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陪伴型家长,还是陪着型家长?
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说起,自己全职在家陪着孩子,为什么孩子跟我并不是特别亲密,几乎不与我谈心交流,所以我只知道他他大概喜欢吃什么 、喜欢玩什么。其实的我好像并不是很了解。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来分享两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
小霞和丈夫都觉得孩子还小,需要父母的陪伴,所以在孩子8个月左右辞掉了朝九晚五的白领工作,当起了全职妈妈。全职在家的她时间比较充足,因此迷上了看电视,光我听她跟我闲聊的时候说起来的电视名字就不知道多少个了,讲的最多的是(甄嬛传》《芈月传》《花千骨》这些的,听她自己说是太好看了,看了好几遍都不嫌多。
因为孩子经常一起玩,她经常跟我说:“我觉得你家孩子真乖,我家的在家里总是捣乱,搞破坏,真的是不想带他了。”他爸爸工作又忙,到家都8点了,做什么都是我一个人,真的是很烦燥。
其实他的孩子真的挺不错的,人很机灵,只是不爱说话。小霞带他下楼玩也是手机不离手,刷着头条新闻或者用手机追剧。小孩有的时候要做什么,她不让,小孩哭闹,就看到小霞特别生气,动手打了孩子。
感觉她带孩子只是给孩子温饱,看着他不要让跑丢,这有点像保姆式带娃。跟孩子交流沟通的少,也从没有主动去了解孩子的需求,或者去正确引导孩子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只是在暴力的阻止。
久而久之的,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孩子太“熊”了,跟别人家的孩子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所以对孩子的抱怨更多了,自己也越来越暴躁。
而全职的涵涵妈就不同了,经常看到她带着涵涵在小区里玩耍,陪孩子做游戏,还带着小区里其它的小孩子一起做。
涵涵的妈妈给她报了画画班,涵涵很喜欢画画,从她妈妈的微信朋友圈能经常看看到涵涵在画画,爸爸在一旁写毛笔字。有的时候一天晒出两副同类型的画,一问才知道是妈妈和涵涵定了主题,两个人一起画的,爸爸当裁判,给他们点评。
涵涵是出了名的小美女,人又很有礼貌,总是一脸笑容。爸爸妈妈经常晚上带着她到楼下散步,我发现爸爸妈妈只要走到一起,一定是手拉着手,涵涵在前面奔跑玩耍,这是一个一看就能感觉到幸福的家庭。
那么两个全职妈妈的带娃方式有什么不一样呢?同样是孩子,为什么小霞的孩子就特别“熊”?
其实就是前者是“陪着”、后者是”陪伴“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不理解:
“我每天全职在家带孩子,可是为什么还抵不上爸爸陪他的几分钟,他就像是爸爸生出来的一样,特别亲!”
”我每天下班就赶回家陪着孩子,可这几个小时,孩子都不愿意搭理我!“
对,你们是付出了,付出的比身边的人多,但是你们的整天陪着,不如其它人高质量的陪伴一小时。
有的妈妈应该知道,孩子去上早教课,老师陪着玩一小时,感觉孩子非常开心,总是想着什么 时候能再去上课。为什么老师陪着玩一小时会这么开心?因为老师一定是跟孩子一起互动一起玩,还会引导孩子怎么玩。如果孩子表现出来不是很想玩,老师马上会说:”你是不是不想玩这个,那我们玩别的好不好?“
这其实就是高质量的陪伴,与孩子一起探索,一起学习,并且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选择(不是特别危险或过分的,就算不同意,也不能粗鲁的拒绝,应该正确的引导或转移注意力)。
这些事实都在证明,高质量陪伴的孩子更快乐,更自信阳光,更具有幸福感,这些都会让其受益一生。
家长真的不要认为陪在孩子身边就是爱,如果只是陪着而做不到陪伴,那只是保姆式带娃。没有任何意义,对孩子的成长的帮助也微乎其微。
什么是”陪伴“,高质量的陪伴
1、每天花30分钟左右进行亲子阅读,分享书中的故事。亲子阅读建议在睡前时行,阅读完之后还可以进行短暂的亲子交流,分享一天当中的趣事。可以增加对孩子的了解,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2、每天花30分钟左右进行户外亲子活动,一起踢足球、一起跳绳、一起捉迷藏等。户外活动建议选择比较开阔的场所,较为安全。
3、每天花20分左右陪孩子玩玩具,做游戏,尽量按照孩子的玩法,适时的表扬他,让他做游戏的主导者,丰富他的想象力。
4、每天再花上一点时间陪孩子做手工,可以是画画、可以是串珠、可以是拆纸等 。
其实这些都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爱好和特点来规划,但是亲子阅读和户外活动建议是必须的。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增加见闻,增强语感、加强交流沟通能力。户外活动有利于孩子锻炼强健的体魄,增加灵活度,收获一个健康的身体。
陪伴一定是要长久坚持,到形成习惯,不建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陪伴能给孩子带来什么,给家长收获什么?
1、高质量的陪伴给孩子带来了安全感、重视感、幸福感,父母在全身心投入的陪伴,不管是孩子的学习、玩耍都是强大的见证者、辅助者。
2、高质量的陪伴并不需要全天24小时的进行,只需要每天花上1-2个小时即可。不需要时刻的守在孩子身边,这会让你看起来像监视者。也要给孩子一些独立的空间。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充实自己。
如果家长能安排时间进行高质量的陪伴,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孩子的变化,他会喜欢跟你分享他的喜怒哀乐,他会更加自信阳光,他会更加积极向上,他会更加理解父母。你还会发现其实高质量的陪伴其实并不难,你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的享受了亲子之乐。
划重点:陪伴的时候尽量放下手机、关掉电视,全身心的投入。
你是”陪着“还是:”陪伴“,欢迎留言分享育儿经验、趣事。
相关文章
- 陪伴孩子成长,要比看着孩子一个人成长更放心,家长不妨试一下
- 家长在家也能做“早教”?早教核心是“陪伴”,而不是早教机构
- 家长赚钱和陪伴孩子真的不可兼得吗?
- 家长赚钱和陪伴孩子真的不可兼得吗?
- 陪着不等于陪伴,别让家长的“情感疏忽”,让孩子成“情感孤儿”
- “忙”家长如何高效陪孩子?用这3个技巧,让爱和陪伴从不缺席
- 奇葩说里看教育,做到这4点的家长才算真正的陪伴
- 女儿被7所名校争抢的背后,是当陪伴式教练的家长
- 孩子在这个年龄之前,最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错过容易影响娃一生
- 孩子得了“假性自闭症”,家长多陪伴多沟通,体验更多家庭时光
- 孩子的叛逆从何而来?,我们家长应该怎么陪伴孩子渡过这个时期
- 孩子的玩具不仅仅是玩具,更是一种陪伴,家长千万别随意送人
- 怎么陪伴孩子过高三,家长你知道吗?
- 每天至少3个小时?“陪伴”孩子的有效时间,家长及格了吗?
- 父亲的陪伴,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作为家长,你知道吗?
- 这样的陪伴你喜欢吗?孩子:不喜欢!家长真的了解孩子要的陪伴吗
- 陪伴#2019秋游季#生活
- 陪伴其实并不那么长
- 陪伴和“陪着”有区别,别不以为然,教你3个“高质量”陪伴方式
- 陪伴孩子平安成长,预防跌落受伤,6点关键措施父母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