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长大后我成了我父母”| 原生家庭的“锅”,你还要背多久?

2022-01-19 18:48:33孕产
福利:回复“育儿”即可领取【史上最全育儿宝典998G】01“偷”来的家庭,比原生家庭更有爱。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小偷家族》。东京高楼大厦的缝隙里,一间破败的小屋住着一家人,靠养老金贴补家用的奶奶,爸爸治,妈妈信代,小姨亚纪,哥哥祥太,还有妹妹由里。

福利:回复“育儿”即可领取【史上最全育儿宝典998G】

01

“偷”来的家庭,比原生家庭更有爱。

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小偷家族》。东京高楼大厦的缝隙里,一间破败的小屋住着一家人,靠养老金贴补家用的奶奶,爸爸治,妈妈信代,小姨亚纪,哥哥祥太,还有妹妹由里。

然而家里的每一个人,彼此之间都没有血缘关系,他们来自自己是“多余”的原生家庭,有的得不到家人的爱,有的饱受父母虐待。

让人唏嘘的是,这些从父母身边“逃离”出来的人拼凑的“家”,都温暖过自己的原生家庭。

妈妈和女儿一起洗澡时,看到了她手臂上因虐待而留下的烫伤,妈妈抱住妹妹说:

不要相信他们说的打你,是因为爱你。

爱你,是像我这样抱住你。

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没有经历像电影中的这样支离破碎的家庭,但对很多人来说,原生家庭都不尽如人意,而这些“不如人意”,都将在我们的生命力留下深深的印记。

02

缺失爱的教育,便不再相信幸福

记得之前看《奇遇人生》,里面有一段春夏的采访,她就是一个长大后一直在治愈自己的人。

主持人问她,你会选择结婚吗?

她说:“我心里对婚姻抱着很美好的期许,维持一段婚姻就像两个人一起升级打怪,两个人相濡以沫、互相扶持,当你走过后再回头看,肯定很有成就感。

但是呢,她又坚定地认为自己,不具备维持这种幸福的能力。

“我是不可能获得幸福的,任何一种“稳定的,长时间的”幸福。”

因为,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婚姻生活并不美满的家族,她家庭里的所有女性,都离过婚。她从来没有在家人身上看到过“婚姻幸福”和“家庭幸福”的影子。

成长过程中缺失的爱的教育,让她无法相信这件事。

一个没有见过幸福的孩子,长大后也不相信自己可以获得幸福。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家庭,并且,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03

长大后我成了我父母

“要是我当妈了,肯定不会像我妈那样古板,比如说我就不会反对孩子早恋!”

“父亲从小就对我格外严格,未来我绝对不要成为他那样冷漠的人,特别是教育小孩时要坚决不动手。”

......

年轻时,我们可能都曾为未来的自己设想过无数种可能,参照的往往正是我们的父母。

每个人都想只拥有父母好的那一面,修正他们的不足,成为比他们更好的人。

但真实生活往往却是,我们都多多少少地成为了像我妈这样的女人;

或总是陷入同一模式的亲密关系里,即使痛苦也离不开;

而当我们有了小孩,又在某一瞬间变成了那个自己最讨厌的父母。

这种本能的、循环的模式不断在生命中出现,让人感到迷惑,我们真的没有办法褪去原生家庭的壳,蜕变出一个自己期望成为的自我吗?

在知乎上有个热门提问:被原生家庭拖累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提问下有几百个人评论,赞同数量高达两千七。

自从“原生家庭”一词火起来之后,我们人生所有的缺失似乎都找到了合理的答案。

父母的不合、错误的教育、童年的阴影……

我们被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影响了一生,并把原生家庭当成自己所有不幸的缘由。

04

跨越原生家庭的鸿沟,我们真的做不到吗?

还记得东野圭吾在《时生》中这样说:

“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惜我们无法选择父母。

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的确,真正能够决定我们人生方向的,从来不是原生家庭,而是我们的选择。

其实,我们可以做的不是完全割断和原生家庭的联结,而是:

既不用道德压力和责任感告诉自己一定要对父母好一点,他们也不容易;也不把自己看成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无力的依顺或无限地叛逆。

真正的和解,是当我们回望过去的那些情景,我们的身体、情绪和理智都是一致的。

何必把原生家庭当成我们拒绝成长的借口,当成你的失败“背锅侠”。

如果一个人的家庭,就是她的宿命。

那么人生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超越你的原生家庭。

虽然不能选择哪里生,但我们能选择怎么活。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关注本号私信“乐观”,免费获得价值59.9元《教出乐观的孩子》书籍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