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聪明的父母应该懂得向孩子示弱

2022-01-19 23:01:05孕产
1无意看到网上的一则视频。一个长相清秀,衣着时尚的少女忙着玩手机,而旁边是妈妈端着碗饭在喂着她吃饭,据说这位少女已17岁。 我惊得掉下了下巴。这位少女已17岁,高中生了。这位少女手脚健全。妈妈居然还给她喂饭。不但喂饭,还给她穿袜子。这是典型的父母强,孩子废的例子。

1

无意看到网上的一则视频。一个长相清秀,衣着时尚的少女忙着玩手机,而旁边是妈妈端着碗饭在喂着她吃饭,据说这位少女已17岁。

我惊得掉下了下巴。这位少女已17岁,高中生了。这位少女手脚健全。妈妈居然还给她喂饭。不但喂饭,还给她穿袜子。这是典型的父母强,孩子废的例子。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然而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很多父母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用自己的强大给孩子撑起了大伞,把孩子保护得精致,却囚禁了孩子的身和心,不再成长。

还记得曾经引发热议的演员朱雨辰的母亲也是一位非常强大的母亲。她用她强大的爱保护着儿子,她用整个生命的力量给儿子爱。从衣食住行到读书交友再到感情的选择,她都给儿子强有力的指导。

在母亲的强大庇护下,朱雨辰的能力在萎缩。生活能力、工作能力、感情能力逐渐萎缩,甚至连思想的能力都在失去。

亲子教育讲师林玟莹说过,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在儿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机会。

别总把自己看成高山,视孩子为小草,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畏惧你;更不要当大伞,视孩子为小鸡,为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弱不禁风。

那些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饭不会煮,家务不会做丧失生活能力的“心理巨婴”,是父母太过强大的结果。

父母强,则孩子弱。

中国的父母在孩子的面前大多表现出绝对的强大。这与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有关。因为我自古以来强调的是父母的权威,是长者的权威。

我们的思维是,“我们是爱你的,所以你必须得听我的,我们是不会害你的”。所以我们喜欢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无巨细。久而久之,他们也没有了责任心。

一个事业有成的朋友,他们夫妻俩工作都忙碌,为照顾好儿子的生活和学习,把孩子送进条件最好的私立学校,还给他请了保姆、司机、家教。他们把最好的资源都给了孩子,给他安排了一切。孩子什么都不用做,仿佛只用个脑子来学习就行了。

可是孩子14岁了,自理能力很差,迷恋电子游戏,而且很冷漠,听不进任何人的话。

朋友提起孩子时,都是一脸的无可奈何,但是他不明白造成孩子现状的最大原因就是他们夫妻俩。正是他们的强大,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事都不用做,渐渐孩子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2

聪明的父母会向孩子示弱。

我常常会在儿子面流露我脆弱的一面。比如我上课累了,会在他面前喊累。我心情莫名忧伤时,也会在他面前流露出郁郁寡欢的样子。所以在他想要无理取时,我会说:“妈妈现在心情很郁闷,你不要烦我。让我安静一会儿。”这时的他都会很识趣的走开。

我常会跟他说,“妈妈心情不好,需要找朋友同学聊聊天”,又或是“妈妈心情不好,要去美容院放松下。”所以每当他发觉我心情不好,就会对我说:“妈妈,你出去玩一下吧。”

所以在儿子心目中,我这个妈妈不是全能的妈妈,她有喜怒哀乐,有很多搞不定的事。

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懒”妈妈。有个同事,在儿子面前显得出奇的“懒”。例如,她生病了,会明确告诉孩子,现在自己发烧无力,孩子要自己做饭,而且要给妈妈端水送药。结果孩子不但自己做了饭菜,还跑前跑后地照顾妈妈。

她的孩子才读小学五年级,却已经把做饭的技能掌握得很“溜”了。这得益她的“懒”。在孩子读三年级时,她就有意锻炼儿子的做饭能力。儿子想吃面条,自己做。她只给他指导一遍煮面的步骤。儿子想吃炒饭,自己炒。那时她儿子个头还够不着灶炉,她就让儿子站着小凳子上做饭。

她跟我们分享的时候,我当时心里只一个念头“这个妈妈懒得真狠”。现在看来,这才是一个真正聪明的妈妈呀!妈妈适时的示弱,是让孩子有强大的机会。

有人说:如果事情我们都做了,孩子自然就什么都不用做了;如果我们有20%的事情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

聪明的父母懂得给孩子多一些自由空间,少替他们做些事情,让他们多些自己动手的机会。这样,他们就不会感觉自己的力量被剥夺了,便也不会生出自己能力之外的欲望来了。比如沉迷于手机,沉迷于虚幻的游戏中。

聪明的父母懂得,哪怕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有他们每个时段有的能力,不需要过度的保护。

聪明的父母懂得扶持孩子成长,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长。

聪明的父母懂得向孩子示弱。

3

那我们该如何向孩子示弱呢?

一、生活中,我们不妨“懒”一点。

孩子能做的就都让孩子自己去做,比如从学走路开始,摔了跤,父母“懒”得扶,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吃饭“懒”得喂,让孩子自己拿勺子吃。

等孩子再大些时,内裤、袜子“懒”得洗,让孩子自己去洗;洗澡“懒”得帮他洗,让他自己冲洗。

记得儿子四岁开始,我就让他自己冲澡。只告诉他哪些部位要重点搓擦,怎样才是把沐浴露冲洗干净了。自从儿子自己洗澡后,我可轻松多了。

但对此,疼爱儿子的奶奶非常忧心。她总是对着我们说:“这么小的孩子怎么洗得干净,你们怎么那么懒!”

六岁开始,我就让儿子自己洗碗。如果他洗得不干净,我会过后再加工一遍,不当面说他。这时候,奶奶又忧心了:“这么小,怎么洗得干净碗了。”

生活中,有太多像儿子奶奶那样的家长了,他们总认为孩子还太小,什么都还不会做,也还做不好。不让他们干,也不舍得让他们干。总想着长大了,他们就会了。

事实证明,小时候没学习做的事情,长大后也不会做。小时候不学习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就会变一个没有担当没有责任心的人。

二、学习上,我们要学会向孩子示弱。

孩子虽然弱小,但他们的很多能力,比如音乐感知能力、语言学习能力、想象力等,却是成人望尘莫及的。

而且,由于自小就有着更好的教育条件,当今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往往比父母更强。

如果父母能够善于发现这些差距,并适当示弱,则更容易激发孩子的自信。

我发现儿子的乐感很强,便送他去学钢琴。果不其然,他识五线谱的能力比我强多了。

但钢琴是很难学的乐器,所以越学越复杂后,儿子开始有了不耐烦的情绪。这时候,我开始指导他来。但我的指导是“假指导”,我故意弹错,还故意指划老半天来读五线谱。

儿子在一旁看不下去了,说我“很LOW”,让我走开,然后他开始一心一意弹起来了,还流露出一定的优越感。我在一边连连夸他:“哇你太厉害了,妈妈比不上你。”他听,弹得更起劲了。

通常情况下,当孩子发现连作为成人的妈妈不如他时,都是更添信心并乐于帮妈妈一起进步的。

很多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会习惯于向父母求助,“妈妈,这个字念什么?”“爸爸,这道题如何解答?”这时多数父母都会积极配合,好像不回答不能显示自己的知识水平,还怕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其实不然,如果孩子很轻易地从父母那里得到帮助,就会减少思考的机会,父母这时候其实可以示弱,让孩子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父母向孩子示弱与求助有助于建立学习型家庭。父母在与孩子共同的学习过程中,平等互助、不耻下问、勤学苦练,对亲子双方都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做个“懒”父母,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是一种高明的教子方法。

示弱并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教子智慧。借助孩子渴求独立的心理,适当地向孩子示弱,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激发孩子的雄心和信心,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让孩子做高山,孩子就会长成山;让孩子当大伞,孩子就能顶天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