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怎么穿这么少?怎么又没喝水?孩子不是不在意,而是缺少具体联系

2022-02-05 15:37:49孕产
“你怎么每次都忘记,我不是跟你说要……”好熟悉的一句话啊!这句话几乎陪伴着每一个人长大,只不过现在角色互换,换我们对自己的孩子说。为什么爸妈对于孩子忘东忘西这件事情那么耿耿于怀呢?大人们不是也会有忘记的时候吗?

“你怎么每次都忘记,我不是跟你说要……”好熟悉的一句话啊!这句话几乎陪伴着每一个人长大,只不过现在角色互换,换我们对自己的孩子说。为什么爸妈对于孩子忘东忘西这件事情那么耿耿于怀呢?大人们不是也会有忘记的时候吗?

故事一:

爸爸开车接阿宝(6岁/男孩)放学,因为下雨的关系多等了一会儿,等到阿宝上车放好书包伞具后,坐在副驾驶座的妈妈一开口便问:“今天水有没有喝完?”

“啊!我忘了!”阿宝被妈妈这么一问才想起有水要喝完这件事。

“我跟你讲过几百遍了,水要喝水要喝,你怎么又忘了喝水?你到底在干嘛?”妈妈很不耐烦地责骂阿宝,阿宝低着头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阿宝,你在学校都在干嘛,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都记不住?不过是喝个水而已,有这么难吗?”爸爸问完便要阿宝在车上把水全部喝完。

“我看你什么都记不住,哪一天连你自己都忘了带回家,我看你怎么办?”妈妈对于阿宝每天都忘了要把水喝完的事非常在意。

故事二:

言伦(5岁/男孩)午休起床后,走进妈妈正在工作的厨房,看见妈妈满手的面粉也想要帮忙。

“妈妈,我也要帮忙做饼干。”言伦揉着眼说。

“哎呀!言伦你怎么起床没有穿外套?今天很冷这样子会着凉,不是跟你讲过了吗?怎么每次都忘记呢!”妈妈急忙清洗手上的粉屑要带言伦进房间穿外套。

故事中的爸妈一定觉得是……

学习最基本的是至少不要忘记吧?!整天忘东忘西,玩和吃却记得比谁都要清楚,这根本就说不过去吧?!连小事都会忘得一干二净更不用指望做什么大事吧!怎么提醒就怎么忘,好像我们从来没提起过一样!

其实孩子只是……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记不住,就是忘记了。每次看到爸妈才会很害怕地想起来,可是通常就来不及了,接着就是被骂被罚,我也好想不要忘记,可是太难了,我真的记不起来。爸妈每次说的“再忘再罚”让我好害怕!

我们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过度操心也许帮了倒忙,因为孩子也要懂得为自己负责。

当然没有人会喜欢或希望孩子整天忘东忘西,因为爸妈想要孩子更好更优秀,所以这些刺耳的叮咛就成了孩子肩上的能量背包,希望能供给孩子满满前进的动力。虽然都是希望孩子可以再更好一点不要又忘了什么,可是这也显示了其实是爸妈内心的某种不安,所以特别在意孩子是否又遗忘了重要的事情,因为爸妈过往或多或少也有因为忘记了什么而导致有过不好的经验,因此不要孩子重蹈覆辙。

举例来说我常会问爸妈:“孩子如果真的忘了带书本、学习用品会发生什么严重的后果吗?”爸妈会说:“会没办法上课、会无法完成作业、会被老师骂或罚、会被打叉叉……”。

仔细一听爸妈所担心的事情不都是孩子自己该负责的事吗?怎么换爸妈在操心又变成爸妈的责任了呢?其实当爸妈凡事过度操心反而会让孩子学不会对自己负责,而孩子也会感到沉重不知所措。当孩子因为遗忘而无法完成任务时就应该让孩子学着去承担。

我的儿子今年六岁,忘了这个或忘了那个诸如此类的事件也会发生,但孩子正在学习所以这些都是必经的过程不须太过苛责。重要的是我希望孩子能够将这些经验经过自我觉察和练习的方式转化成一种自动自发的习惯,希望孩子的自动自发是为了对自己负责而不是为了应付爸妈。

让孩子用学习自我承担的方式来引导自发性,培养责任感并与孩子做良性的沟通与检讨,可以提高孩子对于自我与生活周遭的敏锐度,同时慢慢地理解与感受自己的情绪,日后也较能理性地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孩子不是漫不经心不在意,而是缺少具体的连接

孩子什么都会忘得像没发生过一样,但好玩的好吃的却绝对不会忘。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平时都不会记得要早睡早起,但只要遇到郊游就完全不需要提醒,甚至比平时更早起床,也梳洗准备好了等待出门,背包里该带的零食饼干一样都不会少。怎么跟平时的表现差这么多呢,难道是孩子平时故意装糊涂吗?

其实那是因为玩乐与饮食都和孩子从小到大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孩子最喜爱的互动,快乐与期待能让大脑产生愉悦感而更专注;学习和生活自理的所有事,几乎都是爸妈或由主要照顾者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跟在旁协助帮忙下完成的,所以当孩子开始要独立靠自己完成这些任务时就会露出很多不足的地方,因此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与机会来练习。

要孩子连贯地记下爸妈的交待实在有些困难,因为爸妈通常只会给予指令要孩子去完成‘记得’这个任务(例如:记得喝水、记得带回作业……),孩子听到了完整指令也能够一字不漏地复读,但那些只有文字的指令无法让孩子与任务之间产生任何有效连结,所以在下一个情境中就不知不觉地忘了。

孩子最喜欢听故事了,故事里的情节即使只讲过一次,孩子也能倒背如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爸妈在为孩子们说故事时不论是声音或表情都注入了情感,而故事情节也在孩子的脑海里具体地呈现出来,每当脑海里深刻的画面越多,孩子就能完全不费力很自然地记下一切,就像是原本就有的记忆一样清晰。

记得儿子上幼儿园后(3岁半),我就是以‘说故事’的方式告诉儿子,每天早晨起床后需要自己帮自己的事有哪些,再将这些脑海里的画面以具体的方式画下来,让儿子练习也培养责任感。那个时候儿子每天都很开心期待着,因为早晨起床后即将展开一整天的故事。比起冷冰冰的催促和给予指令,我想快乐更能在每个人的心里留下深刻的感受和记忆,所以爸妈们何必让怒气弥漫在亲子之间挥之不去呢?好好说话、好好感受就能理解孩子。

如果孩子又忘了哪个步骤或是哪件事情,相信孩子比爸妈还要惊慌失措,记得以下这五个大原则并放在心上:

一、先同理并接受(因为事情已发生,再多怒气也于是无补)

二、彼此沟通后一起讨论

三、给孩子多一点时间适应和练习

四、孩子也要学习自我承担的责任

五、用鼓励和赞美取代情绪性责骂

孩子不会故意讨骂,只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爸妈要学着缓和自己的过度担忧,把属于孩子的责任慢慢交还给孩子并在旁陪伴协助,用爱和耐心重新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这样孩子才能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