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为什么有的孩子越教越“笨”?

2019-10-18 22:52:03孕产
为什么有的孩子越教越“笨”?

最近小区花园里,有一对夫妻,每天傍晚,一起陪着上幼儿园的儿子练习拍球。(双手都能拍球10下,是小区幼儿园小班的暑假作业之一)

两人一左一右,儿子站中间。

爸爸先拍,妈妈在一旁说:先看你爸示范。

没拍两下,儿子的一个同学路过,跟他打招呼,儿子高兴的回应。

妈妈拍了一下儿子的背,说:看哪里呢!看你爸!

儿子不耐烦,去夺爸爸手里的球,想自己拍。

爸爸抱着球不撒手,说:你刚才认真看了吗?

然后又拍起来,嘴里说着许多关于拍球的注意事项,五指要打开,等球弹到最高点再往下拍,拍的要有一定力度……

儿子又兴致勃勃去夺球,妈妈说:先看你爸!看仔细了吗?

终于儿子拿到球了,拍了3下球就滚了,爸爸赶紧去捡球,妈妈说:你看,是因为你力度不够,球弹不起来。

儿子又拍,依旧是3到5下,球就滚了。

妈妈说:这离10下还差得远呢!你整个暑假干啥去了,现在才想起来练!

儿子很沮丧说:我累了,想歇一会儿。

爸爸说:这才拍了几分钟就累?又偷懒!你们开学之后很快会有测试知道吗?你这能过的了吗?

儿子无奈继续拍,每次球滚开,爸妈都会立刻总结一个“没做对、没做好”的原因,提醒儿子下次注意。

妈妈也偶有“鼓励”,说:“多练练会越来越好的”、“你加油”。

但儿子并没有高兴,表情木然。

有时候他身边,几个同学正是在玩球,一会踢一会儿拍,满花园跑的特别开心,儿子很羡慕,目光总是溜向他的同学,也会提出“想跟他们玩一会儿”,但都被妈妈拒绝了,理由是“人家都学会了,你还不会,怎么跟人家玩?”

总之……我好几次下班回家路过花园,都能看见他们在练习拍球,差不多一个礼拜了吧,儿子还是没能拍到10下。看得我好心塞。

正巧,今早上,在苏雪舞的微博上,看到她分享的一段文字,关于怎样教孩子学骑车和跳绳,很是认同。以下是她的分享:

我理解的学习,不仅仅是课堂的知识。儿子在一路的成长中经常学习,但我从来没有教过他什么,都是由他自由去探索,需要我做什么时,支持就行。在他的学习过程中,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很简单的,你直接就会的。”

比如学骑平衡车,我告诉他:“这个很简单,你先推着,觉得自己可以骑了就上去骑。”于是儿子直接跨了上去,直接会骑。

后来儿子想学自行车,看到车身摇晃不稳,他有点紧张,我说:“这个更简单了,你直接就会的,就是把平衡车的两条腿变成踏板嘛,你上去一蹬,就骑走了。”

儿子非常相信我的话,他骑上自行车,直接蹬着脚踏板,头也不回的骑了一圈,于是又没有过程的直接会了。

到这几天上学,老师说要学跳绳,老公打算提前教一下他,说了一堆动作要领。我对儿子说:“没有那么复杂,人人都会跳绳的,你直接跳就行了。”

儿子上来跳了一下,绊住了脚,我说:“哦,刚才你跳起来快了点,不着急,等绳子过来再跳。”

他又跳了一下,成功了,接下来的每一次都成功。

就这样,在我这个妈妈的“忽悠”下,儿子很少用分解动作,讲解步骤的方式学会东西。他的路径常常是,发生兴趣,直接学会,然后慢慢练习,直到熟练。我观察到的是,儿子学东西的速度很快,而且兴趣浓厚。

这其实并非是儿子有什么特别,而仅仅是因为,我尽量不给孩子的学习添堵,让他有机会呈现自己本来的样子,也就是每个孩子本来的样子。

学习和探索,本来就是多么自然发生的事情,这份动力人人皆有,无需培养。

我也认为,教育孩子,首先要信任孩子本身的“灵性”,先给他们自主摸索的机会,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凭借自己的感觉、形成自己的方法,积累“我能行”的自信。

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在细枝末节上牢牢控制,企图直接灌输“科学的方法”,孩子往往并不能理解,还会从你“郑重讲述”的神情里,获得“这事儿好难”的信息,自信心就先矮了半截,发挥起来畏手畏脚。

其实同一种技能,不同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点拨”的时机、内容并不完全相同,这也是为什么古人要说“因材施教”的道理。

作为家长,不必急于按照“标准流程”宣讲所有难点重点,甚至也不应该直接拿自己的经验来指导孩子“避坑”,因为孩子遇到的和你曾遇到的,未必是同一个“坑”。

作为家长,不妨先放下焦虑,多观察,观察到孩子真正的需要,再出手指导,有的放矢。

所谓“无为而治”,大约也是这样一种境界。

对比上述两个小故事,你是否有什么领悟呢?

END

孩子比我们想象的

更优秀

不定期更新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