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如何做才能锻炼孩子的共情力,让孩子变得通情达理
我们常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都希望孩子能通情达理,不希望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那这个“能力”具体该怎么培养呢?
这就需要提到心理学上一个名词——共情力。
何为共情力呢?就是理解别人想法和感受的能力,或者说就是换位思考的能力。
不难想象,一旦孩子缺乏这种能力,孩子的人际关系便不会变得太好;而如果能有良好的共情力,对身边小伙伴的感受非常敏锐,并在适当的时候表达理解、慰问或实际的帮助,那其他小伙伴会回给其多么强烈的积极回应都不会让大盛惊讶。
大人都会“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何况感性的孩子呢
那,具体该如何做起呢?什么时候就可以开始这项“锻炼”了呢?
首先,就像孩童话语能力的锻炼一样,做家长的不能估摸着孩子大脑发展到相关机能了,才开展话语的锻炼,而是要形成好的系列的习惯。
孩子长辈总在身边唠叨或者对着孩子重复一些话,这绝对不是自娱自乐。对大人来说很没有信息量的话,可对于大脑里没有相关内容、没有建立相关脑神经连接的孩子来说,却是种恰到好处的刺激和锻炼。
所以,身边大人说话少的孩子,普遍说话晚。(因为中国的家长普遍喜欢叨叨,孩子说话早的话就不容易太明显了。)
共情力的培养也是一样。
其实据科学验证,孩子在14个月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别人的痛苦,三岁左右大脑的神经功能基本便能满足孩子做出对自己和他人理解的能力,3~5岁是孩子共情力锻炼的启蒙关键期。
锻炼孩子的共情力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大盛建议,一岁左右就可以有意识的开始了。
具体父母该如何做呢?
1,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感受。
孩子大脑处于高速发育阶段,对于生活中各种刺激都容易做出比爸妈这样的成年人丰富得多的反应。
我们常感叹小时候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很多东西,长大后就没怎么有感觉了。除了触觉器官耐受力有了提高,变得不再敏感,大脑的变化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孩子有不同于大人的感受和想法是很正常的。
做家长切记,别用高高在上的、想当然的态度去跟孩子做交流,这不仅会损害孩子共情力的发展。
很多的能力的培养都是相似的逻辑,你不能把孩子放在跟你一样的能力水平去交流沟通(当然,这更不会关乎“引导”)。
做爸妈的,首先便是要感受到孩子的感受,至少要去让孩子相信你能,而避免用“你不应该…”或者“你不能…”这样的句式展开你们的对话(当然,这种句式一般也没打算展开谈话)。
2,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和情绪。
这要求家长能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并做出回应。
3,强加自己的感受给孩子。
大人的关注点和能力与孩子是很不同的,一定要避免用“你应该…”的句式展开跟孩子的交流。
细心的家长朋友可能看出来了,第一和第三点只是从正面和反面,犯了同一种错误。
4,不要给孩子灌输“别人的事,不需要你的帮助”的概念。
共情力其实跟社会公德是一大类概念,就是不光关注自己,而是关注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和事,老话“人人自扫门前雪”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那父母该做些什么呢?哪些是父母可以主动出击去做的呢?
首先,要给孩子树立“情绪”的概念。
请记得,一个事物如果孩子的世界中从未出现,那他便不会有任何概念,更不会好好地处置和使用它。
而“情绪”之在此其中,又属于非常特殊的一个类型——因为它不能客观呈现,只能去感受、体验,而不能分享。
如何建立“情绪”和“感受”的概念呢?
何为“建立概念”?就是能清晰辨别什么是它,还有它跟其他同类的感受。
情绪方面建立概念,就是让孩子能搞明白什么是伤心,什么是生气,什么是失望,等等。
具体如何做呢?
1,通过言语,在恰当的时候,让孩子知道那是什么情绪(同时让孩子知道你能体谅他的真实感受,建立亲近感和信任感)。
实际的做法比如,在跟孩子的交流中不要只停留在外在可见的现象上,而是联系上情绪和内心的内容。比如,与孩子一起看到另一个人哭了,可以适时地跟孩子开始开始谈话:“宝贝,看,那个小哥哥哭了”。孩子回复“是啊”。“看他多伤心啊,是吧”。或者类似的,比如看到别人生气摔东西了,避免只交流表面可见的“摔东西”,而是引申到“生气”这样的情绪层面或者内心层面。
2,引导孩子站在他人的立场,去体会和感受。
比如爸妈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跟孩子交流。如这样的对话:“宝贝,你刚才是因为##而生气了吗?”或者“宝贝,生气了?是因为刚才爸爸##了吗”。
这样的对话和交流多了,孩子便将为他人考虑、考虑他人的感受视作理所当然,体谅父母和他人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或者让孩子尝试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如“如果你是他,你会是什么感受呢”。
从关心和在意父母至亲的感受,到关心和在意他人的、陌生人的感受,这似乎一小步,但可能也是非常大的一步,爸妈朋友们切勿轻视哦。
本文来源: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