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为什么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现在的很多家长对教育的理解是:学校教育+辅导班教育+兴趣班教育,家庭教育的概念越来越薄弱,非常多的家长将家庭变成了只是给孩子提供食宿的地方。慢慢的忘记了,对于孩子来说,家庭不仅是提供温暖食宿的地方,更应该是提供精神庇护的港湾,对于父母来说,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
那么,为什么说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几点来说:
1、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对于一个独立的家庭来说,家庭成员的成长也是如此。如果父母仅仅满足于自己工作上、生活上的的成长是不够的,或者说仅仅用自己的成长故事、成长经历作为榜样来影响孩子是不够的。
2、从心理学来说,关于成长有一个共做效应,有一个生命的成长环境、成长场。父母如果能够与孩子共同参与一些事情,例如:与孩子一起阅读,与孩子一起游戏嬉闹,与孩子一起锻炼身体做亲子游戏,与孩子一起去郊外走进大自然,与孩子一起去科技馆、博物馆,这些不仅仅能够让孩子拓宽视野、增强体质,同时父母也可以在亲子时光中收获良多。不信,你们可以试试。父母,不能只是陪孩子写作业,那种陪伴对父母来说,不能变成负担。教会孩子耐心、细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我们很多父母希望一天就让孩子能够认真写字、算数全对,要知道,父母自己小时候是磨了多久才能耐心坐下写字,认真算对数学题。
3、父母与孩子,在成长的整个过程中,应该是完全互动的关系。父母的成长会带动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也会促进父母的成长,而且,抚养孩子不仅仅是父母的任务,同时也可以是父母进行精神生命二次发育的时机。听着是不是就觉得很高尚,是的,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本身应该是快乐的,愉悦的,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和成长,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4、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初为人父、初为人母,对我们父母来说,对孩子的抚养过程中,也是父母自身学习成长的一种历程,也是父母自身成长在孩子身上的一种折射。每个人,都不可能拥有完美的一生,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或多或少的情况迥异的伤痛,这些伤痛影响着每个人的性格形成。这些伤痛如果处理的不当,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最后可能成为人生拦路的巨石。如果父母能够用心梳理孩子的教育问题、心理教育问题,也是能够回顾和化解自己成长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实现精神生命的二次发育。教书育人,教书是老师的责任,但是,育人主要的是还是要靠父母。
用句老套的话来结束今天的分享:陪伴是长情的告白,孩子,需要我们的陪伴。
相关文章
- 孩子“压抑式的成长”,就在家长不经意之间,父母您中招了没?
- 孩子一生的幸运,就是能够遇到一对懂得自我成长的卓越父母
- 孩子不听话是自己的原因?父母首先反思,5种语气助孩子更好成长
- 孩子不自信、遇困难就逃避?父母4个方法让孩子有“成长型思维”
- 孩子与你天生不合?父母管住自己的嘴,孩子的成长才能如鱼得水
- 孩子嫌弃家境怎么办,父母一定要这样传达,让她努力成长
- 孩子成长中“安全隐患”随处可见,父母要帮助孩子翻越“雷区”
- 孩子成长有什么规律吗?1-8岁孩子成长的8个关键期,父母可以了解
- 孩子成长有无限可能,父母正确引导,孩子的破坏力就会变成创造力
- 孩子成长的3个叛逆期,让孩子把话说完,是父母最好的修养
- 孩子成长需要父母“轻推”一把,跨越障碍,成就自我
- 孩子教育的本质是父母自身的成长
- 孩子独睡VS和父母同睡,在这4方面区别很大,影响孩子成长
- 孩子的成长 离不开父母的悉心呵护- 体育可以强身强心
- 孩子的成长之路,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父母不能一味的去责备惩罚
- 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有哪些方面是父母应该重视的?
- 孩子的成长,就靠父母的准备和坚持,好的家庭教育要有父亲参与
-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修行
-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其实并不可怕,父母掌握好了,可能是成长的契机
- 孩子聪明,父母要警惕,斯坦福教授:拥有成长型思维孩子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