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我的人生你做主,我还需要努力?Ⅰ被父母攥在手心的孩子们! 我的人生谁做主的感言

2022-02-23 02:51:27孕产
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那个报道里因为作业,被家长失手打死的孩子。他睁着懵懂惊惧的眼睛不停地问:“妈妈,我怎么找不到家?我害怕!妈妈,我以后听话一定好好写作业!”梦醒了,我满脸泪痕。我想告诉那个孩子不是你的错,错得是自以为是的父母。

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那个报道里因为作业,被家长失手打死的孩子。

我的人生你做主,我还需要努力?Ⅰ被父母攥在手心的孩子们!

他睁着懵懂惊惧的眼睛不停地问:“妈妈,我怎么找不到家?我害怕!妈妈,我以后听话一定好好写作业!”

梦醒了,我满脸泪痕。我想告诉那个孩子不是你的错,错得是自以为是的父母。

我有孩子,听见这样的报道很难过,却能体会到父母因为孩子愤怒时的感受。

很多时候愤怒就像持续加热的水,情绪会达到一个沸点,那一刻有收不住的冲动。

可是,我们又想过吗?孩子就是孩子,是我们把对成人的严格要求硬塞给了孩子。

我和孩子爸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就是我家宝贝们的养育问题。

很多时候在孩子眼里爸爸是古董级别,在她们眼里我还是能做朋友的人。

其实我们都没有经验,面对这样一群软软嫩嫩的宝贝们,很多时候我是陶醉其中却又迷茫的!

一边,我恨不得把所有最好的掏给她们,一边,我又每天忐忑又焦虑。

心中纠结的其实就是一点:我想让我的孩子每天都快乐,但我又害怕自己没做好让她输在起跑线上!

可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看到了太多触目惊心后,我开始害怕,害怕自己是不是很多时候也做错了?

我们有认真仔细地了解过我们的孩子吗?

我们不妨看看平时生活里,父母与孩子的几种相处方式。

我的人生谁做主的感言

一:“我们是过来人知道什么对你好”!

在电视剧《小欢喜》里,离异的单身妈妈宋倩和女儿小英,宋倩对女儿的生活和学习严苛,生活主要就是围着女儿转。

妈妈宋倩把生活里的安全感,通过对女儿的绝对掌控来实现。

女儿小英没有机会掌控自己的人生,于是母女间矛盾不断而且越来越尖锐。

妈妈宋倩视女儿为生命,在她“高压”的爱里,英子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承受不住妈妈对她的无私的爱。

宋倩凡事亲力亲为,一切都给女儿准备好。在孩子未来选择上要求女儿服从自己的决定!

现实中这样的父母不多吗?父母自以为是的认为她们的选择更好,却忽视了孩子自己的愿望和喜好!

这样毫无保留却让人窒息的爱,是捆绑孩子的枷锁。孩子的成长是个过程,是寻找自我满足感和边界感的过程。

在中国有多少这样的父母?他们以“爱你没商量”的倾轧之势,让孩子找不到自我,渐渐地对生活失去兴趣。

我们这一代小时候,因为生活总体水平不高,所以父母是没时间管孩子的。在父母眼里能吃饱才是首要的,于是那时的孩子都是自由生长。

如今,温饱不愁的日子里,孩子的一切成了父母的一切。

在大部分家长心里,孩子成不成才和父母的参与度直接相关。

孩子学习上不去了,立马先从自身找原因,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够。

爱本来是幸福、轻松的,可加注了父母所有关注后,这爱变得太重了,孩子觉得喘不过气。

就像《小欢喜》里英子妈妈宋倩对女儿的付出,让英子压力又来越大,直接导致母女间矛盾。

在剧中,三个孩子的梦想和父母的想冲突。他们把心愿都写在气球上,内心无声的同父母亲抗争。

我的人生谁做主的感言

我的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和她老公移民到新西兰,五年前她的第二个儿子出生。

两年前她回来时,我们聊天时我问她你大儿子读三年级了吧?在那边你需要看着他写作业吗?

她笑笑说从来不用看着,一切都是他自己处理。

她说我现在习惯了那边养孩子方式,孩子都是自己管理自己,家长只是在一旁给些指导意见。

我说那挺好的,她说就是啊!国外的家长其实也很注重孩子的成长,但他们是以朋友的立场给建议,决定都要孩子自己做。

说完她有感概对我说,咱们国内家长就是管得太多了,孩子的独立意识少的可伶,原因都在父母亲身上。

而做父母的,其实比孩子活得都累!

两个例子也让我深思:我们究竟要怎么做呢?

首先一点:看见孩子的优点,松开自己的手给孩子更多独立空间。我们的孩子不是不会动的物件,画地成牢圈住的是孩子对生活的方向。

这种关系里需要改变的就是:把孩子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不需要你时刻在一旁指手画脚。

其次:学会站在孩子身旁,当一个能随时帮孩子解决问题的长者。不要用自己喜欢的人生给孩子做标杆。

这种关系里需要改变的就是:你不是孩子的主宰者,只是一个可以陪伴他前行的朋友。

二:不是因为爱,其实是父母亲的控制欲作祟!

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热播时,39岁未婚的朱雨辰和她71岁母亲登上热搜。

在朱妈妈认知里,活着的目的就是照顾好儿子,为了儿子可以放弃自己的一切。当然儿子也要绝对听从自己安排,可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我的人生谁做主的感言

朱雨辰妈妈事无巨细地插手儿子的生活,朱雨辰的妈妈控制儿子的饮食,只吃她做的饭菜;

她妈妈决定他要拍什么样的戏;

她妈妈看她的微博,写什么也要按她妈妈的意愿;

她妈妈参与他的每次恋爱,给他挑选合适的女朋友。结果他至今单身,孤独一个人。

朱雨辰内心空虚、孤独,他妈妈的爱已经变成勒住脖子的绳子,随时有让他窒息的可能。

在节目里,朱雨辰和朋友吃过饭,独自回到房间里发生哭泣。看到这样的儿子,朱妈妈难道就不自我反省吗?

一个快四十岁的男人,内心要多无助才能失控痛哭?

上面照片里的女孩叫詹妮弗,2011年,这位名叫詹妮弗的华裔女孩,她不堪忍受父母从小到大的控制式养育,她雇佣了三个人夜间潜入自家,企图谋杀她的父母。

最终母亲当场死亡,父亲逃过一劫。弟弟患上抑郁症离开家,父亲独自痛苦活着。

而这件惨案的起因,就是詹妮弗父母的极强控制欲。

他们觉得自己的安排是最好的,让女儿按着规划的蓝图去生活。

可是,他们没明白这些规划不是詹妮弗想要的,是他们强加给孩子的累赘。

一个人被压迫太久了,就会像弹簧一样反弹,最终会酿成大祸!

如今这栋房子里,只有一个活在悔恨与痛苦里的父亲。

如果爱是一种美德,那爱你为名义的控制欲就是坏德!

父母亲的控制欲是摧毁一个家庭的祸首,而这样的父母对孩子来说就是魔鬼。

三:“我用整个生命爱着你!”父母过度的爱让孩子失去自我!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处于“高分低能”状态。而他们之所以变成这样,功劳来自父母没有空隙的照顾上。

在这些父母眼里,孩子就会学习就好,其他都可以由父母来完成。

他们最经典的话就是:“宝贝,什么都不用做,只管去学习就好!”

这句话听着熟悉吗?你有没有和孩子说过?

父母不懂得和孩子尽早拉开距离,不是爱孩子是在养毁一个孩子。处处以爱为借口,不放心孩子的父母会养出哪种孩子?

第一种:妈宝男!

我的人生谁做主的感言

在电视剧《知否》里,小公爷对盛明兰情深意切,两人曾许下誓言:“你若不负我,我定不负你”!

然而最终小公爷违背真心,还是听从母亲的安排另娶他人为妻。

事实,小公爷从小到大就事事听从母亲,按着母亲的意愿生活。这不就是妈宝男吗?

这样的人空有想法却没有抗争的念头,说白了就是习惯了心安理得接受父母的安排。

我的人生谁做主的感言

和妈宝男的人结婚,最终能幸福的很难。

因为这样男人的母亲仇视一切和儿子结婚的人,在她们眼里妻子就是抢走儿子的坏人。

所以,她们视儿子为自己私有物,怎么能让儿子找个外人呢?

第二种:巨婴!

有数据曾说:"中国90%的爱与痛,都与巨婴心理有关"!

巨婴的形成主要就是自己没有了独立自主意识,成为巨婴的人依赖父母或其它亲人,不想自己去努力,只要安静等着投喂就好。

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潜伏期,生殖期。

而巨婴的人就属于婴儿时期的“口欲期”,而且抱着誓把这个时期持续到底的一种生存方式。

小时候,妈妈给我们姐弟讲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个男人不仅懒还傻,从小就是她妈妈一个人带着他,他什么都不用想混吃等死就是工作。

有一天,他妈妈有事走亲戚,走之前给他烙了一张大饼挂在他脖子上。

几天后她妈妈回来,看见儿子饿死了。大饼的前面都被吃掉了,脖子后面的大饼还剩下许多。

当时听这个故事,就觉得这个男人真傻,居然不知道把饼转过来吃。

如今懂了,妈宝男的人习惯了爸妈的伺候,没有意识还需要自己动手。

更让我惊讶的是,这样相似的故事现实中真的有。

2018年9月,河南罗山县一个叫杨锁的,号称天下第一懒,23岁活活饿死家中。

然而最可怕的是,在中国这种巨婴有很多,大部分还都是高学历!

如何解决这样的情况,其实就是父母亲能适当时候放开握紧的手,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生活是自己的,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位子。一个人要以怎样的角色存在与另一个人生命里,不是没有下限和尺度的。

孩子是父母的生命延续,做一个怎样的父母是每个父母或即将成为父母的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们和孩子最好的相处方式:父母是一棵树,孩子是在树上做窝居住地鸟。放鸟翅膀硬了时,可以独自去飞翔;当鸟累了时,可以飞回来在树上休息!

晗悦飞扬,八零后三宝妈。喜欢读书,爱好写作。希望在这忙忙人海中,遇见更多志同道合的文友,一起共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