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这些“冷言冷语”,很多家长都说过,孩子早已伤心欲绝 父母对孩子说的鼓励话

2022-02-25 22:54:33孕产
谈及对孩子的家庭暴力,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打孩子。大家都是有文化有知识有素质的成年人,这都快2020 年了,哪里还有人会去打孩子?

谈及对孩子的家庭暴力,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打孩子。

大家都是有文化有知识有素质的成年人,这都快2020 年了,哪里还有人会去打孩子?

父母对孩子说的鼓励话

话是这样说没错,现在打孩子这样的家庭暴力比起十多年前确实少了很多,但如今经济压力和教育焦虑盛行,社会方方面面都在向每一位父母施压,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为了让孩子“成龙成凤”,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是个“完美小孩”。也正是这个原因,家长面对孩子表现稍不如人时就下意识对孩子“冷言冷语”。

这些“冷言冷语”,很多家长都说过,孩子早已伤心欲绝

有句古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孩子比起大人,内心更加敏感脆弱,同时是非分明,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比起成年人,孩子的内心更加纯净。因此面对家长随口说出的“你怎么那么笨”、“这种题都不会做”,孩子表面看着没事,但内心早已伤痕累累。

父母对孩子说的鼓励话

不同性格的孩子面对父母的“冷言冷语”会有不同的反应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固执偏激型性格

父母不经意间对孩子说出的冷暴力言语,会让性格本就固执偏激的孩子对父母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这类孩子觉得父母说出这样的话是伤害了自己的尊严,即使当着父母的面没有表现出逆反的状态,这种对“恶言”的应激也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与人相处的模式。这类孩子将来可能会变得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太顺眼。

父母对孩子说的鼓励话

二、顺从内向型性格

内向的孩子往往更加敏感脆弱。父母作为他最信任的人,他们的不经意的嘲讽会变成他们内心对自我的否定。这类孩子会因此变得更加唯唯诺诺没有自信,他们会时不时给自己心理暗示,自己就是个笨小孩,就是个不受欢迎一无是处的人。长大后的他们可能会变得闭塞,不会主动去和外界产生联系,他们的人际关系也会非常糟糕。时间久了,孩子会有很大的可能出现抑郁或是狂躁之类的心理疾病。

心理专家指出,“教育者微小的心理变化如果表现在脸面上和语气中,甚至嘲弄辱骂中,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负面的心理场,这种心理强大的辐射会改变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所以,家长认为无关紧要的、不经意的一些话语,对孩子造成的‘杀伤力’可能是毁灭性的。”

那么,父母在面对确实需要去批评教育孩子的情况时该怎么办呢?

一、降低分贝,孩子听得更集中

高声的训斥只能发泄家长的怒火,完全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如果希望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且加以改正,家长一定要学着降低说话时的分贝。过高的声调只能让孩子被家长的怒火震慑而不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适当降低语调,孩子才不会有恐惧心理,也能集中精神听得更加认真,这对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做出改变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二、恰当措词,孩子性格更完善

对家长来说,如果家里的孩子本来就调皮好动,想要控制自己不发火确实不容易。这种时候,家长也不必有太多的顾虑,该批评就批评,但是和孩子说话前要三思,学会“打个巴掌给个枣”的讲话技巧。比方说,“宝宝妈妈爱你,但是你的行为确实伤了妈妈的心,下次不要再犯了”,这样讲话,孩子接受起来会容易的多。

这样说话虽然显得刻意不自然,但是孩子没有大人那么多弯弯绕绕的脑回路,家长说了什么,孩子就会听到什么。所以家长在批评孩子之前先想好该说些什么,然后低声告诉孩子,效果会比乱发一通火要好得多。


孩子长大之后面对同样的情况便不会暴跳如雷,他会学着父母当初教育的方式去处理问题,会比同龄孩子更加沉着冷静。

三、解释期望,孩子更易达要求

父母有时候想要孩子遵守一些要求,但大多情况都会无功而返。因为孩子没能理解你的“期望”具体要求是什么。

家长在希望孩子达成这些要求的时候一定要像孩子解释清楚,不然孩子压根儿就不懂发生了什么就被批评。比方说,带孩子逛商场时,家长不希望孩子到处乱跑。但仅仅告诉孩子这句话,孩子暂时可能会遵守,但过一会儿就会忘记。这种时候,家长不仅要告诉孩子不要乱跑还得温和地“警告”他,如果到处乱跑可能会摔倒或者被坏人拐走,这样孩子就会对“不要到处乱跑”有更深层的印象,那么孩子到处乱跑的概率就会降低。

看到这,家长们学会怎样和孩子好好说话了吗?总结下来就是说话声音轻一点、说话前三思,学会“打个巴掌给个枣”以及解释清楚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