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弹钢琴一年半,我们决定考5级,说说孩子弹琴那些事儿

2022-01-28 10:07:36孕产
1、女儿弹琴的时间比较晚。六岁多一点,一年级上学期开正式始。我做过功课,弹琴最好是四至六岁开始,太晚开始学琴,孩子后期手指灵活度会受限制。我的观点是,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兴趣课的学习宜晚不宜早。

1、

女儿弹琴的时间比较晚。六岁多一点,一年级上学期开正式始。

我做过功课,弹琴最好是四至六岁开始,太晚开始学琴,孩子后期手指灵活度会受限制。

我的观点是,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兴趣课的学习宜晚不宜早。尽量晚一点开始学琴,孩子坐的住,领悟能力比较强,学起来不会那么痛苦,当然晚点开始也能给孩子节省出一部分时间。

女儿弹琴两年多来,虽然也遇到过磕磕绊绊,但是总的来说,一直对于弹琴充满动力。现在女儿三年级,每天回家都会主动练习弹琴,每天练习的时间大概是一个小时。

我认为孩子能一直坚持弹琴,主要取决于两点:

首先在于,家长能用艺术的眼光引导孩子看待音乐学习,并且调节自己的心态,能够多鼓励和认可孩子,并引导孩子养成好的练琴习惯。

第二是取决于有个好老师。 好的老师更能理解孩子,能教会孩子如何欣赏和演奏音乐,并找到适合孩子的练习方法。

如果没有这两点保障,对于孩子来说,弹钢琴就会变成痛苦的煎熬,自然不容易坚持。

2、

我们中途换过一次老师。

打骂孩子或者特别严肃的老师,根本就不在我们的选择范围。我们原来老师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办法向孩子展现音乐的美。

每次上课,这位老师和孩子的交流都很少,都是在指导具体每一个小节应该怎样练习,音应该怎么弹,手指怎样摆放。上了几个月的课,这位老师从来没有完整的给孩子示范过一首完整的曲子。

我不知道现在有多少老师是在这样教孩子弹琴。我认为,这样的方法,也许可以带孩子弹琴、考级,但是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乐曲没有完整的感知,感受不到音乐的魅力,其实就是在做苦力。

所以我坚决换了老师。

孩子现在的老师对孩子有要求,性格很和蔼,对于音乐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老师每次上课都会给孩子讲解示范应该怎样理解曲子,还有曲子应该弹成什么样子。

果然孩子的兴趣慢慢被提起来了。因为孩子每次上课都能听到老师的示范演奏,知道自己努力之后也能弹奏这么优美的乐曲,孩子能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弹琴的动力大大增强。

家长和老师需要帮助孩子了解,学习弹琴不只是对于手指或者大脑的训练,更加是表达自我的一种途径,是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和欣赏。

另外,家长要想方设法为孩子创造一个艺术的环境。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音乐启蒙类的书籍和资源,孩子一两岁时其实就可以带孩子开始音乐启蒙,也就是带孩子多接触多了解音乐,家长可以找相应的音乐碟片早晚或者吃饭时播放,条件允许的话多带孩子去听听音乐会,这也是让孩子对于音乐有更好的认知,为孩子学习乐器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3、

每个家长在孩子练琴时都有情绪暴躁的时候。

很多父母无法理解,刚开始明明是孩子提出来要弹琴的,怎么遇到一点困难就不想弹了呢?

孩子排斥弹琴,有我们前面说过的孩子不能体会音乐魅力的原因。此外,家长是否能控制情绪、调整心态,对于孩子能坚持弹琴这件事来说,至关重要。

弹琴是一件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事。而且大多数时间,练琴是枯燥乏味的。

其实,孩子每一次坐在钢琴前,都是在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就算是孩子一时没有达到老师或者家长的要求,也不代表孩子没有努力。如果家长这时斥责羞辱孩子、甚至是棍棒拳脚相加,那么孩子就会把弹琴和这种负面情绪结合在一起,更加排斥练琴。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写过。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孩子不认真,往往是一念之差,因为家长更加容易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孩子没有做好的事情上面。

父母的高压管控很容易让孩子失去对于学习音乐的乐趣,变成是在为父母练琴。如果孩子没有了驱动力,就算小的时候迫于父母的压力练琴,但是又有多少孩子一脱离父母的管制就再也不碰钢琴呢?

想让音乐真正伴随孩子,家长必须要有审美的眼光,要看到孩子的努力,赞扬他为了进步而付出的努力。

父母鼓励孩子,赞赏孩子的努力,不代表对孩子没有要求,只是用一种更加温和坚定的方式、积极正面的眼光,选择和孩子站在一起。

孩子压力大、没有信心的时候,多鼓励孩子, 帮孩子放松;孩子太放松时,给孩子设立合理的目标,帮孩子找到方向和动力。

这样父母才能和孩子和老师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推动孩子在音乐的道路上走下去。

4、

其他的一些问题。

一、关于考级。

说到学琴自然不得不提考级,刚开始学琴的一年半,我们都没有考虑考级的问题,只是跟着老师的进度往下学习,女儿的学习看起来很顺利,人也很开心。

但同时我和老师都发现了一些问题。

因为没有考试的压力,女儿练琴的状态过于放松,总是凭着自己的小聪明得过且过,每次回课,总是会有一些小毛病,比如节奏不稳、弹的不细致,但是总是能勉强继续往下学习。

刚好老师提出可以考虑考级。我也希望以考促学,让女儿改掉不认真细致的毛病。

老师觉得女儿基本功、领悟能力都不错,可以试试从五级开始考起。

我觉得这个目标很合适,因为虽然女儿钢琴学习时间不长,但是领悟力和基本功都还不错,五级正好是她跳一跳能够到的目标。

考级不是我们学习音乐的目的。

我和老师都很反对为了考级而考级,忽视基本功的练习。所以,一直到考级那个星期,不论是上课还是平时的练习,女儿的基本功训练都没有停过。

事实上,经过小半年的考级训练,女儿的节奏问题、弹琴不细致的习惯,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弹琴的能力提高了很多。

如今女儿通过了五级,我们并不急着向下一个更高的级别冲刺,而是想着要慢下来,扎实基本功的学习,继续保持女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所以,面对考级,家长要想一想,自己为什么让孩子考级,是为了考级和证书而学习音乐?还是用考级促进学习,帮助孩子提高能力,改正问题?

二、练习习惯:是看遍数还是看效率?

孩子总是说,“妈妈,我弹好了,我练了5遍了!”。

不管老师如何强调弹琴要带着耳朵听,不管我如何强调不要求遍数,要注意手型、节奏,要“有效”的练习,可是孩子总是把练琴当成完成任务,弹完几遍或者是混到时间就算完成任务。

我的解决方案是,告诉孩子在保证一定练习时间的基础上,弹琴要注重质量,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遍数上。

具体方法就是,把一首曲子分成几个小节,一个小节一小节的练习,有问题的地方多练习,而不是从头到尾不加区别的练习。

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搬小石头”,拦路的小石头搬掉了,曲子弹起来也就顺畅了。

还有就是注意慢练,在曲子熟练的基础上,还是要做快练和慢练相结合。比如音阶练习,熟练之后,进行快慢结合的滚动练习。比例大概是4:1。

这样的练习就像打地基,把地基打得扎实,才能建起稳固的高楼。因为孩子有的时候会由于惯性把曲子弹下来,但是慢练和有重点的练才能让孩子动脑,更好的控制曲子。

孩子养成了良好的练琴习惯,真正沉下心来练习,时间也会过得很快,慢慢孩子也会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也会对于练琴更加有信心。

5、

我们让女儿弹钢琴的最大的初衷,就是希望她能够欣赏音乐的美,能用音乐表达自己,让音乐成为一生的伙伴。

要想孩子在音乐这条路走下去,家长的角色非常重要。

手型、节奏,是每个琴童都会遇到的问题。家长不急不躁,把目光放在积极正面的方面,多鼓励赞赏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就是帮助孩子走进音乐,走进艺术。

而家长急于求成,逼着孩子练琴、拉着孩子考级,最终孩子就是变成“强弩之末”,导致“事倍功半”。

如果枯燥的练习、痛苦的经验,成了孩子对于音乐唯一的记忆,那孩子最后放弃乐器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总之,想要音乐成为孩子终身的陪伴,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爱上音乐。

如果钢琴带给孩子的不光是痛苦的记忆,更多的是美好的感受,那钢琴就会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孩子有信心和动力坚持下去,就能继续进步。

Photos, Maggie Linde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