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怎么把麦芽糖弄稀 买麦芽糖稀怎样做芝麻糖

2022-10-01 07:05:38孕产
怎么把麦芽糖弄稀,麦芽糖稀怎么做放点水(很少),然后将麦芽糖放入(水要热腾),来回搅拌(不间断),过一会儿,就成了麦芽糖稀了。 望采纳.O(∩_∩)O谢谢麦芽糖太稀了怎么做能成型“吹糖人”制作技术一、“吹糖人”的设备比较简单:一个带架子的长形木柜;放一个半圆形的小火炉;一只盛糖稀的马勺;燃料是木渣最

麦芽糖稀怎么做

放点水(很少),然后将麦芽糖放入(水要热腾),来回搅拌(不间断),过一会儿,就成了麦芽糖稀了。 望采纳.O(∩_∩)O谢谢

怎么把麦芽糖弄稀

麦芽糖太稀了怎么做能成型

“吹糖人”制作技术

  一、“吹糖人”的设备比较简单:一个带架子的长形木柜;放一个半圆形的小火炉;一只盛糖稀的马勺;燃料是木渣最好,可保持炉火不旺不灭,使糖稀处于不稀也不稠的状态,便于吹捏。(玉茭芯也可替代);竹棍若干(粘糖人用),插在柜子有孔的架板上。这些有限的东西,装在自行车、摩托车上都可,过去是一担挑。

  二、糖稀是“吹糖人”的物质基础,能买到熬好的糖稀最好,买不到自己可以制作。办法:大麦小米以10比2的比例相配(例100斤大麦配20斤小米)大麦湿水让其发芽,发芽后将其捣碎成浆,小米蒸熟与大麦浆搅拌在一起,装进有滤孔的罐内,加开水60斤让其发酵两小时,然后滤出汁,入锅熬制,火要小不可旺,随时不停搅拌,待其熬到最后色发黄,正好。熄火,收缸内备用。火旺发焦,便不可用。100斤大麦熬好可出50斤糖稀。一斤糖稀可吹30个糖人,按2元一个计算,可收60元,除去成本,可以赚50多元,利润还是可观的。

  三、“吹糖人”主要靠吹、捏技巧配合,通过挑、断、揉、盘、拉、包、捏、摔、吹等技术,在一分钟内吹制完成。至于成什么型,靠心灵手巧随机应变来塑造。手艺活熟可生巧,吹多了,自然会派生好多花样来。

  四、“吹糖人”糖稀的冷热稠稀是关键,冷了热了都吹不成,稠了稀了也不行,因此控制炉火要不旺不灭,稠了加点水,稀了让火稍旺一点就合适了。

  五、“吹糖人”的方法步骤:

  1.用搅棍取料,挑核桃大小糖稀,绕在棍头上,拉起快速绕几圈猛扯一下,断丝即可,像吃拔丝山药一样。

  2.放在左手中,去掉搅棍,揉成团。

  3.然后双手反复盘捏拉揉,让其黏合无缝。

  4.揉和成球状,用右手中指和小指捅个小洞。

  5.随即用右手像捏包子一样,收边回拢边沿。

  6.双手合拢搓包颈,随即拉长,放在嘴边。

  7.快速吸口冷气,“摔”断丝柄。不可咬,否则“丝孔”封闭吹不成。

  8.随后嘴通过丝柄中气孔,吹进空气,糖稀便膨胀起来。

  9.两手合作,按心中想的形象,捏塑人物、动物、瓜果,边吹边捏,快速成型。(也可用模具成型)

  10.待吹捏满意后贴附在竹棍上,若捏两样东西,必须两次完成,粘接在一起,以此类推。

怎么把麦芽糖弄稀

买麦芽糖稀怎样做芝麻糖

芝麻糖的配料及制作方法

原料:炒熟芝麻1.2斤,白砂糖1斤,麦芽糖3两,猪油2两。

制法:锅子一只,倒入白砂糖和麦芽糖,加少量水(平白砂糖高为宜),进行熬制,待锅内砂糖粒子烧化,水分基本蒸发,糖浆烧得较稠时,可用一根筷子挑起一点糖浆即放入盛有冷水的碗中,糖冷却后变硬,发脆可放入猪油,再加芝麻(如糖经冷水冷却后发粘,需继续进行熬制),待芝麻入锅后,锅子要离炉搅拌均匀,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盘内(盘内涂油以防粘)压平,趁热切成块或条,切制时注意白芝麻切成1厘米方,4厘米长的条子,黑芝麻则切成3厘米长,2厘米宽,半厘米厚的片。

如做黑麻糖时,可少量加些胡桃肉或熟花生米,这样不但颜色好看,而且吃口更佳,称齐切糖。

原料:炒熟芝麻1.2斤,白砂糖1斤,麦芽糖3两,猪油2两。

制法:锅子一只,倒入白砂糖和麦芽糖,加少量水(平白砂糖高为宜),进行熬制,待锅内砂糖粒子烧化,水分基本蒸发,糖浆烧得较稠时,可用一根筷子挑起一点糖浆即放入盛有冷水的碗中,糖冷却后变硬,发脆可放入猪油,再加芝麻(如糖经冷水冷却后发粘,需继续进行熬制),待芝麻入锅后,锅子要离炉搅拌均匀,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盘内(盘内涂油以防粘)压平,趁热切成块或条,切制时注意白芝麻切成1厘米方,4厘米长的条子,黑芝麻则切成3厘米长,2厘米宽,半厘米厚的片。

如做黑麻糖时,可少量加些胡桃肉或熟花生米,这样不但颜色好看,而且吃口更佳,称齐切糖。

怎么把麦芽糖弄稀

白色糖稀怎么熬制

准备材料:小麦200克,糯米 1000克
1. 将小麦浸泡一晚备用。




2.浸泡好的小麦放到漏斗里等待发芽。




3.一个星期后麦芽发好后连根拔起。




4.拔出的麦苗用清水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




5.将沥干水的麦芽放在砧板上剁碎待用。




6.将泡好的沥干水冷水放入锅里蒸30分钟。




7.蒸好的糯米放凉后与剁碎的麦苗搅拌均匀。




8.搅拌好后稍微压一下,中间留个孔发酵。




9.放入电烤盒里低温发酵。




10.发酵8个小时后已经出汁了。




11.将发酵后挤出来的汁倒入锅里开大火熬。




12.沸腾后改小火慢慢熬1小时30分钟。




13.摸锅底还有一点温倒入玻璃瓶里。




14.用筷子搅出些麦芽糖稀,在筷子上不停的绞与反复的拉,麦芽糖稀就被拉的很白。




15.这样白色的糖稀就做好了。

炸麻糖的糖稀怎么做

原材料和制法
麦芽

1、选料:选择干燥、纯净、无杂质的小麦(或大麦)、玉米(或糯米)、以及无霉烂变质的红薯作原料。小麦与其他原料的配比为1:10,即1千克小麦(或大麦),配以10千克玉米(或糯米)以及红薯等。玉米需粉碎成小米大小,红薯需粉碎成豆渣状,但不能粉碎成粉状。

2、育芽:将小麦麦粒或大麦麦粒洗净,放入木桶或瓦缸内,加水浸泡。浸泡的水,夏天用冷却水,冬天用温水。将麦粒浸泡24小时后捞出,放入箩筐内,每天用温水淋芽两三次,水温不要超过30℃。经过3天—4天后,待麦粒长出二叶包心时,将其切成碎段,且越碎越好。

3、蒸煮:将玉米碎粒或糯米洗净,在水中浸泡4小时—6小时,待吸水膨胀后,捞起沥干,置于大饭锅或蒸笼内,以100℃蒸至玉米碎粒或糯米无硬心时,取出铺摊于竹席上,晾凉至40℃—50℃。
4、发酵:将晾凉的玉米碎粒或糯米,拌入已切碎的小麦芽或大麦芽,发酵5小时—6小时,再装入布袋内,扎牢袋口。
饴糖

5、压榨:将布袋置于压榨机或土制榨汁机上,榨出汁液,即为麦芽糖。

6、浓缩:炸出的汁液经过加热熬煮,便可浓缩成一定的浓度,当水分小于18%的时候可在阴凉干燥处保存1年以上。水分小于15%可以在阴凉干燥处保存若干时间。

由于麦芽做法周期较长、工序较多,所以很多家庭都不做了,好怀念以前的麦芽糖稀啊。

甜菜

把甜菜洗净切成丝,放在锅里加清水煮,水要足够。把里面的糖分都煮

出来后,再用纱布把甜菜丝里面的糖分挤出来。这样,就得到了

一锅糖水,就是糖稀的原汁。再用慢火熬制,(用小火别糊喽),一直熬到合适的粘稠度。等锅里的糖水变得粘稠,完全去除水分以后,就是糖稀了。深黄色(有点范红)的糖稀很甜,还有一种清香味儿,象蜂蜜一样。在东北普遍用这种制法。
做法:
红糖

糖稀必须用红糖~

做法:1、一袋红糖,

2、把锅坐在火上~

3、把红糖放进锅里

4、用铲子不停搅直到糖化成稀的~

5、关火~

白糖

白糖600g 清水2000g 醋 少许 清水煮沸加入白糖,立刻转小火,熬至糖化加入醋转为慢火搅拌熬至糖水有胶性即可。

红薯

准备红薯和水。红薯洗净,不去皮,平整的码在锅里,留一个空在锅的中间,可以放一个碗(不放也可以)。放水煮,水大概在红薯三分之一部分就可以了。开火20分钟,出锅。

不放碗就是这点好,可以清楚的看到糖稀的形成。注意火候,看不要糊了。

怎样制作糖稀

糖稀的作法简介如下:用水调开白糖,糖水比例大致为1:1.2,小火至水开,然后一直小火熬至暗红色(色要比红糖稍微低一点)。然后出锅,就好了!时间长了,想不起具体的比例了!你自己看着调一下。祝做的成功!

小时候吃的糖稀怎么做的啊?麦芽糖是什么?

白糖600g
清水2000g
白醋 少许

清水煮沸
加入白糖,立刻转小火,熬至糖化
加入白醋
转为慢火
搅拌
熬至糖水有胶性即可。
麦芽糖是双糖,与蔗糖不同的是蔗糖由果糖与葡萄糖组成的双糖,而麦芽糖则是两个葡萄糖分子组成的双糖,它常是由糊状淀粉与麦芽(含淀粉酶)作用而制得,粗品为饴糖,提纯得麦芽糖。
糖精是邻磺酰苯酰亚胺。

怎样做烧饼糖稀

食品烧饼里的糖稀制作方法如下:1. 选料:选择干燥、纯净、无杂质的小麦(或大麦)、玉米(或糯米)、以及无霉烂变质的红薯作原料。小麦与其他原料的配比为1:10,即1千克小麦(或大麦),配以10千克玉米(或糯米)以及红薯等。玉米需粉碎成小米大小,红薯需粉碎成豆渣状,但不能粉碎成粉状。2. 育芽:将小麦麦粒或大麦麦粒洗净,放入木桶或瓦缸内,加水浸泡。浸泡的水,夏天用冷却水,冬天用温水。将麦粒浸泡24小时后捞出,放入箩筐内,每天用温水淋芽两三次,水温不要超过30℃。经过3天—4天后,待麦粒长出二叶包心时,将其切成碎段,且越碎越好。3. 蒸煮:将玉米碎粒或糯米洗净,在水中浸泡4小时—6小时,待吸水膨胀后,捞起沥干,置于大饭锅或蒸笼内,以100℃蒸至玉米碎粒或糯米无硬心时,取出铺摊于竹席上,晾凉至40℃—50℃。4. 发酵:将晾凉的玉米碎粒或糯米,拌入已切碎的小麦芽或大麦芽,发酵5小时—6小时,再装入布袋内,扎牢袋口。 5. 压榨:将布袋置于压榨机或土制榨汁机上,榨出汁液,即为麦芽糖。6. 浓缩:炸出的汁液经过加热熬煮,便可浓缩成一定的浓度,当水分小于18%的时候可在阴凉干燥处保存1年以上。水分小于15%可以在阴凉干燥处保存若干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