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瑞典“零体罚”教育,教出大量熊孩子,孩子真的不能打吗?

2021-12-15 13:00:41孕产
每年的4月30日,被称为“国际不打小孩日”。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禁止体罚学生,目的就是倡导倡导科学教育孩子的理念。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但在实施零体罚教育的瑞典。却教出大量熊孩子,所以对于体罚孩子,打孩子真的是众说纷纭。

u003Cp>u003Cspan>每年的4月30日,被称为“国际不打小孩日”。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禁止体罚学生,目的就是倡导倡导科学教育孩子的理念。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u003C/span>u003C/p>u003Ch1>但在实施零体罚教育的瑞典。却教出大量熊孩子,所以对于体罚孩子,打孩子真的是众说纷纭。对于一直秉承“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我们,也都在思考到底该不该打?u003C/h1>u003Ch1>u003C/h1>u003Cp>在我看来一味采用温和方式教育孩子未必都好,关于体罚,要分情况,要分方式。u003C/p>u003Cp>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孩子?屡次犯错的事情,为了让孩子记住,可以。比如小孩子在最初摸索阶段,不知道插座的危险性,屡次触碰,即使家长告诉孩子,危险,不能碰,但是孩子记不住。那么就可以告诉孩子,下次再有,摸一次打一次。当然要轻打。目的就是让孩子记住,不能碰,要不然要打手心。u003C/p>u003Cp>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有的孩子在学校欺负孩子,有的在课堂上不尊敬老师,辱骂老师的,不尊敬老人等问题的。u003C/p>u003Cp>这些底线问题,在家长知道后,可以在严厉批评的基础上,进行体罚。比如打手心,或者是罚站等。u003C/p>u003Cp>u003Cimg src=###u003Cp>我是一位美国正面管教家长和学校讲师,在正面管教当中,是不提倡打骂孩子的。正面管教是一种不打不骂也能够把孩子教育好的教育理念。在我学正面管教之前,我也觉得很奇怪,不打不骂也能够把孩子教育好?不会教出熊孩子出来吧?但是,在自己学了以后才知道。管教和惩罚并不是一回事。u003C/p>u003Cp>u003Cspan>正面管教的创始人是美国教育学博士尼尔森女士,以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和德雷克斯两位心理学家的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把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起来,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行为和心理,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br />u003C/p>u003Cp>u003Cimg src=###u003Cp>u003Cblockquote>u003Cp>教育没有十全十美,人性永远难以捉摸。u003C/p>u003C/blockquote>u003Ch1>物极必反,过犹不及u003C/h1>u003Cp>这件事情让我想到了现在社会上很多反对体罚学生的声音,这些声音很多都是来自于教育之外的人,他们其实对教育根本不了解,这是单纯的凭借表象去判断是否应该提法,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u003C/p>u003Cp>如果按照我们社会发展的规律,一个人犯了错误或者是一个人犯罪,必须要受到法律强制性的惩罚,犯了严重的错误也必须要受到校规校纪的严厉惩罚,这是对一个人的警醒,更是对一个人的行为的制止。u003C/p>u003Cp>单纯的片面的强调人性需要关怀,强调孩子需要说教或者是班上示范,这都不足以震慑孩子们内心当中的恶。u003C/p>u003Cimg src=###u003Cp>静下心来,总结一下打孩子的好处,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条:u003C/p>u003Cp>1、我们说,能动手的尽量不要叽歪,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娃,讲道理有用的话,我们早就过好这一生了。u003C/p>u003Cp>2、语言对身心上的伤害远大于肉体,大声吼骂不如爽快的打一顿立竿见影。u003C/p>u003Cp>3、偶尔被打一打的孩子,反应能力快,知道被打要躲避和跑,不是傻乎乎的光站那儿哭,以后进入校园,打的过打,打打过跑。要想打别人先学会挨打。u003C/p>u003Cp>4、肉体上的承受,让Ta从小知道犯错是要惩罚的,否得长大了犯下连打都没用的错误,一个从没被打过的孩子,从概率上讲,以后有可能被外人打一下,可能出现两种极端:承受不了或享受被虐(比如建宁公主型的。u003C/p>u003Cp>5、………u003C/p>u003Cp>至于怎么打,那绝对是一门学门了,这也是极少看到或听到有专家说“孩子要打…”,是怕冠上暴力的骂名,被动物保护组织投诉,被世界妇女组织批评,而且怎么打,打哪里,打的度,不是一二万字能说清楚的,所以只能说些“正确的废话”,没有任何风险!u003C/p>###u003Cp>有人将惩罚和体罚划等号,明显是错误的。孩子犯错了,惩罚是必须的,这是孩子养成遵守规则和承担责任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手段。指正错误、训斥、留堂、家长到校甚至适当的罚站、戒尺等体罚手段也是必须的。在这点可以参考美国,对学生的惩罚形成文字性的标准文件,特别是体罚,要求记录在案,并允许学生及家长申诉。关键就是要有章可循。u003C/p>###u003Cp>这问题莫名其妙。瑞典何时有了“大量”熊孩子?u003C/p>u003Cp>其实瑞典传统是北欧海盗之国,后来也是军事立国,国民素质在欧美国家里向来不算高。那时别说熊孩子熊大人一样比比皆是。u003C/p>u003Cp>真正禁绝体罚教育是二战后的事情了。时间不长,但今天谁好意思说瑞典国民素质低下?所以能如此禁绝体罚传统至少是必要条件之一。u003C/p>###u003Cp>这是西方人的逻辑和说法,谁爱学就学,谁爱听就听!除了极少数神经病,我们中国人该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该罚的就罚,该奖的就奖,该疼的时候就疼!西方人的一套不是万能的!u003C/p>###u003Cp>中国人喜欢讲“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人诟病说这是独裁式的教育,这其实是断章取义的认识。能不能出孝子,关联在于拿棍棒的人,而不是棍棒,棍棒只是工具。对于一个没有明确是非观的人来说,有没有棍棒都教不出孝子,而对于一个认知能力很强的人来说,打与不打都有其尺度,目的不是为了泄愤,而是为了教育。u003C/p>###u003Cp>打和说都是必须的,要是单说孩子久了孩子根本不怕你也不会听你的。打只是教育手段,最新目的是教育孩子明辨是非,而不是往死里打,让孩子身心受重创,那不是教育孩子而是虐待孩子,这个度需要家长自己把握。如果一定要有个选择我情愿孩子畏惧我愿意听进一些道理,而不是天不怕地不怕最后悔恨终生[酷拽][酷拽]u003C/p>###u003Cp>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不良行为,不论大人小孩都应教育纠正。特别是小孩,小时不纠,TA连正确的认识都没有,将来便会“体罚社会”。西方这种“零体罚”是假文明,与中国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比,是落后的,根本不值得学习。u003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