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宝宝笑口常开,有的则喜怒无常?与这个原因息息相关
从呱呱坠地到背上小书包步入学校,这段不算太久又似乎很漫长的7年时间,对于宝宝的成长来讲,弥足珍贵。
除了宝宝是否符合生理标准,身高几许、体重几何,是否达标之外,还有宝宝的心理营养,也会在这个阶段凸显。
只有满足了宝宝的心理营养需求,他才会健康成长;如果没有得到心理营养的满足,也许孩子会终其一生,寻寻觅觅,直到能够寻满到缺失的心理营养为止。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常常笑口常开、很好陪伴;而有的孩子动辄发怒、生病,难以琢磨的原因。
在刚刚出生到满百天的时间里,宝宝需要的第一个重要且无可替代的心理营养是:无条件的接纳。
宝宝不会讲话,但需求丝毫都不少,吃喝拉撒睡,样样都需要爸爸妈妈的照顾和立即马上的满足。不管父母做的如何,他唯一的表达方式就是:嚎啕大哭。
对于多数的妈妈而言,无条件的接纳宝宝并不难,往往她们是满怀喜悦与爱。
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东西。有了本体胺的分泌,妈妈会为愿意为孩子提供一切。从身体上,提供乳汁;从心理上,无条件地爱孩子。
在妈妈的眼里,自己怀里的这个小不点儿是最完美的。并且不管孩子有什么需要,都会得到满足,妈妈心里最大的满足也是这个孩子,没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如果3个月内,妈妈由于某种原因情绪受到转变(比如抑郁),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那么宝宝的爸爸就要立即承担起看护宝宝,照顾宝宝,保护妻子的责任来。
从宝宝4月龄开始,他会进入到另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开始尝试分离和独立。而这个过程中,孩子身心得到的安全感最为重要。
安全感,源自于宝宝和父母关系的稳定性。宝宝无条件的爱着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父母也无条件的爱着自己。
这种安全感吸收得越多,宝宝越能够自然而然的走过这段分离期,幸福独立。
这是孩子心理上的一个自然的过程,他会一直不断地试验。而测试的过程就是宝宝会尝试不断地离开,回来,离开,回来……也就是很多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常常会不自觉的寻找自己的父母,和父母有目光的对视,或者忽然跑到父母的怀里寻求抱抱之后,再继续快乐的玩耍;但如果没有找到父母,孩子就会异常惊恐、哭泣、不再继续自己的游戏。
只要父母为其提供足够的心理安全感,他才会不断的尝试独立和成长。
如果孩子在这段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母经常吵架打架,关系不和谐,家庭不幸福,且都没有认真的来照顾孩子、满足孩子的需求。那么这个孩子会在以后的岁月里,盲目且辛苦又自卑的去寻找另外找一个人替代这种心理满足。
这个人可能会是他的老师、同学甚至是给予他一定帮助的陌生人;早恋、混乱的两性关系、糟糕的婚姻,发生的几率都会高一些。
宝宝2-3岁的时候,是父母第一个较为头痛的时期:可怕的2岁心理!
这个时候的孩子正处在又想独立,又需要和父母融为一体的阶段。其中,他们对妈妈的需求特别大。
宝宝似乎随时都会围绕着妈妈,需要妈妈给予配合;但是当妈妈真的想要去帮助他,他又不同意或者直接提出各种反对。这个时候,宝宝最常讲的两个字就是:不要。
这些,都是因为这个孩子正在挣扎着尝试学习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父母常常喜欢为孩子做自己认为是最好的事情。会在孩子玩耍游戏的时候,直接指挥孩子要做什么,不做什么;而实际上,这个时候最好的方式是,父母坐在一边,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这是他不断试验成长的过程。
当孩子跑回来,要妈妈抱抱的时候,就紧紧的抱起来;孩子有安全感了,他就会要求继续去玩耍,那么就让他去玩,不打扰。当他邀请父母陪他玩的时候,就陪着他一起玩。只要这样顺其自然地做,孩子就能很好地走过这个时期。真正从身理上心理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最为失败的做法是:父母心情很好时,就把孩子抱起来,或者一起玩;当父母很忙或者心情糟糕的时候,就会拒绝孩子抱抱的需求。这样的双标,小小的孩子心里会乱。
除此之外,父母能够提供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不是物质,而是父母间良好的相互关系。父母关系好,他自然很开心,因为孩子的世界就是他的父母。如果父母常吵架,常相互指责,孩子就会害怕,整个人充满恐惧和担心,惴惴不安。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能够非常清楚的区分“我”和“别人”是不同的。因此,他最为需要的是:对“我”的肯定和认可。
当爸爸妈妈愿意去欣赏孩子,并不吝啬的常常用语言和行动表达表现出来,孩子就会充满真正的自信,源于内心的自信!他知道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因为他会认为,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很好,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很可爱。
当孩子有这样一种自我的信心后,他就会有一个新的我,并且会明白: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能够有信心去面对他的人生,去面对他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难题。
另外,这个阶段,源自爸爸的赞美效果要强于妈妈一些。不妨请爸爸多带带孩子,多赞美孩子吧!
当爸爸对自己的女儿做出肯定的时候,她会觉得她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子,做为一个女性她也是很好的。而爸爸对自己的儿子做出相应的赞美时,效果是同样的。因为在性别的认同上,父亲的作用往往比母亲更强烈、强大一些。
请爸爸们认真的对自己的宝贝说一声: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这句话,孩子会记得一生,并且开心一辈子。
6-7岁的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和模范的力量。
这个时期,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用榜样的力量来帮助他:当遇到问题时,要怎么办?如果心情不好,要怎么办?当自己与别人的意见不同,要怎么办?同时教给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孩子需要跟着自己的偶像目标不断地学习、完善自己。
另外,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健康,就是要支持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孩子在做事中培养兴趣,并从成功中体验自己的力量、能力,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从而对未来充满希望,会使人努力奋斗,不甘失败。
让孩子充满希望,关键是环境的潜移默化。父母要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抱乐观的态度,给孩子的个性发展以良好的影响。
如果孩子在七岁之前的心理营养得到了足够的满足,他自然就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去学习新的东西,感受生命中的美好与力量。
在孩子7岁之前的过程中,虽然爸爸很重要,但是妈妈的力量整体要大于爸爸。因为孩子的分离主要是跟妈妈的分离。但是没有安全感的妈妈会常处于焦虑,患得患失,情绪失控,不能让孩子心安。
妈妈没有安全感,那么孩子就不会有安全感和成长的勇气。所以妈妈一定要保持心平气和。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妈妈是愿意学习,情绪稳定,能够跟随孩子的成长而成长。如果妈妈自己有情绪的话,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面对孩子,而不能把自己的情绪给到孩子或影响孩子。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孕妈妈容易变得喜怒无常
- 备孕效果差强人意?原因与男性息息相关!
- 孕妇喜怒无常会影响胎儿发育
- 孕妇喜怒无常影响胎儿发育
- 小心!喜怒无常的亲子对话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 想科学育儿?这几个数字和宝宝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
- 你真的懂得带孩子吗?孩子成就和你带孩子方式息息相关
- 孕期除了营养之外,这3种情况也和胎儿的健康息息相关
- 孩子身高与心情息息相关?其实不仅心情,睡眠也是一大要素
- 孩子逻辑思维的“被动成长”,与父母一举一动息息相关,值得重视
- 是否玩乐真的毫无用处?玩乐是否与孩子的成长教育息息相关呢
- 男性也要备孕?八大备孕注意事项与男性息息相关!
- 男性也要备孕?八大备孕注意事项与男性息息相关!
- 宝宝不爱睡的病态原因(图)
- 宝宝不肯吃母乳或可这六种原因导致
- 宝宝吐奶常见原因出现吐奶家长怎么做
- 宝宝左撇子原因在妈妈
- 宝宝无力的原因
- 宝宝晚上睡觉磨牙是什么原因
- 宝宝睡觉磨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