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生病时,其实妈妈也生病了:疾病的背后,有哪些因素在影响? 孩子生病了都是妈妈的错

2022-02-28 06:12:58孕产
疾是外界的干扰,病是心中的困扰“疾”,一个病字框,里面是一个“有的放矢”的“矢”。这个“矢”就是“射箭”的“箭”。它告诉你,那些从外而来侵害你身体的东西,就像一个人朝你放的冷箭,风寒暑湿燥火,细菌,病毒,这些外来因素引起的不适就叫“疾”。

疾是外界的干扰,病是心中的困扰

“疾”,一个病字框,里面是一个“有的放矢”的“矢”。这个“矢”就是“射箭”的“箭”。它告诉你,那些从外而来侵害你身体的东西,就像一个人朝你放的冷箭,风寒暑湿燥火,细菌,病毒,这些外来因素引起的不适就叫“疾”。

疾还有疾驰、疾速的意味,来得快,去得也快,它是从外面来的,最后肯定还得回到外面去,但终究只是个匆匆的过客。

再看这个“病”字怎么写?“病”字里面是一个“丙”。在中国文化当中,“丙”是火的意思。在五脏器官里,丙又代表心。所以,“丙火”又可以叫“心火”。心里感到不适有火,人就得病了,就这么简单。

孩子生病时,其实妈妈也生病了:疾病的背后,有哪些因素在影响?

身体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引起的不适,是疾,匆匆过客,从哪里来就会回到哪里去。但是我们自己在心里过不去的坎,这个就让人长久的得病。也就是说疾病,既是我们人体的病,也是心的病。

孩子生病了都是妈妈的错

这样的情形,其实经常会分开成两种情况在妈妈们和小孩子身上发生。小孩子生病了,妈妈焦虑啊,各种担心忧愁, 是否要看医生,拖时间长了是否会严重呢,不管真的不会有事儿吗等等,这也是大曹老师经常说到的:其实虽然孩子是生病了,但是那时候妈妈们也生病了,病在心里,病在情绪里。

疾病当下最需要的是审视自己

我最近在思考,疾病的背后,除了外界因素影响还有心理情绪的影响,还有什么吗?

前几天去体检了,肝右叶上有一个血管瘤。我也在班里跟老师同学们讨论了这个话题。其实去年也被先生拉去体检了,当时也是检查出同一个位置有血管瘤,今年的比去年的大了些而已。同时去年也检查出了子宫有囊肿,医生让去复查,但是后面我没有去。

一来因为我确实也不重视这个问题,根本没当回事,因为平日里并没有什么异常的症状,我不觉得是什么不得了的大病;二来我也不想折腾,我特别怕去医院来回的跑,本来没病的感觉都要被折腾出病来了。但是今年坏消息是接踵而来,让我开始有了一丝忧虑。

于是便开始思考,我到底是为什么会有血管瘤的问题?

在班里讨论的时候,老师说,任何疾病的背后,都是由于气血不畅,水饮过盛引起。在中医的解释里,血管瘤,跟血淤有关。于是我又静下心来观察自己近半年来的情况,自己给自己做一个十问,确实发现了很多不正常的地方:

孩子生病了都是妈妈的错

1、极少有饥饿感,有时候一整天不吃饭都不会饿;同时喜欢吃偏咸偏辣的口味的饭菜;

2、总是口渴,但是喝水并不能解决口渴的感觉,甚至有时候越喝越渴;

3、小便通常都深黄色的;大便不规律,看饮食情况;

4、既怕冷又怕热;

5、晚上总要起来夜尿一两次,醒来后就极难睡着;

6、常感疲倦无力,肌肉酸痛;

孩子生病了都是妈妈的错

7、自从把孩子的事儿大部分都交给孩子爸爸以后,情绪少有出现失控的现象了;

8、经常性的心跳加快或者胸闷;

9、早起时经常感觉喉咙有东西卡着,出现受寒情况则会有痰感觉不上不下卡在喉咙或者是鼻塞流粘稠的黄绿鼻涕。

乍一看,感觉都不是什么大问题,现在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这些症状发生。经过分析,主要是阴证,确实是有水饮过盛的情况。那么造成这些症状的外界因素以及让我心里感到不适的因素又是什么呢?

于是我又仔细思考、回忆了一下生活的种种

在学习中医前,我是一个极易暴怒的妈妈。从孩子出生以来至他2岁前我们没有分开超过两小时过。我上班都是得带着孩子去的,还得照顾老人,还得做家务,而且孩子还经常生病,先生啥也不帮忙的同时,也不体谅和理解我,压力很大,情绪经常一点就爆,夫妻俩动不动就吵架。

同时因为工作和年龄的关系,我总担心以后失业再就业的问题,总认为在生孩子的期间,自己的竞争力下降了,必须努力再努力追赶上才行,所以又强迫自己每天学习,考证。为此经常熬夜学习到凌晨两三点才睡。因此,那两年自己整个人一直都是紧绷着的。

深入学习中医后,老师经常要求我们:静下来多看看自己,不要老是把目光放在孩子身上,工作上,老人身上,放松一点,再放松一点。

一开始我看似也放松了许多,孩子送去了托儿所,上下学也交给爸爸去接送,同时因为自己的进步和要求,孩子 生病的频率已经从一月一病,变成现在两三个月没再生病了。老人送回了老家休养,自己每天早上也尽量练习瑜伽半小时,尽量不再熬夜学习,尽量的规律睡眠时间。但是这样我就真正的放松了吗?

大曹老师要求我们静坐,去看看内心的自己,去跟自己对话。我扪心自问,这些我放下的,我想要的,真的是我想放下的,想要的吗?

瑜伽是我自己真心喜欢想练吗?并不是,因为看到别人身材很好,很羡慕,同样生了孩子,怎么别人就恢复的那么好,我却瘦不下来呢?于是就强迫自己练习瑜伽,每天步行上下班,我也只是为了瘦身,保持身材,并非真正的喜欢。

孩子生病了都是妈妈的错

我不再熬夜学习就不再牵挂学习的事情了么?并不是,其实我每天睡前都会反复纠结今晚我到底要不要定个闹钟起来学习一下,不然落太多了,以后怎么赶呢?考试的时候考不过咋办?

孩子生病了都是妈妈的错

我的工作,是我真正喜欢的吗?其实也不是,我个性其实相对内向且不擅长沟通,虽然心理承受能力算还可以。但我其实非常不喜欢销售的工作,我也并不擅长做销售的,我不擅长与各种各样的人沟通,我也不喜欢每天去面对各种各样的陌生人,更学不来各种圆滑讨巧的姿态,我也不喜欢三天两头的策划各种营销活动。但是这份工作时间相对自由,没有那么多死板的规章制度制约,最主要老板人还特别有人情味,在我带孩子上班的这段时间,对我帮助特别多,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人情,所以一直就这么不开心的继续着这份工作。然后每次朋友聚会的时候,看着别人工作顺利,成就感满满的时候,自己心里又特别的无奈难受,不畅快。

我要求自己修身养性,每天阅读,但是我每天真的能静下心来去享受阅读的乐趣吗?其实也并没有,看不了几分钟,就禁不住拿起手机来刷一刷微信,或者是孩子一闹,就干脆放下书本不看了。月末再回过头来总结的时候,又在那懊悔自己的不坚定。

我要求自己不要每天吃宵夜,戒口酸辣咸香等重口味的食物。但是其实我有真正做到么?并没有,我仍旧每天到点就想吃宵夜,经常忍不住半夜起来点宵夜吃,清淡点的菜根本就不入口。然后每次吃完以后就在那后悔,我怎么这么控制不住自己呢。

记得以前看电视经常说郁结于心,肝气不疏,可不是指像我这样的情况么?又容易纠结,不开心的事儿总放在心里,老是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所以肝上长了血管瘤自然也就不稀奇了。

要知道心神所在的地方

前些天讨论的时候,老师说要找心在的地方。老师也常说我们学中医,其实学的就是要不焦虑,能够淡定的面对孩子生病的问题。学着顺应大自然节气的变化去对应感受和接受身体的变化。

其实关于这些前些天也跟老公聊了一下,回忆了一下,我们好像确实很久没有因为某件事而特别开心过了,好像每天都在负重前行,好久没有像以前那样无牵无挂的轻松过了。

每天的生活里面,也没有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除了上下班,回来就是照顾孩子,做完家务就玩玩手机,刷刷微信、微博或者是抖音,或者是逛逛淘宝然后就睡了。我们也不太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儿的变化,也不再为了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欢欣雀悦。这样的生活,确实是想不生病,应该都很难吧。

我特别认同孩子自身拥有强大的自愈能力,我们只需要利用所学的中医知识,做一些小小的正确的干预帮助孩子即可的理论,所以那时候我觉得,孩子每一次疾病的背后,都是孩子免疫系统的一次提升,是孩子身体健康成长前进的一大步。

后来,接触到更多的妈妈们,看了很多妈妈的案例和自身心得体会分享以及老师的各种点评,慢慢的,我觉得,其实孩子每一次疾病的背后,都是每一位妈妈自身心理能力以及自信心的提升,更有甚者,是每一次家庭和谐的提升。

一直到自己的体检报告出来,跟大家伙聊了以后,以及通过这些天自我的反省思索,我才开始真正的认识到这句的含义:“中医,其实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它不仅仅是一套医学知识体系,更是一套完整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体系。中医的传承,是需要有人的引领的”

老师一直强调我们在辨证某个案例的时候,一定要有全局思维,不能单看某一个症状。是的,全局思维,就如同百度百科对“疾病”二字的释义一样,外界的因素影响加上心里上的不适。所以,每一次疾病来临时,我们总是只关注到了身体上的疾而忘了去审视心里上的病。

早上正好看到一个同学发出来的一句话,我觉得借用在这里特别合适: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学习了中医,我们就要首先认同中医的思维和体系,认同了以后就应该要去执行做到。其实中医就是要求我们要去克制自己的欲望,放下自己的执念,寻找“心在的地方、人和物”。慢慢的按照中医的思维去生活,去工作,可不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会慢慢的形成一套中医思维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嘛!

所以,现在,我觉得,每一次疾病的背后,其实都是一次与自己对话,与自己和解的一个过程和机会。每一次疾病的背后,我们都应该去深挖自己生活和自己的内心,找到老师所说的“心在的地方”,然后如王阳明所说的做到“知行合一”,这样疾病自然而然的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我们自然也就不会再惧怕疾病的到来。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赞~转发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哦!关注羊爸爸,教你实用的育儿知识,陪你健康养娃,用中医的方式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