭聚会;尝尝新做的甜点;与朋友安静地晚餐;享受着简单事情带来的快乐;这还是hygge。

瑞典人重视的Mysig状态(Mysig真的不只是民宿的名字),也表示类似的意思。

gemütlichkeit、Hygge和Mysig,其中的涵义,对于欧洲人是很容易理解的;而对欧洲以外的人,却往往只理解它外在的形式,以为就是一群人要在房里点上很多蜡烛,裹着毛毯,穿着舒适的毛袜子,一起吃东西、聊聊天,所以这股来自北欧的风潮似乎随着夏天的到来,就不了了之了。

在中文里,确实没有一个专门的词汇,可以表达这样的状态,因此在中国孩子的早期教育中,缺少调适状态,让孩子平静安适,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毕竟,人们对于用自己的语言都叫不出“名字”的东西,很难理解它的含义,更别说喜欢、内化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了。

著名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对于不可言说的事物,我们只能保持沉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边界。”

这就意味着我们很难在某种语言的内部进行反思,我们往往要借助不同语言体系的相互比较,才能够意识到一些自己从没意识到的问题。

比如:一直只会使用汉语的人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语言中其实没有主宾格、单复数等信息。一直只会使用汉语的人也很少会去想——“孝顺”是什么?

“孝顺”是什么呢?

我百度了一下,看到释义里面是这么说的——“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在维基百科里:孝顺也有四层意思:“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对父母的肯定,尊重父母的指令,基本上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行事”。

你应该从来没有去百度过“孝顺”的定义,因为一个说中文的人,不需要上网查就知道”孝顺”的意思,也会在跟亲人的相处中,很自然地考虑自己或别人的行动是否符合孝顺的标准。

而一个西方人,他生长的语言里面从来就没有“孝顺”这个词语,就算通过重重的翻译和解释,能确切理解了这个词的意义,“孝顺的概念”也只会停留在他的知识层面,不会进入他的生活和思考方式里。

这就变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如果父母和孩子,都从来不知道“孝顺”的意思,也不知道“孝顺是有必要的”,那“孝顺”还重要吗?

更有趣的是,当我将“孝顺”的定义转换成英文版时,孝顺叫做“filial piety”(可以直译为“子女虔诚的行为或语言”),任何一个母语是英语的人看到这样的词,就像看到外星文字一样,完完全全无法望文生义,去理解、猜测这是什么意思。

在维基百科的解释中,也会强调这个华人圈的概念,跟古罗马人说的filial piety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请大家千万不要用古罗马的哲学观去理解。

唐戴斯和维尔福都是

很“孝顺”的人吗?

我跟童书妈妈的一位老师聊到“孝顺”这个词时,这位老师就回忆起:

她在课上跟孩子们讨论《基督山伯爵》里具体的情节时,说起爱德蒙·唐戴斯在狱中对他父亲的思念和爱,孩子们觉得唐戴斯很孝顺。还有维尔福检查官偷偷去告诉自己父亲逃走,有的孩子也认为维尔福是不得已的,因为他要孝顺自己的父亲。

如果我们仔细一想,就会知道唐戴斯在狱中对他父亲的感情,就像孩子们说的,那是“思念”和“爱”,因为跟我们爱的人分离无法见面,会产生思念,这是非常合理的事。这也不是专对父母才产生的情感,也不符合“孝顺”4个含义中的任何一种。

维尔福检查官对自己的父亲也不是孝顺,因为孝顺根据定义,是要“顺从”父母的意志,维尔福做的却是相反的事:他在“告诉”父亲该怎么做,而且他们支持各自的党派,在立场是互相敌对的。从“孝顺”4个含义出发,我们简直可以判断“他这是不孝的行为”。

这个老师回忆当时课堂上的对话。我跟孩子们聊,“法国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孝顺,大家可以从真实情感或利害关系,去看他们的行为。”结果,有一个孩子评论说:这是真的吗?他们都没有孝顺吗?这真是太好了!

这个孩子说“没有孝顺真是太好了”,听起来很奇怪,却可能是很符合逻辑的。很可能在他的生活里,因为“孝顺”的存在,反而影响了他和父母之间的感情。

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也并不少见吧。本来我们可以跟父母再深入讨论一些问题的,可无意中触犯了父母的龙颜,一句“你这不孝子……”,也就关上了孩子和父母继续沟通的一扇门。

法国人的孩子对父母,即使没有“孝顺”的概念,但仍有情感,有独立的两个生命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牵挂,也会有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但那个不可能属于“孝顺”的范围!

一个人使用什么语言

就会怎么思考

一个人使用什么语言,就会怎么思考。比如说,可能性有几种说法?

一个完全只会说中文的人,可能不会知道当母语是英文的人,在描述一件事情的可能性时,用“possible”时,已经说出了这件事情可能性低到基本上不用考虑;而用“probable”时,则说出了“这件事情其实是八九不离十的”。

完全只会说中文的人,有一部分人会有严重的选择困难症,认为只要“有可能”就会踌躇,犹豫不决难以抉择,而不理解“只要可能”其实不见得就需要纳入考虑的范围。

不信的话,我们可以在维基百科里,用中文查询“可能”,会看到释义底下有四个定义:1.表示可以实现;2.能否;3.也许能成事实的属性;4. 可能性。

但是如果试着转换语言,却会发现“可能”这个对我们说中文来说,如此平常的字眼,竟然没有对应英文的维基页面,你惊讶吗?

一旦学习外语,发现中文对于“可能”的理解,没有区分可能性的高低,翻译的时候会造成双方的误解。

知道别的语言之后,也才会知道使用跟自己一样母语的人“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像我是在学了好几种外语之后,才知道中文里时常大家挂在嘴上的“孝顺”跟“可能”,是如此的不合逻辑。

因为即使说中文的人,打开百度或是维基百科对于孝顺的定义,也会立刻发现“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对父母的肯定,尊重父母的指令,基本上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行事”,这四点不但不可能做到,也没有必要一定要去做,就算做到了,也没有什么意义。

我们应该“孝顺”吗?

把“孝顺”跟“可能”叠加在一起,就出现了另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一个手术的成功率,只有5%,我们还应该考虑吗?

如果从小自然而然就说英文的人,知道可能性低的不用去考虑,只需要考虑可能性高的,所以病人听到医生说只有5%的成功可能性,根本就不会考虑动手术。

但一个华人听到“妈妈的手术有5%的成功的可能性”,也许会说“既然有可能,我们当然应该拼拼看!”,而且在很多人眼里这还就叫做“孝顺”呢。

荷兰人是“小气”的民族吗?

另一个时常被世界误解的国家,是荷兰。

因为荷兰人总是各自付帐,甚至父母跟子女一起到酒馆喝一杯啤酒,也会各付各的,这种付帐方式被称为“go dutch”,荷兰人也被认为是“小气”的民族。但是我跟荷兰人一起工作了15年后,我非常确定他们并不“小气”。

父亲不帮儿女付饭钱,是因为尊重这个已经自己开始挣钱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所以让每个人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自己付自己该付的钱,是一种极度的尊重,因为没有人需要“帮”谁或“同情”谁。

但是当一个人真的需要帮助的时候,荷兰人是会毫不犹豫出手的。

我们不能因为“孝顺”的概念在荷兰语言中不存在,又看到父母和孩子各自付账,就得出“荷兰父母不爱子女,子女也不孝顺父母”的结论。

我也看过年轻的父母牵着年幼的孩子,经过路边的豪宅,很自然地指着进出豪宅的名车:

你看我把你养大多么辛苦!以后你长大了,也别忘了要孝顺爸爸妈妈,到时候要买大房子给我们住,买大车子给我们开啊!

但是这真的是孝顺吗?我每次听到这样的对话,都有不寒而栗的感觉。

想象身在一个没有人知道什么叫做“孝顺”的世界,亲子的关系会更加真诚一些、还是会更虚伪一些,还是根本没有区别?

我觉得很有可能会更真诚一些。

你为什么要学外语?

每次我向别人提出这个问题时,最常听到的答案就是:“这样才可以跟外国人沟通。”

通常,就会有一个人提出来说“现在中文越来越盛行,好多外国人都在学中文,而且有一天在世界上说中文的总人数,会超越说英语的总人数。”

“如果大家都会说中文,这样还需要学英文吗?”

这时候,我通常会得到两种回复,一种是安心得意地认为不需要学外语了;另一种是陷入困惑中,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的问题。

我会怎么回答呢?

我之所以认为学习外语重要,并不单纯是为了要“和外国人沟通”,而是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别人又是怎么想的。要知道别人会怎么想,他头脑里的逻辑是如何运作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理解对方使用的语言。

另外,还有一层意思,老实说,我自己学外语更重要的是,我有没有办法跟自己好好沟通,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是什么”,让自己成为一个头脑清楚、会思考的人。


撰文:褚士莹(Shiro):国际NGO工作者,毕业于埃及AUC大学新闻系、哈佛大学甘乃迪学院。2015年赴英国伦敦瑞士哲学作家艾伦·狄波顿成立的The School Of Life(人生学校),以及法国Institute of Philosophical Practices(IPP),师从奥斯卡·伯尼菲,学习哲学咨询。中文出版了包括《给自己十样人生礼物》《我为什么到法国上哲学课》等五十多本作品。


责任编辑: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