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我到底该怎么办”做好该做的,将剩下的交给时间

2022-01-30 16:55:12孕产
作者:高莉娟01那些问“我该怎么办”的人们,都是怎么想的大宝同学的家长,某次遇见我并得知我是心理工作者时,强烈要求与我聊一聊。她说到自家孩子的各种小毛病,懒惰、执拗、粗心大意、没有上进心和主动性,以及自己对孩子前途的担心和焦虑。最后她问我:“你说我该怎么办?

作者:高莉娟

01

那些问“我该怎么办”的人们,都是怎么想的

大宝同学的家长,某次遇见我并得知我是心理工作者时,强烈要求与我聊一聊。

她说到自家孩子的各种小毛病,懒惰、执拗、粗心大意、没有上进心和主动性,以及自己对孩子前途的担心和焦虑。最后她问我:“你说我该怎么办?”

我说:“听起来你家孩子就是一个正常的青春期少女,孩子没问题,是你的焦虑太重了。”

她说:“我是焦虑,可我这焦虑都是有原因的呀,要不是孩子这么难管,我才懒得焦虑!”

我听得这话的意思是:是外界和他人导致了我的焦虑。

即是说,是环境导致了我怎样,而不是我怎样去适应环境。

同样的情况,还有一个读者给我留言说:

我看了你的书,感觉很受启发,但很多事情还是让我很痛苦,比如(此处省去500字),你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才能不痛苦吗?

我经常收到这类问怎么办的留言,说实话我不能做到无动于衷,如果可能的话,我很想设计出来一个全能产品,只要按一下开关,人的麻烦和问题就能全部解决。可我不是神。

后来我研究总结了一下,那些寻问“我到底该怎么办”的人们,都是怎么想的。

1、拒绝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认为环境和他人是导致自己困难和、担心和焦虑的原因,如果环境和他人一如自己的想象,或在自己可接受的程度、范围之内,焦虑也就不存在了。这个认知本来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一切都在变化,自己却是不变的,没有谁有权力和能力要求变化的要适应不变的。

另外,焦虑的人容易控制,但是被控制的事物会反弹,反弹之后的结果会进一步加深焦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只有当人们意识到焦虑是出自本身——要求太高、幻想太多,过去一直生活在不稳定(情绪或生活)的环境中,过于恐惧等等,从而调节自身以配合外界,情绪上的困苦才能得以缓解。

2、期待他人给自己方法。

这就像一个病人来到医生面前,他把自己交给医生并谨遵医嘱,然后认定自己的病就可以好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他的生活方式也许有问题,他不愿反省或改变生活方式,只把获得健康的因素交由他人来定夺,并认为一定有什么明确的方法,只是他目前还不知道而已。

3、只想一跃而起,跳出目前的困境。

这让我想到“热锅上的蚂蚁”,因为耐受不了热而团团乱转。

你也许会说,谁在那样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情境中都会忍不住想马上跳出来。但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耐受力非常弱,对于客观上并不那么困苦难熬的情境,其主观感受也是不能忍耐的。

02

怎么办不是问题,耐不耐受才是问题

遥想我自己在青春期的时候,读到过一本池莉的小说,篇名忘了,上面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这就是生活!”

当时年少,不懂这话的含义,只觉得它听起来有一种无奈却乐在其中的感觉。我心想,有什么可乐的呢?鸡毛蒜皮,一地狼藉,一堆事务压在身上,孩子哭大人急。如果这都能忍受,不如死了算了。

但是中年再体会这话,总算谙透了它传递的深意——生活是庞杂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什么不会发生。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了怎么办呢?焦虑吗?抑郁吗?这只能说明我们从来没有准备好接受或根本反对不可预料的到来,我们只想将生活控制在自己设想的范围之内。可是,那不是生活,小说都不敢那样写。

这才是生活:老公出轨、孩子叛逆、父母重病、自己破产……噢,不,这不是生活,这是生活事件。能够成为生活的是:你在这一个或一连串的厄运中,是怎么体会并发展自己的耐受性的!

看过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内容是讲一个原本幸福、自由的妈妈,在孩子三岁多时才发现孩子患有自闭症。她和家人拒不接受医生的诊断,她还曾一度想过要死。

但是当她静下心来,无数次问自己:难道人生就这样困在原地吗?这样想的时候,她觉得生命是存在秘密的,她的任务就是发现自己和孩子生命中的秘密。

她试着去了解自闭症的孩子,发现自闭症儿童有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思维刻板、固执、最受不了变化。她于是明白,每当孩子尖叫、哭闹的时候,是不是由于周围的环境发生了一些常人没有注意到的变化。

她由此作为切入点,更细腻地去体会孩子的感受,直到孩子的情感发展越来越让人惊喜。

而她在陪伴孩子的几年中,因为少了自私和焦虑,多了对现状的理解和接受,所以能够沉浸于生活,也取得了不少个人成就:出了一本诗集,学了古筝,有了自己的瑜伽工作室,并计划出版一本“陪伴记录”。

这位妈妈没有死掉、抑郁、一撅不振,也没有到处寻求“我该怎么办”,急切地想从不能忍受的情境中跳出来。相反她接受了现实,并将自己投入到对孩子的理解中,去体验那个不容易被理解的情感世界。这就是生活。

这样的生活使她明白,造物主将这样一个孩子带到她面前,是因为她可以给孩子最好的照顾!她通过对孩子的付出,间接发现了自己是那么值得钦佩。而这份对自己的信任和肯定,很难说不是造物主特意送给她的礼物。

03

耐受还有一个名字,叫等待

如果上面那个故事的发生率不那么常规,我还有一些更普通有关耐受的故事要讲。比如一日三餐。

很早我便喜欢一部电影,《朱莉与朱莉娅》。讲的是上一代的美食家朱莉写了一部美食书,下一代美国女孩朱莉娅非常喜欢她,便照着她的美食书每日实践,并开了自己的博客,将实践中的想法和经历一一记录上去。朱莉娅打算记录整整一年,并希望有限的粉丝鼓励她。

美食实践的过程并不都是美好的,她因为切不好鸡而崩溃大哭,也曾因睡过头儿而煮坏了一锅牛肉。她一度觉得想象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但她还是做满了一年,并因此拥有了大批粉丝,好几家出版社开始联系她,她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人。

台湾作家吴淡如在她自己的一篇散文中也曾写到过这部电影,她写一个家庭主妇百无聊赖,不知道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便在无聊中开始每天研究一道菜,就像电影中的女主角做的那样,做好做赖都不管。慢慢地她发现生活好像起了变化:她和爱人的关系缓和了,自己也不再觉得心意难平……

于是在文章的结尾,吴淡如这样写道:如果你觉得生活无聊,就去坚持做一件事吧,最后你会发掘出不一样的意义来!

嗯,是这样,当你觉得生活很艰难的时候——艰难有可能是现实层面的,也有可能是心理层面的——不妨找件事情坚持去做。

但是,这个“坚持去做”又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去做点什么,二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做,就是坚持去做了些什么。

对于现实层面的艰难,重点是去做点什么;但对于心理层面的艰难,重点却是什么也不做。因为,等待很重要。

某天我去见我的分析师,我向她絮絮叨叨地说了我与小宝互动的近状:

小宝老是哼鼻子,我担心她某次重感冒以后遗留了鼻炎,就带她去省二院的耳鼻喉科检查了一下,结果没有任何问题。

由此我觉得,这可能和某种情绪上的紧张有关系:刚升入小学,离开了原来宽松的幼儿园环境,不太适应。这么想着的时候,我知道我什么也不能做,我得克制自己一再提醒她“这样不好,这是个坏习惯”。

我装做什么也没听见。一个多月以后,我神奇地发现,她不再哼鼻子了。

于是我对分析师说了我结论:虽然这一个多月,我也过得很艰难,但我的耐受能力空前提高。

分析师对我说:亲爱的,你做到了等待,这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04

等待和耐受有一些区别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不善等待的。我们的家族遗传的都是A型行为人,即对时间的流逝高估,做事快、行动迅速、缺乏耐心。让这样一种人学会等待,应该是件不容易的事。

可是当我知道,对某些事情我除了等待,再没有更好的办法时,我也就学会了等待。很奇怪的是,在真正等待的时候,是没有痛苦的。

有个朋友曾经跟我讲过一句话,她说:“耐受本身并不痛苦,耽于痛苦中不耐受,才痛苦。”我知道她对于困难的耐受力非常高,也听出她的话是想表述“只要等待就好了”。

普通人可能以为耐受和等待是一个意思,都是“将一切交给时间去决择”。但有必要指明的是,前者重在表达“我在承受(困难)”,后者重在陈述“我在观望(困难发生变化)”。

具体说来,是这个意思:耐受指的是我与困难不分,只是我的承受力比较大,困难才难不倒我。等待指的是,困难不是我,我也不是困难,我只要做好该做的,环境或他人发生什么变化,那是它或他自己的事情。

窃以为,等待要更胜一筹。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被现实所束缚和阻碍,对此我们最好考虑一下“我能为此做点什么有益的”。

也有可能我们会被自己的情绪、心态所束缚和阻碍,但是糟糕的情绪或心态并不是我们本身。我们需要将它单独拎出来,像看一个外物比如一棵树或一座大楼那样去审视自己为什么容易被它触动,从而发现情绪背后的那个真实的自己。

在电影《万物理论》中,霍金说:

人类一直渴望了解世界潜在的自然法则,什么都是有边界的,但人类的努力应该是没有边界的。我们千差万别,不管生活看上去有多糟糕,总有你能够做的事情,并且能够成功。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

所以对待生活,对于它的困难、压力、无聊、苍白等等,如要使自己过得“带劲”、有意义,不妨一方面做好该做的,顺势而为,另一方面对未来怀有希望。这就是等待。

等待是努力之后的淡然。

淡然的我们会将一切交给时间,无论它给我们带来什么结局,我们都会深信,那已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