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父式教育:让孩子继承自己的梦想,就能一举成功? 启继承父位的影响

2022-02-24 02:15:22孕产
01.我们都知道,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父亲是孩子内心价值体系影响力最大的人。每个孩子都渴望自己的父亲能够陪自己玩耍,陪自己快乐成长。但是父亲往往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事业、自己的抱负上。不怕父亲有抱负,就怕父亲把自己实现不了的抱负强加给孩子。

启继承父位的影响

启继承父位的影响

01.

我们都知道,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父亲是孩子内心价值体系影响力最大的人。

每个孩子都渴望自己的父亲能够陪自己玩耍,陪自己快乐成长。但是父亲往往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事业、自己的抱负上。

不怕父亲有抱负,就怕父亲把自己实现不了的抱负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延长线,继承自己的梦想,把孩子当作完成梦想的利器。

这样的父爱并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甚至对孩子是不利的。

父式教育:让孩子继承自己的梦想,就能一举成功?

满足孩子需求的父爱,能够让孩子建立肯定自己、肯定世界的信念体系。

如果把自己的需求强加给孩子,忽视孩子真正的需求,会诱发孩子产生焦虑感,对自身存在的价值产生怀疑。

在电影《向日葵》中,爱好画画的父亲因历史原因没能成为艺术家,便强硬地给9岁的儿子向阳定下成为画家、完成父亲艺术梦的人生目标。

向阳的童年回忆大部分都是父亲拿着棍棒让他画画的画面,以及自身无法摆脱的无力感。

曾经为了反抗父亲,他试图用缝纫机扎手、用画画的手去捡鞭炮,甚至想逃离去广东,但这一切都没能让父亲放弃为他定制的人生道路。

当他成为画家后,他与父亲的“战争”却没有熄火。知道父亲想要孙子,他便一直不想要孩子,甚至让已怀孕的妻子去打掉孩子来反抗父亲。

向阳最终完成父亲的艺术梦,却无法与父亲冰释前嫌,心里始终痛恨父亲掌控他的人生。

纪伯伦在《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写道:你的儿女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正如向阳的父亲,将自己的思想、愿望、理想等强加给孩子,除了扼杀孩子其他可能性,还会再孩子心底留下一道叫“父亲”的创伤。

02.

人的心理创伤有那么多种,却没有想到有一种创伤叫“父亲”。

严重的是,父亲给的创伤,需要孩子付出一辈子的努力来修复。

澳大利亚钢琴家戴维·希尔什菲尔德的一生都致力于用钢琴来反抗父亲彼得。

他的父亲在发现戴维的钢琴天赋,便把全部的期望寄托在戴维的身上。戴维弹的好得到的是父亲的批评,弹不好便少不了一顿打骂。

年少的戴维面对父亲的专横无能为力,被迫接受父亲的思想和价值观。

彼得经常给戴维灌输“违抗父亲会得到惩罚”“你是一个坏孩子”。戴维就这样被父亲洗脑,成为父亲获得成就的傀儡。

当戴维有机会远赴英国留学时,便不顾父亲的反对,义无反顾逃离父亲。

在英国遇到他的导师,在伯乐的指导下,戴维钢琴技术与日俱增。

在一场音乐会上征服了父亲最希望他掌握的曲子《拉赫玛尼诺夫第三交响曲》。

征服这首曲子,同时意味着他对父亲的反抗达到最高潮,随后戴维的精神便崩溃了,在精神病院度过10年。

当他从精神病院出来后,在餐厅里做一名普通的钢琴师,抛弃以前的姓氏,使用新的姓氏“Shine”,意味着自己的重生。

戴维的精神崩溃来源于父亲给的创伤,即使父亲不在身边,但是戴维却一直笼罩在父亲的阴影下,钢琴成为他反抗父亲的武器。

每个人生而不同,孩子的可爱之处正在于他们的奇思妙想,但是专横的父亲却只允许孩子只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完成父亲的期望。

这对于孩子来说是致命伤,毕竟人的本能是向往自由的,对父亲的“禁锢”只能让孩子感到厌恶。

杨燕在《父亲教养方式、幸福感及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表明父亲教养方式中惩罚严厉因子、拒绝否认因 子与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弹性均呈现显著负相关。

也就是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打骂、否定孩子只会降低孩子的幸福感。

在每个孩子心中,父亲是形象是伟岸的,对父亲充满敬佩。

但如今,自己敬佩的父亲却将自己作为实现理想的工具,并不是因为爱我。甚至为了所谓的理想,对自己严刑拷打。

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奢望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拥有健康的心理吗?

03.

如果一定要孩子“继承”父亲的抱负呢?那么父亲就更需要发挥好父亲的榜样角色。

当孩子看到父亲为了梦想付出的努力,当孩子看到父亲追寻梦想时光彩四溢的申请,当孩子体验到与父亲一起追逐梦想的快乐,那么孩子自然会跟随父亲。

今年中国70周年大阅兵,在火箭军受阅的方队就有这么一对父子同时接受人民的检阅。

父亲是火箭军某一个方队的将军领队,儿子是乘载员,名为袁峰。

以袁峰的成绩本可以上重点本科大学,但他却选择和父亲一样的职业。

不难看出父亲为保家卫国的梦想、作为军人不卑不亢的英勇形象给袁峰树立了坚定的榜样。

才使这位年轻人放弃相对轻松的大学,并主动要求到一线部队,愿意跟随父亲成为一名军人。

想起初中的一位同学。

他的父亲是退役的军人,他从小到大的梦想就是当兵。

当其他朋友在假期里组队打怪、打篮球,他却跑去练散打。学生军训时,从未听过他喊累。

之后果断去当兵了,再有消息时,他俨然成为一名武警军人。

作为父亲,要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你,并不是说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而是让孩子看到你为梦想而发光的样子。

孩子的眼睛就像相机,时刻观察父亲的举动,并且模仿着父亲行为。

如果为了让孩子实现你的梦想而严格要求、棍棒伺候,难免当他有了自己的孩子时,他就成为印刻在脑海里严厉的父亲。

不懂得怎么跟自己的孩子建立亲密关系,不懂得怎么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只能把自己经历过的加诸在孩子身上。

04.

当父亲与孩子产生冲突,母亲是最好的缓冲剂。上可让父亲从高度期望中冷静,下可减轻孩子的忧虑。

但是在《向日葵》中母亲的诉求与父亲相同,认同父亲的教育方式。

戴维·希尔什菲尔德的母亲的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没有能力保护孩子。

这才让孩子陷入父亲追梦的漩涡里。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母亲的作用也不可忽略。

但最作用的是把握好边界。

还是那句老话,孩子是作为独立个体而立于世的,并不是你的依附品。孩子有个人思想、个人世界,父亲支持与尊重孩子的个人选择,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而不是让孩子成为下一个自己。

父亲的理想应该是父亲的人生产品,而不是孩子的必需品。

*作者简介:哩子:心理咨询师、电影爱好者。从电影里感悟心理现象,应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