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玩乐真的毫无用处?玩乐是否与孩子的成长教育息息相关呢
贪玩的孩子最后都怎样了,这是我听到最好的回答!
是否玩乐真的毫无用处?
我们未曾发现:那个很爱说话的孩子其实在玩乐中,是个故事大王每个情节都讲得生动无比。
那个好动的孩子其实在玩乐中,是个超认真的建筑师每一块积木的摆放都经过他用心的测量。
那个享受独自玩耍的孩子,其实在玩乐中,是个充满创造力的发明家,每一个细小的改造都有他背后的精妙点子。
教育家丰子恺说:
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
父母纠结,玩到底有什么用的时候,或许孩子们早就有了答案。看起来毫无用处的玩耍,其实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养料。
前段时间,一位将三个孩子送入斯坦福的妈妈的访谈火了。
身为教育学博士的陈美玲,将自己对儿子教育中的一些“秘诀”分享了出来,其中一条我的感受很深。
她说:做功课也是玩,玩也是学习。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玩我让他们分不开。给他们很多兴趣去找答案,他们看得到,感受得到的话学得很快,学习也不是辛苦的。
相比很多妈妈对孩子沉迷玩耍的担心,陈美玲反而会通过玩耍来引导孩子。
比如说,下雨了,她会和孩子们一起走到户外,在小河上放叶子,看谁的叶子跑得快。之后自然而然地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会下雨呢?”等等各种问题。
在这样轻松的气氛中,孩子感到学习知识是件无比愉快的事,并且这种正向的体验将伴随他们一生。
囊括多项国外设计大奖的孙李,做了父亲后鼓励孩子玩,但也会担心孩子只会玩的话,未来要如何?
有一次他在观察女儿画画的过程中突发奇想,将女儿从小爱吃的巧克力与画画的蜡笔结合,用不同口味搭配食物原料,配上用糯米制成的纸张。名为《Chocolate it draw》(巧克力在画画)的作品应运而生,小朋们在画完之后,可以很开心地吃下去。
也因此他渐渐发现玩跟学习的关系有点像情侣的感觉,它是一个默契,就像情侣一样,如果有火花,孩子可以在玩中学习到,在学习中也可以玩到,是一个比较融合的状况。
玩是人的天性,是本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应该建立在尊重他们天性的基础上。
尊重天性,聪明的父母懂得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任孩子在玩乐的世界里尽情发展,自由翱翔,帮他们发现属于自己的色彩。
你能相信这个33岁的男人用玩具赢得了世界瞩目吗?连克林顿、C罗都被他的作品征服。
作为大神级的乐高认证拼砌大师,33岁那年Nathan放弃了自己在律所的百万年薪,成为一位全职乐高艺术家,开始靠着强大的创造力“养家糊口”,开展览、做签售……
将兴趣变为职业,这是多少人的梦想,他做到了。
Nathan 10岁的时候,他向父母申请一条狗“惨遭拒绝”,于是他大开脑洞,用乐高积木拼搭出一只真人大小的狗,从此埋下了一颗艺术的种子。
这颗种子,在他毅然离开律所后生根发芽,不管是“向全世界敞开心扉”的《黄色》还是坐在总统旁的红色积木人像,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玩乐态度铸就了他的每一款经典乐高艺术品。
“如果没有从孩童时代中的玩乐获得想象力,现在的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这就是他分享自己的“成功秘诀”。
那么玩乐是否与孩子的成长教育息息相关呢?
2018年,乐高集团在全球9个国家采访了12972位受访人,研究表明:高质量的玩乐,对于孩子培养新技能,启发创意和想象力,享受家庭欢乐时光至关重要。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儿时玩乐的时光,如同闪闪的星辰,将照亮孩子的整个人生。
对待孩子,我们总是煞费苦心又小心翼翼,既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散发光芒,又希望孩子成长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要浪费,希望他学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
然而,正直的品格,健康的心智,还有面对各种问题的坚韧不拔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是父母们心底里对孩子的更大期待。
其实或许换个角度,重新认识“玩”的含义,就会发现它会给教育带来很多惊喜,会帮助父母挖掘到自己孩子的潜能和天赋。
那些我们自以为“只知道玩”的孩子,正在玩耍中以你想像不到的方式茁壮成长。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即应把成人当作成人,把孩子当作孩子。
玩,大有用处。它起于孩子不止于孩子。玩,恰恰就在不经意间带父母找到了答案。
今天的孩子不止活在爸妈的视线里,还活在各种班级群和补习班群里,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被比较。
爸爸妈妈们最焦虑的不是别人家的孩子太过优秀,而是因为那种优秀会让自己容易滋生出“自己以及自家孩子只顾贪玩不够努力”的小心思。
其实,一流的家长最终拼的是心态。真正成熟的父母,不是撒手不管的静待花开,而是敏锐地捕捉到孩子的兴趣点,想尽办法让孩子在兴趣中找到满足感,调动他们的内在驱动力,将兴趣变为生命的一部分。
最后,希望:只要你内心有爱,默默耕耘,花开花谢自然有它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