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可以不用这么懂事”丨你所谓的家教,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昨天往家里打电话的时候,老妈说“你知道吗,今天小宝可乖了”
原来,昨天放学的时候,孩子一回到家就趴在地上玩了起来,结果把整条裤子弄得脏兮兮的,老妈一生气,就跟小宝说:你要是再不听话就不管你了。然后拿着条裤子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换。
也许是很少看到奶奶生气的样子,小宝自己乖乖的跑去换了裤子,然后跑到奶奶跟前,小声地问他奶奶:奶奶,你看,我换好了,这样你是不是就不生气了!
老妈是把这个当作一个骄傲的事情跟我讲的,她认为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标志,小小年纪就这么体贴。可是听完,我心里却是一酸,因为我感觉了孩子内心的那种委屈。
“你要懂事,你要听话”这大概是身为一个孩子,最经常从父母的嘴里听到的一句话了。
在我们大部分人看来,要求一个孩子懂事,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你的孩子其实还分辨不清谦让和委屈,宽容和自责。
当你跟他说你要懂事,你要听话的时候,他会担心,担心要是自己不懂事,不听话,是不是爸爸妈妈就不爱我了,然后他们开始学会看大人的脸色,小小年纪就失去了这个年龄该有的放肆和任性。
从心理学角度看,过分懂事的本质是"压抑、隐藏自己的真实需求,迎合他人"。太过懂事的孩子会变得克制,然后慢慢失去主见,最后失去自我,这是我们身为父母最不愿看到的。
你要的懂事、省心,其实只是你不曾用心有一次去一个朋友家里坐,朋友的孩子抱着玩具跑过来拉着他爸爸,非要让爸爸跟他一起玩。
我朋友被缠得没耐心了,吼了孩子一句: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没看到爸爸有客人吗,自己玩去。
看到朋友的孩子满脸委屈地跑到一边去玩,我也感觉自己坐不下去了,匆匆聊了几句就告辞离开了。
如果说我朋友是因为有我这么个客人在而要求孩子懂事情有可原的话,那么,你看看现在有多少的家长,让孩子省心、懂事,其实只是为了让自己能够专心的刷刷手机玩玩游戏?
其实,孩子最大的自信源泉来自于父母的肯定、鼓励以及支持。你一味的要求孩子懂事,也许是为了在别人的一句夸赞“哇,你家的孩子真懂事”、“你们的家教真好”或者是为了让自己更省心,让自己工作后回到家不那么累,可你却没有真正的为了你孩子。
据大数据统计,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后的心理问题越多,尤其患抑郁症的概率也越大。因为越懂事的孩子,越难以在父母的身上获得足够多的鼓励。
“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成熟懂事诚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过早的懂事反而会束缚了孩子的天性。
一直很喜欢的王菲的《童》里面的一句话: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
我想这大概是父母对孩子的“懂事”教育最好的注解了:你不能学坏,就是一些原则性的线你不能去碰,比如违法的事;你可以不太乖,就是你可以偶尔的任性,放肆,自由地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
为人父母,我们总是喜欢给孩子规划好他们未来的路,可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真正喜欢的东西。在孩子的成长中,就应该有他们每个年龄都应该有的放肆、任性和乐趣。
真正科学的"懂事"教养,不是让孩子去讨好,去压抑自己,而是应该引导他们在保留本真和自我的同时又能理解他人的想法,从而在实现自我和利他的完美结合。
相关文章
- 不用再为工作忙而冷落孩子了,忙爸爸也能做好爸爸的方法
- 不用再纠结了!看看美国家庭如何鼓励孩子做家务
- 不用宣导你的正确,这样下去你或许赢了但孩子却毁了
- 不用画笔的创意小绘画:在家就能教孩子
- 孩子5岁前有这些表现 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以后会不孝顺
- 孩子“肌张力高”,会不会是“脑瘫”?儿康专家教你如何正确认识
- 孩子“顶嘴”是不懂事?家长的“掌控感”让孩子很委屈,别再错了
- 孩子“顶嘴”是不懂事?家长的“掌控感”让孩子很委屈,别再错了
- 孩子不懂事不分年龄大小,上了大学也不懂事?家长到底是谁的锅?
- 孩子不懂事,有时候总是忍不住凶她,过后又很后悔,怎么办?
- 孩子为什么更粘妈妈?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你做错了这几件事
- 孩子乖巧懂事父母引以为傲?父母要谨防“不安全依恋”
- 孩子以后能长多高,这些地方就已经暗示了,不用等到十几岁
- 孩子会顶嘴,你说一句顶十句,心累心塞不用急教你如何解决
- 孩子偷钱了怎么办?不用打,不用骂,高智商的妈妈都这样做
- 孩子出现抽风,家长不用慌
- 孩子出门就乱买东西,做到这五个方法,教出懂事的好孩子
- 孩子又乖又懂事?家长要开始警惕了,小心“儿童亲职化”现象
- 孩子喜欢恶作剧?父母们不用急,掌握方法能让孩子变得又乖又聪明
- 孩子在饭店玩被汤锅烫伤,家教的缺失,让孩子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