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抽风”,是纸老虎吗?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惊厥俗称“抽风”,是新生宝宝常见的危急重症,早产儿更为多见。其发病突然,变化迅速,病情凶险,列为中医儿科四大症之一。
婴儿惊厥的症状1、头转向一侧,脖子往后背,两眼发直或两眼球往一边斜,眼球上窜,嘴吐沫,四肢伸直或抖动,两手握拳;
2、可有便、尿失禁(就是尿裤子);
3、抽时神志不清,抽时不喘气,面气青紫;
4、抽风停止后婴儿多昏昏沉沉入睡;
5、小婴儿可有口角及眼角抽动,呼吸暂停或呼吸不规则;
6、抽风很少只抽1次,往往1次抽止后双反复抽或隔一段时间又抽;
7、惊厥可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自行缓解,如抽风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仍止不住,医学上将此称为惊厥持续状态。
婴儿惊厥的类型★微小发作
以头面部表现为主,无肢体强直或阵挛,发作时运动现象轻微,抽搐微弱而局限,可表现为呼吸暂停、眼球偏斜、眼睑抽动、口唇颤动、吸吮吞咽、瞳孔散大、有时伴有异常的哭笑,或有时伴有肢体的踏车、跨步、游泳等动作。
★多灶性阵挛性惊厥
这种惊厥是游走性的,无固定顺序,发作中阵挛性运动迅速地从这一肢体转移到另一肢体,或从这一侧转到另一侧,长时间的局灶性阵挛运动在其他部位开始前只限于一个肢体或同侧的上下肢。
★局灶性阵挛性惊厥
这种惊厥开始起于单侧肢体或一侧面部,并可扩展到同侧其他部位,一般无意识障碍,发作中可在中央沟附近查到一侧局限性高幅尖波,并可能扩展到同侧半球的邻近区域或对侧。
★强直性惊厥
表现为全身的伸展和僵硬,伴呼吸暂停、双眼向上斜视,少数呈全身性强直发作。本型以早产儿多见,常提示有器质性脑损害。
★肌阵挛性惊厥
本型临床上少见,常提示弥漫性脑损害,表现为上肢和(或)下肢同时发生的急促的牵拉运动,脑电图常无特殊形态的异常。
婴儿惊厥的护理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惊厥,首先要尽快用药控制惊厥,只要学会正确护理方法,惊厥就是个“纸老虎”,大家不用怕它。
1、正确放置患儿。将抽风婴儿放床上,侧卧,可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解开领口,松开裤带。一定不要叫家人乱搬动婴儿,保持安静,要有专人守护在床边以防摔伤。
2、防舌咬伤。抽风时牙关紧闭,为防止婴儿舌咬伤,可在上、下牙齿之间放一布垫,也可用压舌板外包纱布。牙紧闭时不要硬撬。
3、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抽风时不会咳嗽,不会吞咽,所以一定侧卧位使嘴里痰或分泌物自行流出;如分泌物太多则须用导管吸出,以免堵住气管引起窒息。
4、注意呼吸。一般不论面色是否有青紫,皆应给氧气吸入,以保护脑组织,防止发生缺氧脑病。
5、尽快找出引起惊厥的原因。
相关文章
- 哺乳期妈妈生病了,能不能用药?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 多大的孩子可以学认字?这篇文章告诉答案
- 难道成人就不能学钢琴了吗?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 「干货解读」家长对于孩子学美术的5大困惑,答案全在这篇文章中
- 一岁宝宝每天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这篇文章告诉你
- 一篇文章告诉你,为什么日本幼儿园少公主病
- 奶粉不溶解就是质量不好?这篇文章告诉你真相
- 孩子该不该上兴趣班?看过这篇文章你会有答案
- 小婴儿不会说话,父母和他们聊天有用吗?这篇文章给你解答
- 怀孕后多久能听到胎心?孕妈自己在家该怎么听?这篇文章告诉你
- 担心孩子长大后不孝顺?也许这篇文章会给你答案
- 父母为什么会缺少家庭教育的素养?日后怎么改正?这篇文章告诉你
- 16个常见「厌奶」原因,6大处理误区,只看这篇文章就够啦
- “为什么不建议奶奶带孩子?”看看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 一个奶爸写给自己的第一篇文章
- 一篇文章3分钟让你了解宝宝的第一口辅食,需要的宝爸宝妈看过来
- 一篇文章搞定待产包
- 一篇文章读懂儿童自闭症的语言训练要点
- 不知道陪孩子玩的父母,别错过这篇文章
- 世界上有一种“绝望”,叫有娃不知道该怎么玩,一篇文章教会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