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你批评一句,孩子回怼一堆?这篇文章帮你摸清孩子心理

2022-02-18 19:55:46孕产
晴雯是宝玉身边的大丫头。论年龄来说,两个人都是十多岁的青春年纪,可以兄妹相称。但是在等级森严的清朝,宝玉是怡红院的主人,晴雯只是贾母分配来伺候宝玉饮食起居的贴身侍女。

晴雯是宝玉身边的大丫头。论年龄来说,两个人都是十多岁的青春年纪,可以兄妹相称。但是在等级森严的清朝,宝玉是怡红院的主人,晴雯只是贾母分配来伺候宝玉饮食起居的贴身侍女。按理说,宝玉算是怡红院的大家长,丫头们做错事情的时候,宝玉是有资格训斥她们的,正好这一天,晴雯不小心手滑了,我们来看看会发生什么吧?

这天,晴雯帮宝玉换衣服,失手将扇子跌在地上,跌断了扇骨子。

正好赶上宝玉心情不好,便叹了口气说:“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儿你自己当家立事,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

宝玉的意思是: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在我们家无所谓,以后出了大观园,在外面成家立业了,也这么粗心大意怎么办?说话的口气简直和妈妈教育孩子一摸一样,夹杂着恨铁不成钢的愤懑和失望之情。

作为家长,习惯性有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本着为孩子好的初衷,逮到机会难免批评几句。家长说这话的时候,很少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都幻想着,我说的都在理,孩子应该要听我的。

那么实际上,被批评的人会是什么反应呢?

晴雯却马上翻脸了,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们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

这个反应,是不是让家长惊掉下巴。原本就是你做的不对,好心好意说了你几句,结果,你的气性这么大,是不是还说不得了?

宝玉说了一句,晴雯却说了一堆,但她的气还没有出完,又接着说道:“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

晴雯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宝玉自己以前经常把东西打坏,也没怎么样,而且你打坏的东西比扇子还贵重的多,怎么我就跌坏了一个扇子,你就这么大的脾气。

家长批评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常常会经历孩子的顶撞。孩子的角度一定是:你自己做的也不怎么样呀,怎么偏偏对我要求怎么高?你这样不公平,我就是不服?

这还不算完,晴雯就属于那种嘴巴不饶人的,她还要接着说:“何苦来!要嫌我们就打发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

这话就已经不是针对跌扇这件事了,而是在说情绪了。她是在利用宝玉的心软威胁他,你是不是就是看我们不顺眼,你若是看我不顺眼,那我走了就是。

这个招数,也是小孩子惯会使用的。

如果一个孩子不小心做错了什么,家长批评他时,他可能会说:“你就是不喜欢我,我就知道你们喜欢弟弟不喜欢我。”你可不要小看这句话,这句话杀伤力是非常大的,当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你就不能再和他讨论刚刚犯错的那件小事了,而是要努力证明自己很爱他。如果你做不到,那小孩就吃定你了。

心理学家李玫瑾老师教过一个方法:当和人发生争执的时候,说话不要超过三句,比方说,你说一句,他怼一句,你再说一句,他又反驳一句,你再说一句就可以转身离开了。因为再说下去,你们一定不是在说事情本身了,就是说情绪。这样不利于解决事情。

显然,宝玉没有学过李玫瑾老师的心理课。当晴雯说了这么一大堆之后,宝玉并没有转身离开,把这个事情先放一放,而是“气的浑身发抖”,说了句更狠的话:“你不用忙,将来有散的日子!”

这也是我们家长经常犯的错误,受到孩子的顶撞之后,没有保持冷静,反而被孩子的话语激怒了!

故事到这里,宝玉都做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示范。本来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吵中升级,不再是扇子的问题了,升级成晴雯离开大观园的事情了。

记得作家蒋方舟曾经在节目里面谈过这个话题,她说,我小时候经常闹离家出走,直到最后一次闹的时候,妈妈非常严肃地告诉我,你衣服是我们家的,你脱了,我就脱了,你这个裤子是我们家的,你脱了,我脱了,你皮筋是我们家的,脱了,然后我就十二岁冲出家门,但是我连我们家属院儿都没走出去,不知道该怎么办,然后又回家门口偷偷缩着,从此以后就再也不敢提离家出走这件事。

一般情况下,父母子女吵架到最后也都是回归到这个问题:“离家出走”。古往今来,套路一直都没有变过。

显然,晴雯要离开怡红院也只是大家气头上说的话。既然晴雯并没有离开,还住在宝玉的怡红院,那么接下来两个人怎么解开这个疙瘩呢?

两人斗嘴是早上的事情,到了晚上。晴雯心里还有气。宝玉便说道:“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

晴雯听了,立马就笑了,说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

宝玉听了,就把扇子递给她。晴雯果然接过来,就嗤的一声,撕了两半。两个人都大笑起来。

这就是红楼梦中著名的“晴雯撕扇”。

从晴雯跌扇到晴雯撕扇,我们看到了因为宝玉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两个人的关系也就从敌对状态变得融洽。

在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中,往往因为家长掌握中经济权,而更有发言权。所以家长的态度就格外重要。

当你发现孩子有哪方面做的不好的时候,如果像宝玉那样非常直接地批评他,可能也会面临孩子的抵触情绪。哪怕再有道理,孩子也听不进去。不如换个角度,先和孩子站到同一战壕里。就像后来宝玉做的这样,喜欢听撕扇子的生意就撕吧。但是要告诉他,不可以拿来出气用的。既说清了道理,也抚慰了情绪。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