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千万条,远离坏朋友第一条 如何引导孩子远离坏朋友
说起儿童的安全,爸爸妈妈的第一反应肯定都是防水、防电、防火、防走失、甚至防意外伤害。
事关孩子的人身安全,这些外在的伤害自然是要防,但是千防万防人心难防,对于孩子来说,家长不仅要教会他们保证自身的身体,还要教会他们辨别、防范那些打着“朋友”旗号,却经常陷朋友于危险,甚至搭上性命的人。
不要觉得这是危言耸听,无论是今年9月9日在昆明坠江身亡的女孩李心草,还是早前客死异乡的青岛女孩江歌,她们遭遇不幸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交到了坏朋友,又没有及时拒绝。
1、孩子年龄越大,受朋友的影响就越大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初期父母都希望他们能多交一些朋友,以便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所以此时孩子的朋友,多半是家长介绍给他的,或者干脆就是父母自己朋友家的孩子,双方知根知底,也放心孩子们在一起玩。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交友范围的扩大,家长对孩子朋友们的了解会越来越少,但与此同时,孩子受同年龄朋友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针对3~6岁的孩子做过一次攻击“波比娃娃”的试验,充分说明了孩子的攻击行为是通过模仿获得的。如果与孩子交往的同伴有打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行为,那么自己的孩子也有可能会进行模仿,从而出现这些不好的行为。
步入青春期之后的孩子,由于“皮格马利翁效应”(即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更愿意用和朋友一起去做一件事的方式,来寻找认同和接纳。如果此时孩子身边是一些品行不端的人,那么很有可能就会把孩子带上歧途。
电影《过春天》中的女主角刘子佩是一名刚满16岁的少女,因为好朋友才走上了带水货手机这条路,幸好她即时醒悟,才没有泥足深陷。
2、教孩子自己辨别什么样的朋友不值得交虽然家长的社会经验比孩子丰富,但说到底交朋友却是孩子自己的自由,所以站在家长的立场,如果过多干涉孩子交朋友,可能效果却会适得其反。
就算孩子能够接受家长的意见,但也仅限于孩子成年之前,家长可以作为监护人,对孩子的朋友把把关。但孩子成年之后,判断朋友的好坏以及值不值得交,还是要让孩子自己来。
朋友相交贵在品行,三国时期刘备临终前告诉儿子刘禅的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用在判断朋友品行上犹为适合。
一个每天自己不带文具,总是拿朋友文具用的孩子;一个自己天天放学不回家,还拉朋友一起在外面玩的孩子;一个满口谎话,还喜欢恶人先告状的孩子;即便品行上目前看不出大问题,家长也不要让自己孩子和他走得太近。
如果家长对孩子某个朋友不了解,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类似的友谊评估,来判断一下孩子这段友情的质量。
• 在别人嘲笑自己时,TA是不是会帮我说话。
• 和TA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到很开心
• TA和我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我们总是能够和平解决
• 我们互相关心,能够互相倾诉秘密
• 在我难过的时候,TA总是能够安慰我
• 我们很了解对方,TA喜欢我,我也喜欢TA
• TA总是鼓励我做正确的事情,在我犯错的时候也会批评我
如果孩子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大部分都是“不是这样”的时候,可能父母就要鼓励孩子放弃这份友情了。
3、教会孩子如何果断拒绝朋友不好的请求想象一下,如果李心草没有跟室友去喝酒,如果江歌没有答应刘鑫暂停的请求,那么现在世界上就会少两个心碎的母亲。也许当时她们在面对请求时,心里也曾有过一丝丝犹豫,但因为是“朋友”,还是大方地接受了。所以家长光是教会孩子,如何辨别朋友的好坏还不够,还要教孩子如何拒绝朋友不好的请求。
孩子在面对朋友提出一些不好,甚至是做坏事的请求时,很容易有这样的情绪,“虽然我不想这样做,但是我也不想让TA讨厌我,从而失去这样一位朋友……”
或者孩子虽然明知朋友叫自己一起做的这件事,是“违反规定”的,但是心里会想“对方是把我当朋友才会叫上我,如果拒绝TA,就背叛了朋友对自己的信赖、从此会遭到TA的厌恶”等,一旦有这种想法,类似不安的感觉会不断膨胀,于是最后就会感觉很难拒绝。
拒绝朋友的邀请的确是需要勇气的,有时还会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最近的情绪有变,可以引导孩子说出原因,鼓励孩子拿出拒绝的勇气。如果孩子从接受邀请到给出答复,中间有多余时间,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在家重复练习几遍。这样孩子的情绪会比较冷静,也会更有拒绝的勇气和自信。
孩子如果没有时间做练习,也不要盲目做决定。这时家长可以为孩子做的事是:
第一,帮助孩子理清思路拒绝了一个要求自己一起做坏事的朋友,结果是自己没有做坏事。
可不拒绝的话,也许孩子就做了自己真正不想去做的事,这样会使得罪恶感迟迟不能散去。帮助孩子理清思路后,孩子就会减少拒绝朋友的负担。
第二,告诉孩子,拒绝朋友不好的请求,是帮人也帮己首先。朋友邀请你一起做一些不好的事,你第一次就拒绝了,就避免了TA以后找你去做更坏的事,这算是帮了自己。而且如果能够鼓足勇气拒绝朋友的请求,且成功的话,会增加自己的自信,以及获得这段友谊的主动权。
其次,那些想做坏事的人,自己也是会背负压力。如果请求被拒绝了,也许他便能重新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说不定也就不会做这件坏事了。所以拒绝朋友不好的请求,也是为了朋友好。
第三,教孩子,拒绝要在第一时间说“不”。如果想拒绝,一定要越快越好,拒绝的理由越简短越好。因为拖得时间越久,拒绝的理由越多,对方就会觉得你并不真的是想要拒绝,而是在“谈条件”。从而变本加厉地来动摇你拒绝的信心。
所以拒绝时一定要干脆,还可以看着对方的眼睛,用他能听到的音量,清楚地表明你的态度。
如果你的声音很小,对方会以更强势的态度邀请你。
第四,帮孩子想出拒绝后的替代方案有时,朋友提出不好的请求,并不代表他应当是坏孩子,如果提的要求不合理,但还不至于太过分,那其实可以找出一些替代的方案。
比如,朋友想约孩子逃课打游戏,孩子不想去当然可以及时拒绝朋友,但同时也可以告诉朋友,如果真的很想打游戏,可以今天晚上快点把作业写完,再一起打。
4、守护孩子安全,一定要远离坏朋友重视朋友的评价,固然是孩子成长阶段不可回避的问题,但如果朋友一直教唆自己干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那么这样的朋友就称不上好朋友。如果一被拒绝,就立刻翻脸,那么这样的朋友不交也没关系。
朋友对你提要求,是把选择权交给了你,同时TA也会在心里做好被拒绝的准备。同样,你拒绝了朋友,是把选择权交还给TA,TA可以选择继续,也可以选择放弃。
真正的朋友是不害怕被拒绝的,怕的是既不拒绝又不答应,就像悬在头顶靴子不知道何时会落在头上,这才是朋友之间最大的自私与伤害。
好朋友之间的偶尔“犯混”,拒绝了还可以一起玩,如果那些一直一直怂恿你去做坏事的“朋友”,哪怕关系再好,还是尽可能地远离TA吧。因为——
一个真正的朋友,从来不舍得为难你。
这是2019年发布的第86篇原创推送
作者介绍:陈妍,亲子关系咨询师、国家育婴师,电影爱好者,专注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儿童心理。新书《真正的教育在家庭》全网同步上市中。微信公众号:陈妍妈妈(ID:chenyanmama0514)欢迎关注,讨论育儿话题!
相关文章
- 备孕知识快问快答,第一条好多人就不知道!
- 如何有效预防宫外孕?很多人都会忽视第一条
- 盘点爸爸陪娃睡觉的五种类型,看第一条宝妈就想打人
- 儿童“多动症”只能治疗不能预防?这样做能让孩子远离“多动症”
- 儿童应远离保健品
- 儿童患病高峰季,家长朋友莫慌张别着急
- 儿童房装修中,这几处隐患千万不能忽视
- 儿童抑郁症,就像一条一直跟在身后的大黑狗
- 儿童牙膏千万不能随便选,认准以下几点就够了
- 儿童绘本怎么选?重视启蒙第一课,这份推荐值得你收藏
- 儿童绘本故事《一条不会嘶嘶叫的蛇》
- 儿童衣服甲醛超标?千万别让有毒衣服害了孩子
- 朋友晚上睡不着,谁有促眠的故事,经典的小故事,儿童故事也可以?
- 朋友晚上睡不着,谁有促眠的故事,经典的小故事,儿童故事也可以?
- 第一个孩子照书养第二个孩子当猪养,考虑过儿童身体发育规律吗?
- #绘本分享#儿童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树洞里的朋友之《妖怪快走开》
- 2019人贩子最新骗术曝光:千万别再这样发朋友圈了
- 3岁孩子每天吃4中营养保健品,千万儿童正在被儿童保健品残害
- “超前预备”儿童房太可惜!千万别踩这些儿童房装修的坑
- 中秋节儿童手工灯笼制作,小朋友们一起来动动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