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宝宝爱和玩具聊天?是孩子的泛灵心理期到了,正确引导可神童赋能

2022-01-07 16:49:14孕产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时候的一些举动在大人看来有些奇怪,难以理解的异样举动难免引起家长的担忧。不知道家长是否发现,当孩子在玩过家家游戏时是不是经常会和玩具们有“交流”呢?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时候的一些举动在大人看来有些奇怪,难以理解的异样举动难免引起家长的担忧。不知道家长是否发现,当孩子在玩过家家游戏时是不是经常会和玩具们有“交流”呢?

在投入游戏中孩子会和玩具进行对话属于正常显现,但是当游戏结束之后,和玩具的对话依旧没有结束,这样的情况正常吗?

小彤妈妈此前就因为孩子的异样情况而担忧,孩子特别依恋家里的大玩具布偶,不光睡觉要抱着,没事的时候还会和熊布偶对话,给它讲故事。

在和布偶熊的相处中完全是当做活物来对待的,看到这一幕小彤妈妈难免担忧,于是找到心理医生咨询,得到的结果是“正常现象”,这其实是因为孩子进入泛灵心理期的缘故。

泛灵心理期——特殊的心理现象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过关于泛灵心理期的概念,泛灵心理期又叫做泛灵思维,指孩子在某阶段会出现特殊的交往表现,此时孩子会倾向给死物赋予“生命”,和它们聊天说话,比如和玩具的“互动”过程就是如此,另外一些孩子在踩草地的时候也会生出“这样会不会弄疼小草”的问题。

孩子在培养交往能力的初始阶段会尝试和任何物体进行交流,于是就有了孩子和玩具对话的情况发生,幼儿期对世界的认知和成人大不同,因为在他们眼中任何事物都拥有“可交流性”。奥地利的学术家波普尔曾提出“无认识主体的认识论”,即世界可以划分为现实世界,意识世界和思想世界,而幼儿的泛灵心理恰恰印证了意识世界的存在。

泛灵心理的好与坏

孩子和玩偶对话,一些家长担心孩子是因为太过孤单才做出这样的举动,久而久之会不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呢?在分析泛灵心理的影响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泛灵思维形成的原因。

在研究实验中关于泛灵思维和陪伴缺失的相关性并没有得到验证,实际上就算是从小生活在充满陪伴和幸福的孩子到了某个年龄阶段也会出现“泛灵表现”,泛灵思想的出现存在普遍性,这一表现只不过是顺意幼儿心理发育和交往需求的表现。

幼儿期的孩子思维活跃而没有过多成人意识中的条条框框,于是他们的思维更加富有想象力,“万物有灵”的认知和成长阶段中与外界进行交流的需求碰撞下,孩子们开始尝试和“物”进行交流,此时幼儿会给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赋予生命,甚至赋予和自己相似的意识属性以达到平等交流的目的。

泛灵思维的优势

1)增强识物能力:在这一阶段孩子会有和物进行交流的表现,此过程中可以促进孩子的感知力,在‘交流’中加深对物体的理解,探索到其更多的特性和功能。

2)增强“爱”的能力和秩序感:孩子在泛灵心理的作用下会对物展现出友善的一面,比如此前说到的担心小草会疼,其实这就是爱心培养的过程。此外当物品获得了“活力”和“意识”,孩子们也会有意识地将它们小心轻放,有秩序地摆放而不会随意乱扔。

3)丰富个人感情:在和物的交流中,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一个个过家家的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同伴,老师,家长等等,通过角色的转变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泛灵思维”的劣势

1)幻想和现实的混淆

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出现泛灵的情况其实也比较常见,但是家长还是不免会担心,过度的泛灵表现会不会让孩子对幻想和现实出现混淆呢?其实这样的情况还是极少会出现的。因为泛灵思维是孩子成长阶段性的产物,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认知能力提升,幻想中的世界会慢慢被现实提点,也就是泛灵思维减弱,在这过程中泛灵思维也会慢慢向现实过度。

2)利用泛灵思维推卸责任

有时候孩子做错事会干出一些让家长哭笑不得的举动,比如熊孩子不小心闯祸了,于是他会将责任“推卸”给玩具,也就是他们心中被赋予“泛灵”属性的物品,因为在孩子眼中泛灵物可以做到这些事,于是推卸变得合情合理。当然家长在气愤之余也要看到好的一面,只有“聪明”的孩子才会这样做。

总体而言泛灵思维不是坏事,在这阶段孩子可以提前学会交流,虽然此时交流还比较主观(一切的情景模拟都是从孩子的独立思维出发的),但是对孩子的表达能力能起到一定的锻炼。如果担心孩子的“泛灵行为”太过严重,其实只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了。

正确的引导,让“神童赋能”成为可能

一、正确引导,丰富孩子的精神领域

当幼儿处于泛灵时期,此时孩子对玩具更加敏感,一些趣味性强,有特征的玩具更能激起兴趣,因此家长在给孩子选择玩具的时候也要多点“心思”,让他们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去了解玩具背后的故事。

此前有一位妈妈就是在孩子处于泛灵期阶段给孩子准备了一套西游玩偶玩具,玩偶的形象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在泛灵思维下,每个玩偶都被赋予了生命,为了更好地和玩偶进行“交流”,孩子开始尝试了解玩偶背后的故事,于是孩子开始接触西游相关的神话故事和文学经典。以此为契机,8岁的时候孩子就能够口述大量的西游故事,对文学的爱好也要比同龄孩子强烈的多。可见合理利用泛灵期是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的。

二、适当干预培养优秀品德

全面的教育包含知识教育,行为教育和品德教育,而道德上的教育往往是最难以“见效”的,这就需要家长日常的引导和长期的观念灌输。而当孩子处于泛灵时期,这时候我们知道孩子处于天性“有爱”的阶段,因为泛灵思维而善待身边的事物,寄于此,家长可以给孩子灌输好的思想观念,让孩子培养积极的处世态度,善待他人,理解包容和尊重。人们都说塑造孩子的德行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而在孩子处于泛灵阶段的道德教育的影响则更加深远。

三、正向促进,让孩子自由发展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自主形成一定的特性和方向,这时候家长不应该刻意指定方向,比如家长认为是正确的就让孩子沿着这条路走,这样往往会扼杀孩子更多的可能性。孩子在泛灵时期会展现出不同的特质,这时候家长一方面需要留心观察,发现孩子身上展露的闪光点,在此基础上给孩子创造机会,埋下小小的种子未来也许就能茁壮成长。

六岁的琳琳已经能够画出一幅色彩鲜明的油画,除了兴趣之外,妈妈在孩子泛灵期的做法也帮助不小。当时琳琳妈发现孩子对色彩鲜明的事物特别有兴趣,于是琳琳妈妈尝试带孩子去看画展,领略绘画的美学,在确定孩子在这方面的兴趣之后,琳琳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热情极大,学习自然也就变得更加顺利了。

孩子的思想单纯,但是内心世界在想象力的作用下同样可以很丰富,泛灵期是孩子对世界进一步认识的阶段,这期间家长也要多多重视加以引导,培养孩子积极向善的品质。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