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妈妈,别再唠叨了!”做聪明父母,别让唠叨影响孩子成长

2022-02-03 15:55:42孕产
01“小明,作业写完了吗?又在看电视!作业如果写完了,要复习一下今天的功课,再预习一下明天要学习的内容,不要以为作业写完就没事了,就可以看电视玩耍了。
01

“小明,作业写完了吗?又在看电视!作业如果写完了,要复习一下今天的功课,再预习一下明天要学习的内容,不要以为作业写完就没事了,就可以看电视玩耍了。要努力学习,时刻不能放松,只有好好学习,以后才能考上好大学,有一个好前途,一定要用功,要努力上进,要争气……”

小明听到妈妈啰里啰嗦说一大堆,忍不住捂住耳朵,“妈妈别说了,整天唠叨,烦死了!”

“什么?你嫌妈妈烦?妈妈都是为了你好,你竟然这样跟妈妈说话?太让妈妈伤心了……”噼里啪啦又是一大堆话向小明砸过来。

小明妈妈苦口婆心的劝儿子好好学习,少看电视,不但没有起作用,反而引起小明的反感。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极为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叫做“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源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有一次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起初,他被牧师的演讲所感动,准备捐款。但是,10分钟过去了,牧师还在讲,他开始不耐烦,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最后,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并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走了2元钱。

心理学中的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说,父母越唠叨,孩子越反感,这样并不能起到好的教育作用。

02

电影《大话西游》中唐僧的唠叨令一个小妖不堪忍受拔刀自尽, 虽然电影比较夸张,但唠叨的“杀伤力”可见一斑。父母的唠叨起不到好的教育作用,还容易产生下面这些不良后果:

▶️孩子听觉疲劳,对父母唠叨产生免疫力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的教育是希望孩子能改正错误,但是父母经常一句话翻来覆去的说,或者昨天说过的,今天又重新说一遍。这样长时间的唠叨,对孩子来说,只是一种声音,根本听不进去,左耳朵进右耳出,过度刺激,令孩子听觉疲劳,对父母的唠叨产生免疫力。

▶️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教育结果适得其反

对于父母的唠叨,孩子刚开始可能会忍耐或者默默承受,但是父母过度、过强的唠叨,令孩子不堪忍受。父母的出发点是希望孩子能变的更好,但是过度的唠叨令孩子无法对父母的做法认同,物极必反,还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听父母的话,专门和父母唱反调,对着干,最后令教育结果适得其反。

▶️孩子感受不到爱,影响亲子关系

唠叨是很多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把自己的焦虑和压力发泄到孩子身上,批评和指责孩子,使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

父母的过度唠叨,令孩子忍无可忍爆发的时候,难免会说一些令父母难受的话,像本文开头的小明说妈妈好烦,结果妈妈伤心不已,免不了又是一通唠叨,如此恶性循环,父母和孩子一直站在对立面,亲子关系越来越差。

03

唠叨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教育方式,父母累,孩子烦。唠叨带来这么多不好的结果,那父母应该怎么改变呢?

▶️换位思考,减少唠叨

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有一个人整天在你耳边唠叨,像只苍蝇一样嗡嗡嗡,你会不会觉得心情很烦躁? 是不是对他所说的内容也听不进去?那他所说的话,就是白费口舌。

父母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唠叨其实是没有用的,孩子根本就没有听进去,所有的唠叨起不到一点教育作用,还招致孩子反感,所以父母尽可能的避免唠叨,能不说的尽量不说,实在要说的话就长话短说,不要啰哩啰嗦一大堆话。

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所以,父母想让孩子怎么做,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这样才能改变孩子,而不是靠唠叨就能让孩子做到你想要的结果。

▶️时移事去,既往不咎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就事论事教育就可以了,用温和的态度指出孩子的错误,指出孩子需要改正的地方。不要孩子一犯错误家长就一味地批评指责,说教一大堆,唠叨着这件事,又扯出那件事,没完没了。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孩子之前犯的错误,父母就不要再拿出来说了,只要孩子有所改变,过去的就已经过去了,不要再提了,要做到既往不咎。

▶️ 留出空间,静待花开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这无可厚非,但是父母不要过于心急,不要孩子一犯错误,就不停唠叨,希望孩子马上听话,改正错误,达到家长的要求。

父母指出孩子的错误,孩子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才能在以后的行动中慢慢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不是父母唠叨的越多,孩子就马上改变,改变的越快。父母要留给孩子时间和成长空间,让孩子慢慢改变,静待花开。

教育专家说:“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唠叨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毫无帮助,父母们停止吧,不要再唠叨了!

父母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孩子的教育就事论事不啰嗦,留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给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