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以后是否聪明,从手上就能看出来,手部是体现智商高低的信号
本文由护芽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朋友李蕊今年刚生下女儿,现在已经半岁了。听身边人说,孩子小时候的发育情况暗示着以后长大后的大脑发育程度,李蕊也想看看自己的孩子发育得怎么样。
于是李蕊就带着宝宝去医院做了发育检测,其实检测也就是测试孩子抓、坐、爬等一系列简单的检查,检查结束后,医生告诉李蕊宝宝发育的很好,而且以后会是个聪明的孩子。
李蕊得知这个结果后,很高兴,但同时也有疑惑,怎么检测一下发育就能检查出宝宝将来是否聪明,这样的说法可靠吗?
其实,生活中,宝宝很多的发育情况都可以通过观察一些细小行为来判断是否发育正常,其中,宝宝的手部就是一个重要的观察对象。
手部有体现孩子智商高低的信号:朋友李蕊把自己的疑惑向医生询问,医生笑着不说话,反而拿起一支笔递给宝宝,而宝宝丝毫没有犹豫,很干脆地就把笔给接住了,而李蕊也瞬间明白了为什么医生会夸宝宝聪明了。
宝宝的手部动作就可以体现出自身的发育情况,在每个时期都会在手部体现出不同的信号。
第一阶段(刚出生时):抓的本能;
“抓”这个动作是每一个宝宝的身体本能,大部分宝宝从一出生就会用手抓东西。
而且,家长应该也都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当宝宝的手掌张开时,把自己的手指放上去,宝宝的手掌会本能地握住,其实这就是最直接地让孩子感受触感的办法。
第二阶段(三个月):抓的力道会更强;
三个月左右的宝宝一般都会翻身了,而手脚的触觉也会变得敏感起来,抓的力道也会越来越强。
这个阶段,家长要多给宝宝抓东西的机会,多多地刺激宝宝的神经发育,让孩子多抓一些不同的东西,感受不同的感觉。
这样也会让宝宝对抓这个动作产生兴趣,愿意更主动地去抓。
第三阶段(六个月):手部更加灵活;
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学会了爬行,活动范围开始不固定,而手上的动作也从最开始的简单抓握,变得更加地灵活,甚至可以轻松拿起某个东西。
这个时候的家长可以尝试让宝宝拿一些体积较大、较有重量的东西,适当地给宝宝增加训练的难度。
但同时也要注意,宝宝学会拿起东西后,会习惯性地往嘴里放,家长一定要看护好宝宝,多多注意宝宝的安全问题。
宝宝在六个月之前的时期时非常关键的,训练宝宝的手部动作,不仅能了解到宝宝早期的发育情况,还能提早锻炼宝宝的大脑。
宝宝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方法:(1)手指抚触;
小宝宝的手指活动相对较少,家长可以经常给宝宝放松小手,抓住宝宝的小手指捏一捏,按摩按摩,让小宝宝的手指不那么僵硬,能够更加轻松和灵活。
(2)抓取玩具;
玩具对于宝宝来说,吸引力是比较大的,家长可以准备一些适合宝宝抓握的玩具,颜色上丰富一些,最好是那种可以发出声响的。
让充满好奇心的宝宝自觉地去抓握,在抓握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3)认知手部;
宝宝对于事物都是从未知到感知的过程,一开始就是无意识地去抓握。其实可以锻炼宝宝有意识地抓取,就是让宝宝知道手是干什么的。
家长可以在宝宝的手部系一个铃铛,这样手一动铃铛就会响,宝宝就会感知到手部的动作,对手部有个初步的认知。
(4)手部活动;
除了玩具,宝宝翻书、撕纸也是锻炼手部的小方法,这种细节性的活动对锻炼宝宝手部动作帮助很大,家长都可以尝试让宝宝来做一做。
对于每一位家长来说,都是希望宝宝们能聪明伶俐,虽然宝宝的智商是由先天的基因影响的,但并不是百分之百受基因控制的,后天的锻炼、培养也是很重要的。
那么家长们就要平时多多观察孩子的日常状态,不要错过孩子每一个发育的机会。
孩子就像一株嫩芽,需要父母的呵护,也需要雷霆和雨露。我是护芽妈妈,伴您在育儿路上,给孩子和自己更多的可能。若您有什么烦恼,欢迎发来私信,望我能给您带去灵感和宽慰。
相关文章
- 孩子成绩差、智商低,“聪明是天生的”这句话是真的吗?
- 孩子的体重居然能够暴露智商?几斤最聪明
- 孩子的智商原来都是遗传妈妈,你家宝宝聪明吗?
- 孩子的智商由妈决定?哪种女性生出的宝宝最聪明?
- 孩子聪明的重要条件,决定宝宝智商的8个重要因素
- 孩子这些动作,体现了孩子的聪明,结果却经常挨父母责备
- 智商只能测出孩子1/3的智能,孩子聪不聪明,可以这样判断
- 专家说:孩子聪明的关键并不是智商,而是运用智商的能力
- 为什么感觉现在的小孩都那么聪明,比以前的孩子智商高多了?为什么呢?
- 为啥很多孩子不爱午睡?原因真相了,精力旺盛的背后是聪明的体现
- 从孩子出生体重看智商,几斤最聪明
- 到底是开口早的孩子聪明,还是说话晚的智商高呢?听听专家的解释
- 宝宝出生时候的体重,决定了孩子智商的高低
- 宝宝走路早晚代表着智商高低?你家孩子多大会走路的?
- 怎样判断孩子的智商高低?
- 怎样判断孩子的智商高低?
- 顺产的孩子要比剖腹产的孩子更聪明,智商高?听听医生怎么说
- 孩子“人来疯”?要警惕是“表演型人格”,聪明家长会这样引导
- 孩子“水为什么会流”,父母还回答“水是液体”,聪明家长这样做
- 孩子一不顺心就闹脾气!聪明的家长这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