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刚进电梯,“呱唧”一声娃落地,医生摇头:生娃太快不是好事
导语: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很多人说这一朝那就是要痛十几个小时的。但是也有一些妈妈却是从痛到生娃不到三小时。那就是我们常说的急产。
玲玉是一个孕妇,怀孕时经常听到很多生过孩子的过来人说,生孩子没这么快的,特别是头胎起码要痛一天才会生的。还建议玲玉要发现痛了不要着急去医院,在家里洗头洗澡再去,到了医院不方便洗的。
玲玉39周时发现肚子痛了,于是就在家里收拾好东西 ,忍着痛洗个头洗个澡,当时天气有点热,玲玉还穿了一条裙子,让老公开车去医院,到了医院老公办好住院后已经过了2小时了,玲玉发现越来越痛,而且有想大便的感觉,老公赶紧扶着玲玉进电梯到三楼的产科去待产。
而电梯中就是玲玉夫妻还有一个医生,没想到电梯刚到二楼时玲玉就说:啊不行了,要生了。玲玉痛得扶着老公弯下腰,一会"呱唧"一声,孩子就从玲玉的裙子下面落下来,一边的医生才反应过来,马上用手去接,因为孩子生得太快了,接到时孩子的头也到了地上。
这时电梯也到了四楼产科,医生马上叫来其他的医生推产床来把玲玉扶上去,而孩子也交给了护士去处理,之后马上把孩子送到新生儿科检查,幸好都没什么大问题。
过后医生摇头说:你这是急产,生娃太快不是一件好事啊,把我们吓得都出了一身冷汗了。
急产指的是我们生孩子从疼到生不超过3小时。医学上对于急产的定义是:初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的速度大于5厘米,经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的速度大于10厘米。
我们说第一次生娃痛上十个小时宫口才开是正常的,而第二次第三次生娃也要痛上个七个小时左右宫口才会开全,宫口开全孩子才能出生。
也就是一般来说生娃的速度是没这么快的。那我们的身体的胎儿的身体可以好好地准备,更顺利更健康的出生。
但是急产的话就是急,宫口扩张从一指到十指可能就一个多小时扩展完了,也已经生个娃就是不到3小时。而急产临床上的发生率并不低,为2%和3%。
我们时不时听说有人在火车上,飞机上生娃这些都是属于急产。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欲速而不达。特别是生孩子快并不是一件好事。
急产对妈妈来说可能会以下伤害:
1、产道撕裂会更严重
我们正常顺产时,医生会进行评估如果胎头太大,不好生的话,医生就会对产道进行侧切,以让孩子更顺利的出生。但是急产那就是来不及的,加上孩子冲时候的速度比较快,很容易引起严重的产道撕裂。
而撕裂严重时也不太方便缝合,影响产后的恢复。
2、产后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
因为肛门和尿道,产道中间隔得很近,万一出现严重撕裂,可能也会影响到肛门和尿道的肌肉。而肌肉受影响,那么大小便就控制不住而出现大小便失禁。
3、感染的风险更大
生孩子时有伤口而且是不太好缝合的撕裂伤,当然感染的风险会更大了。
急产对胎宝也不是一件好事,可能会出现以下3个不良影响
1、胎儿缺氧
胎儿生产时出现缺氧的可能性会更高,生孩子时生得太慢,难产时胎儿容易缺氧,而生孩子生得太快时,也是容易会出现缺氧的情况。
急产时子宫收缩的速度极快,正常来说我们子宫扩张需要扩张是要10个小时,但是急产的话只需要一个小时,收缩快子宫里血流量变少,血流量少氧气也会变少。甚至可能会导致孩子脑瘫。
2、新生儿外伤或者是脑出血
就像前面讲的玲玉,在电梯就把孩子头下来,头一下变摔到地上,想想我们大人摔一下都是痛,更何况是新生儿。所以可能会引起外伤的发生。
而孩子还可能会出现脑出血的情况,本来正常顺产是宫口慢慢开,孩子慢慢向前挤,而急产就是宫口快开,收缩力也很强,孩子很容易在产道时被挤压得很严重。
特别是头皮上的微血管很容易被挤压后破裂形成血肿。菁妈以前见过一个孩子已经6个月了头上还是有血肿,妈妈说当时就是急产的,痛到生才2小时,出生时头上的血肿更好,而且孩子还有一点缺氧,后来还做了一些康复。
3、脐带感染风险增加
有时候妈妈急产,可能就在家里面就生了,或者是半路就生了,没有办法用消毒的剪刀来剪脐带,可能会导致脐带感染。
菁妈寄语:所以妈妈快生下还是尽快去医院,不是每个妈妈都会痛上十个小时才生的,万一遇到急产没在医院,对妈妈对孩子都不好。
我是菁妈,一个女孩的妈妈,母婴行业培训师,多平台原创作者,混迹育儿界的医师,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为上千家长提供育儿咨询。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花大价钱保胎孩子还是没保住,孕妇心痛之际医生却说这是好事
- 孕妇去医院多次产检,医生都说胎儿正常,娃出生后实在太可怜了
- 生娃时传来一声“噗”,90后孕妈脸涨得通红,护士的反应很暖心
- 生娃时传来一声“噗”,90后孕妈脸涨红了,护士的做法让人心暖
- 20岁生娃和40岁生娃的女人,有什么区别?医生:看身材就知道
- 26岁孕妈生娃,产房外14个亲属前来陪产,吓坏助产的医生
- 308斤胖妈生娃,4个医生接生!医生:全是脂肪都无法下针
- 3岁男娃安静乖巧,奶奶见人就夸“好带”,儿科医生看后连连摇头
- 400斤“超重”孕妈,不顾劝阻冒死产娃,生下孩子后医生直摇头
- 上午生娃和下午生娃有何不同?医生:没啥区别,少受干扰是关键
- 为什么剖腹产生娃,医生一般都会建议39周剖
- 去月子中心还是在家坐月子?高龄生娃的产科医生这样选择……
- 少见!孕妇一次生下两个娃,医生却说不是双胞胎,孕期生活要谨慎
- 浙江一孕妇因为身上的这个小东西差点丧命!准备生娃的都来看看
- 胎儿畸形,孕妈不顾医生劝住坚持生娃,孩子出生后,全家留下眼泪
- 预产期超过四周,心大孕妈才去医院生娃,取出孩子,医生:可怜
- 龙凤胎妈妈生娃,忍痛请求让男宝先出来,医生:不好意思,抓错了
- 医生建议我多吃核桃,孕妇吃核桃对胎儿有啥好处,哪个时间段吃最好?
- 医生最反感的四类孕妇,你对照下自己在不在其中,现在知道还不晚
- 孕妇分娩前胎位异常,多亏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让她免受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