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钱:如何教孩子区别“欲望”和“需求”,设置财政优先事项?
谈钱真的伤感情吗?
即便是成熟的大人之间,讨论金钱好像也不容易。
当我们想教给孩子一些有关金钱的知识时,就更不容易了。
比如,孩子看上了一辆巨贵的玩具卡车,可你舍不得买,你心里想的是:
“这个玩具卡车也太贵了,咱家这个月电费都超支了,还没交呢!”
可是你怎么跟孩子解释“保持家庭生活必备的电力”比“玩具卡车”更重要呢?
这太不容易了。
有些东西是我们“需要”的,有些东西只是我们“想要”的。
父母能尽力给予孩子所“需要”的一切,却不能保证给予孩子所“想要”的一切。
举几个例子:
一些需要的物品:
衣服食物居所洗漱用品交通工具……
一些想要的物品:
新款手机玩具新自行车糖果……
当我们手里有一定的预算时,我们可以为“需要”买单,也可以为某些“想要”买单。
如果孩子也能渐渐明白“想要”和“需要”之间的差异,就可以更轻松地预算自己的资金,学会设置适当的“财政优先事项”。
爸爸妈妈也会觉得孩子“省心”很多了。
可是,“需要”和“想要”很好区分吗?看起来,需要仿佛很好确定。我们需要一个居住的地方,需要穿衣服,需要足够的食物和水来维持健康。这些是生存的基本要素,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其他所有条件都不是必须的了?
这正是界线开始模糊的地方。
别说孩子了,我们大人都在主观、而不是客观的基础上,做出了很多购买决定(马上到“双11”了,你们懂的)。
比如,虽说食物是必须的,但是我们真的需要草莓味冰淇淋、芒果味蛋糕吗?
比如,虽说衣物鞋袜是必须的,但我们买普通的球鞋,还是花大价钱穿一双Adidas Yeezy Boost?
别说是经济情况相对宽裕的家庭,即便极端贫困的家庭,也不一定都会把钱花在所谓的必需品上。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201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才揭晓不久。这次获奖的三位经济学家分别是班纳吉、迪弗洛,克雷默。
他们的贡献是“以实验性的方法致力于减轻全球贫困”(诺贝尔奖的颁奖词)
这几位经济学家,对18个国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即便是极端贫困人口,食品消费也只占总消费的36%-79%。
那剩下的钱花到哪里去了呢?
在摩洛哥的一个偏远山村,经济学家遇到一个人,他说自己吃不饱饭。经济学家就问“如果你有更多钱,你会用来干嘛?”
他说:“用来买食品”。
但是在调查的过程中,经济学家发现这个人家里有电视机和DVD播放器,就稳他:“你都吃不饱,你还买这些?”
他的回答是:“哦,电视机比食物重要。”
这其实很好理解,即便生活非常贫困,可只要是人,都有超越生活的各种期待。比如面子、娱乐。
归根结底,这一切都与个人的视角以及如何选择管理资金有关。
“需要”和“想要”之间那条模糊的线条怎么画?这是孩子,甚至我们成人自己都比较棘手的问题。
如何帮孩子区别“需要”和“想要”?下面这些适合年龄的解释和练习,或许会有帮助。
一、主题绘本
绘本是孩子生活经验的补充。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一些相关主题的图画书,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来理解“需要”、“想要”这个又难又抽象的概念。比如这本:
《Those shoes》 作者: Maribeth Boelts
黑色的高筒球鞋,上面有两条白色的条纹──这正是学校里流行的鞋款,杰瑞米也好想要有一双。
但是,祖母说只能买“需要”的东西,他们没有多余的钱花在“想要”的事物上。杰瑞米只好忍受身边同学一个接着一个穿着这双梦幻球鞋来上课,自己的旧鞋却在踢球时落了底。
老师从爱心箱翻出一双鞋子给杰瑞米,不但是蓝色的,上面还有不知名的卡通人物,害杰瑞米更自卑了。
直到有一天,他在特价商店看到了梦想中的黑色球鞋,虽然尺寸明明不够大,还是坚持用自己的钱把它买下来。
终于穿上梦幻球鞋的杰瑞米好开心,但是他的脚很快就痛了起来,最后他决定将球鞋送给更有需要的同学,让这双鞋子发挥更大的用途。
而杰瑞米也了解祖母的关爱和帮助朋友的机会,远比他想拥有的新行头重要多了!
二、购物车讨论
当孩子上幼儿园之后,3岁多的孩子相比“2岁的小时候”更自控一些。或许他已经有些明白:不是想要就能得到的。
于是即便看到广告中漂亮的玩具,也不一定会跟爸妈开口了。
这便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时机。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写下今天要采购的购物清单,即便孩子不能全认识这些字,也可以画图,或用从广告纸上剪下来的图片代替。
让孩子拿着这份购物清单一起去超市,当母子俩推车购物车一起走过长长的通道时,请孩子根据清单来提醒妈妈:
哪些东西是需要买的,哪些东西没必要买?
三、创建一个需求图
从报纸、杂志、广告传单上剪下各种商品的图片。然后再准备一张纸。
纸的中央画下一条竖线,左侧标记为“需要”,右侧标记为“想要”。
然后请孩子把之前剪下的各种商品图片分类粘贴到纸上。
孩子想把哪些东西贴在“需要栏”,哪些东西贴到“想要栏”呢?
爸爸妈妈自己也可以试着贴一下,看看自己的选择和孩子有什么不同?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下你们各自的选择。
这个粘贴游戏看似“幼稚”,但如果我们和孩子一起认真做了,和孩子一起直观地区别出了自己的“需要”和“想要”,你可能会发现:
原来我已经能够实现的“想要”,比我想象中多多了。
当我们心中充满了“想要”却买不起的东西时,我们会不自觉地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些东西上。
所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以至于忽略了自己已经得到的、曾经也非常心爱的东西。
总觉得自己被剥夺,其实是个错觉。
四、预算练习
如果孩子5、6岁了,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减运算,就可以尝试让孩子学习如何定制和执行预算,以及如何节省。
这样的技能,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有价值。
为了让孩子有兴趣,计算也不太困难,我们可以先让孩子了解自己特别喜欢的、价钱也比较低的物品价格。
比如,孩子最喜欢吃蛋糕。那我们就一起去逛当地的蛋糕店、超市等地方,对比一下各种蛋糕的价格。
然后,孩子就能思考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我们可以用更少的钱获得同样的蛋糕吗?哪里的蛋糕最划算?
总结一下:孩子有各种需要以及想要的东西,这很正常,我们大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不过,所有的想法都可以存在,却不是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接受。
同理,“想要”是没问题的,但到底能不能得到呢?不一定。
我们得学会接受这一点。
这很令人沮丧吗?
恰恰相反,把孩子想要的一切都捧到孩子面前,并不是什么好事,也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这种过度地放纵,还可能使得孩子过于看重物质,从而导致生活满意度的降低,甚至是抑郁症患病率的提升。
而当爸爸妈妈教孩子“需要”与“想要”之间的区别之后,她反而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更加满意,更有可能成为一个懂得对财务负责的孩子。
最后,双十一快到了,问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你买过哪些买之前觉得是“需要”,买之后才发现只是“想要”的东西?
相关文章
- 揠苗助长式教育,让孩子成为了满足家长欲望乃至挣钱的牺牲品
- 孩子上幼儿园,教师节送礼的老师会区别对待,我今年该送不?
- 孩子学习不主动,家长别逼迫,用“饥饿教育法”增强孩子学习欲望
- 孩子的教育和父母养老哪个优先?动物尚知反哺,人类焉能不如动物
- 0至21岁孩子的50条教育细则:需求被满足与否,结果截然不同
- 6万块钱钢琴课仅上半年,"幻想"中的孩子和现实中的娃有啥区别
- 上早教的孩子与不上早教的孩子有区别吗?
- 胎教和不胎教的宝宝区别,受过胎教的孩子是这样的
- 孩子6岁半一年级,同班的小朋友教唆孩子偷钱给她,孩子拿完钱后自己又交了出来,该怎样引导孩子?
- 孩子为什么感到孤独?哪怕在父母身边,他们的陪伴需求也没被满足
- 孩子为达目的撒泼打滚,奶奶心疼妥协,妈妈让他哭,结果区别大
- 孩子偷钱怎么办?教育还是体罚?聪明的妈妈这样做
- 孩子听课常走神,试试这4种听觉能力训练方法,满足孩子听的需求
- 孩子好胜心太强,是因为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父母应该这样做
- 孩子小时候背不背古诗,20年后的区别竟然这么大
- 孩子必须被满足的五大情感需求——需要有安全感(五)
- 孩子总是“怯场”?给孩子设置“OK线”,让孩子也能落落大方
- 孩子总是偷家里的钱,还偷别人东西,家长该怎样教育这种孩子呢?
- 孩子总是哭闹不停?可能是个“高需求”宝宝,家长应付出更多耐心
- 孩子晚一年入学年龄大反而更自信,真的吗?男孩女孩要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