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奶奶带娃,就怕有想法的奶奶带娃,四步舞,给娃整得明明白白
有的家庭为了生活,不得不让老人带孩子,而老人带孩子也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一个常态。
在老人的意识里,不管什么时候,孩子的衣服都要穿得多多的,而且孩子要自由发展,想玩啥就玩啥,不应该限制,所以就导致父母回家看见自家孩子时,完全认不出来,所以也有人开玩笑说到:“父母带娃和奶奶带娃仿佛带的不是一个娃”,也是非常搞笑了。
虽说老一辈带娃没话说,但是隔辈宠的却也不少,带娃带不好的老人有,带娃带得好的老人也有,而在微博上一个奶奶带孙子就开始在网上火了起来,为什么呢?
因为奶奶在带孩子的时候居然开始教孩子跳广场舞,而从视频中还可以看到,孩子的舞步跳的还是像模像样的。视频只有短短的15秒,在视频中只有孩子的一个背影,只见地上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写着:2、1、3、4,一开始网友们看见这个数字还会觉得很疑惑,不明白为啥要在地上放几个数字。
而就在网友还没想明白的时候,只见孩子开始动了起来,孩子的脚按照1、2、3、4的顺序依次走动起来,孩子就这样按照顺序走动了两遍,从姿态来看,孩子的身上已经可以看出一些舞姿了,到了第三遍的时候,孩子的速度开始加快起来,跟着音乐一起,让人定睛一看,嘿,还真有一个跳舞的样子,肩膀也抖得像模像样地,不得不说,奶奶也是一个会跳舞的人。
看着孩子的小舞姿,网友们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开始发表了自己的讨论。
网友A:不怕奶奶带孩子,就怕奶奶有想法啊,就这孩子也带得太好了!
网友B:哇!!这个小肩膀也抖得太好了吧
网友C:这小舞步走得明明白白,孩子的舞姿也整得明明白白!
1.通力合作,科学育儿虽说隔辈带娃让很多的家长都不放心,但事实上,只要两者只见配合好了,带好孩子,将孩子教育好完全不成问题,那么在带孩子的过程当中老人和家长应该要怎样配合呢?
家长要记住的是:要想带好娃,两者之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要两者心齐了,那么孩子自然就会教育好,本来带孩子就是为了孩子好,所以家长其实可以不必为了这个争吵,而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家长可以联合起来,科学育儿。
如果家里的老一辈有文化基础,或者是从事教育工作,那么家长可以和老一辈沟通,然后共同用现代的教育来教育孩子,比如说:给孩子制定一些规矩,让孩子科学的是用自己的时间,如果孩子想看电视,那么家长就可以让孩子先做完作业然后看电视,而这个时候老一辈的就不要过于宠溺孩子,插手这件事,只要两者共同努力,那么教好孩子指日可待。
2.感恩父母“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意思说羊在喝自己母亲奶的时候会跪着喝,而乌鸦则会在母亲老了以后养育它,从这一点我们就要知道,人要时常怀有感恩之心。
因为本来老一辈在养育完自己的孩子以后就已经是完成了任务,而这时候还帮忙养育自己的子孙辈,这其实是可以推掉的责任,但是他们没有,说到底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轻松一点。
所以这时候家长和长辈相处时要怀有感恩之情,比如说:给他们说一句谢谢,出去玩的时候带一点小礼物,可能微不足道,但是绝对可以拉进两者之间的关系,家长可要记住了。
总得来说,老一辈和家长带孩子都是为了孩子好,只要孩子好起来,其实两者也就没有什么难过的点,所以两者要好好相处,家长们都记住了吗?#0-6岁孩子育儿经##清风计划#
相关文章
- 明明白白做B超
- 明明白白做超声(21):胎儿发育生物物理学监测1-监测基础
- 明明白白做超声(二十):胎儿发育超声评估1—孕龄与早期测量
- 孕期,明明白白地做超声检查
- 奶奶也是凭实力带娃,4岁孙子生石灰入眼,奶奶沉稳处理保住眼睛
- 奶奶和姥姥带娃的区别,虽然讽刺但很现实,别跟我讲你家不是如此
- 奶奶和姥姥带娃的差别,虽然讽刺但很现实,别讲你家不是
- 奶奶带娃4年,5岁孩子却喜欢外婆,外婆的这一招太阴
- 奶奶带娃和姥姥带娃的不同,虽然讽刺但却很现实,别说你家不是
- 明明知道带孩子骑电动车不安全,为什么有些人还是选择骑车带娃?难道是因为省钱?
- 明明知道带孩子骑电动车不安全,为什么有些人还是选择骑车带娃?难道是因为省钱?
- “再闲也别给儿媳带娃!”2位奶奶吐露心声,有人养不如单独住
- “姥姥成为带娃主力”是个伪命题:背后千万个奶奶无声饮泣
- “放大招奶奶”带娃走红,看到奶奶亮出杀手锏,娃瞬间怂了
- “留守儿童”问题多多,奶奶好心帮忙带娃,孩子6岁却不识爸妈
- “皮得很奶奶”戏精式带娃火了,娃懵了:你个糟老婆子坏得很
- “耍拐杖奶奶”带娃火了,萌娃跟随奶奶拄拐杖走路的样子萌化了
- 产后独自带娃的经历,让我明白每个人最终的归宿是自己。
- 冬天带娃的两大要点,奶奶可以不知道,宝妈必须掌握
- 妈妈和奶奶的带娃PK,奶奶虽然赢了,却永远取代不了妈妈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