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19岁女孩患癌7年花百万:很多父母和孩子,都欠缺一堂生命教育课

2021-12-05 03:01:21孕产
今天的话题沉甸甸的,涉及到死亡,涉及到生命教育,涉及到育儿,但还是希望各位读者朋友们能够看完,这是很多爸爸妈妈以及孩子,都缺少的一堂课程。导语癌症,曾几何时这是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字眼。一旦被这个阴影包围,伴随而来的就是“死亡”“化疗”“生不如死”“倾家荡产”等字眼。

今天的话题沉甸甸的,涉及到死亡,涉及到生命教育,涉及到育儿,但还是希望各位读者朋友们能够看完,这是很多爸爸妈妈以及孩子,都缺少的一堂课程。

导语

癌症,曾几何时这是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字眼。

一旦被这个阴影包围,伴随而来的就是“死亡”“化疗”“生不如死”“倾家荡产”等字眼。而如果患者是孩子呢?作为人生刚刚开始的孩子来说,我们该如何和孩子说死亡呢?或者如何教育孩子正确面对死亡呢呢?

在开始今天的文章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故事。

19岁女孩患癌7年花百万,她说我凭什么活该去死

今天开心爸爸要讲的第一个故事,主人公叫做李明馨,19岁女孩,患癌7年,花费超200万。

12岁那年,她的人生不再圆满

河北廊坊的19岁女孩李明馨,至今都记得12岁那年发生的事情。

那一天天很蓝,太阳很温和,她像平常一样去照相馆照了一组艺术照。照片上的她甜甜的笑着,李明馨的家庭其实并不好,从小爸爸就和妈妈离婚了,现在她和妈妈以及继父的生活也称得上是无忧无虑。而且她也很聪明,从小到大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如果没有什么变故的话,她的人生轨迹将会是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收获一份爱情→成就美满人生。但是人生就是这样,在她如花的年纪右小腿突然肿胀,检查结果是恶性肿瘤。

从此她的人生驶向了另一个方向。

她的诉求很卑微,但是活下去真的很难

从此李明馨开始了不断的求医之路。

从一开始的化疗治疗,到后来的不得已截肢,再到后来的癌细胞转移,小小年纪的她的经历可谓是百味丛生。而随着治疗的不断深入,金钱的花费也是越来越多,因为治疗,李明馨的妈妈又离婚了,并且变卖了房子,借遍了能够借到的所有人。这时候,有亲友朋友们开始劝说她要不放弃治疗吧!

这其实是很多癌症患者都要面对的两难问题,目前癌症晚期的治疗,只能是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不是治愈。既然无法治愈,那为了多活几年而带来的倾家荡产显然有点不值得。如果说的再直白一点,患了癌症的人迟早是要走的,但是在世的这段时间却会将亲人们拖进地狱。

李明馨说“我知道,这个病死亡率很高,但我不想放弃挣扎。癌症不是我能选择的,我凭什么放弃活着的希望,凭什么活该去死?”;两个凭什么道出了她的诉求,也说出了她对生的渴望,作为一个人来说,活下去只是最基本的诉求,但是在这个背景下却又是那样的难以实现。

生命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开心爸爸想起了那道很著名的难题:

一辆疾驰的火车,面前的两条岔道上,一边有5个孩子在那里玩耍,而另外一边有一个工人在那里工作。在列车停不下来的前提下,您是选择哪边呢?

大家的讨论很多,给出的理由也很多,但是有一点大家都是承认的,那就是“生命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就想李明馨的妈妈一样,作为事情的当事人,她在那里砸锅卖铁一心只想把女儿治好,或者是让女儿多活几天,对她而言,有女儿在身边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钱财真的不算什么。

李明馨还说:“我热心公益,成绩优秀,如果我治好了,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将比捐献遗体多一百倍。”言语间满满的是对生的渴望。

绝症的来袭我们无法预知,但是在选择救或者不救这件事情上,还是以患者自己,以及为之买单人的意见为主,不管是放弃还是坚持,都是他们自己对生命的的选择。

在这件事情上,无关道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是谁都有活下去的权利。对于一个患了癌症的孩子,可以放弃也可以努力,但是没有谁是活该去死的。

她18岁患白血病,历经辗转终获新生

第二个故事是知乎上一个患白血病女孩的。

她18岁那年被病魔侵袭

她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参加完了今年的高考,就感觉身体不适被送进了医院。

当时就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个只有十万分之三几率的病症来到了这个女孩身上。接着就是一系列的治疗。骨穿、输液......一个人一生中都难以经历的治疗,这个女孩在短短的几天内就全都经历过了。人瘦的不成样子,全身都酸疼,全身没力气,这一切,对于一个18岁的孩子来说,真的还是太沉重了。

特别是爸爸和她说了真实情况后,她更是万念俱灰,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动力。

在她绝望的时候,周围人给了她继续下去的勇气

这时候是周围人给了她继续下去的勇气。

先是在水滴筹上面,很多未曾谋面的好心人都献上了自己的一份心意,大家纷纷留言安慰她,鼓励她。还有很多人为她转发去寻求更多的帮助。这些陌生人,不仅仅解决了这个家庭的燃眉之急,还用自己热心的举动,给了她坚持下去的信心。

接着很多的朋友同学都过来看她,给她讲学校的故事,并且宽慰她没什么的,白血病现在早就不是不治之症了,只要积极地配合治疗,并且心存善念的话,等到配型相合的骨髓就可以彻底治愈了。

正是这些人的帮助,让她的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绝望害怕不安到接受平静。虽然患上了白血病是很倒霉的一件事,但幸运的是有这么多的人都在后面支持她鼓励她,这不也是一种活下去的希望吗?

她说:“我不知道病能不能看好,可我觉得活一天就珍惜一天,不要害怕,要勇敢。”

历经辗转终于获得了新生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终于有好消息传来:

中华骨髓库那位与她全相合的供者同意了捐献骨髓,这对于她来说简直就是生的希望啊!而且看着那位供者给她的留言,更是满满的期望,满满的鼓励。她说“在此之前我做了个梦,梦到有人愿意给我捐献了,我在看单子上的密密麻麻的数据。没想到,梦成真了,也许是因为大家对我的祝福感动上天了吧。那位素不相识的志愿者叔叔,真的非常感谢您,是您让我近期灰暗的生活变得明朗了起来。一切都在变好,不是吗?”

一个生命因为一个善举而得到了延续,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不放弃只要有梦想,一切都在变好的。

关于死亡,爸爸妈妈应该回答好的3个问题

在很多爸爸妈妈的心中,死亡就像是性一样,是丑陋的是不好拿在台面上和孩子讲的。每当孩子问起来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会以“你还小不知道”,“爷爷出远门去了”,“奶奶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连电话都接不通的地方”之类的话语来搪塞他们。

爸爸妈妈觉得不让孩子知道,就是在保护他们。实际上呢?逃避的态度并不会让身处其中的孩子感到好受,反而会因为懵懂导致一些悲剧性的后果。比如因为好奇而尝试死亡的味道,比如因为压力而产生轻生的念头,比如因为难以宣泄导致心理留下了阴影,这其实都是死亡教育缺失的后果。

而正确的死亡教育,则是要求爸爸妈妈回答好这3个问题:

妈妈,什么是死?

懵懂的时候,孩子会有类似的疑问,“妈妈,什么是死啊?”

记得开心爸爸小的时候,曾经问过开心奶奶类似的问题,当时开心奶奶随口回答了一句“死就是睡着了”。结果呢?年幼的开心爸爸一度紧张无比,自己不敢睡觉,也不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睡觉,生怕他们一睡着就起不来,就死去了。

其实在回答的时候,爸爸妈妈完全可以直截了当的告诉孩子,死就是再也睁不开眼睛了,再也不能呼吸了,再也不能吃饭了,再也不能和别人说话了......用这些孩子自己能够感受到的行为来形容死亡,他们就更能够感同身受,更容易理解。也就不会因为爸爸妈妈一些隐晦的说法,而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担惊受怕了。

妈妈,你什么时候死?

前段时间有位妈妈给开心爸爸留言,说她的女儿有一天突然间问了她这样一个问题:“妈妈,你什么时候死呢?”刚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位妈妈简直无法接受,自己一个人每天照顾女儿,最终却换来了一句“你什么时候死”的回复,真的是太让人伤心了。

其实对于小一些的孩子来说,他们问出这个问题并不像是我们想的那样,一方面呢,在他们心中死亡就像是玩具没电了一样,只要换了电池就能够满血复活的过程;另外一方面呢,则是表现出了对爸爸妈妈的依恋,他们害怕哪一天爸爸妈妈不在了,自己就没有依靠了。

所以回答孩子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很简单,当初开心爸爸是这样给那位妈妈建议的:“妈妈还可以活很长很长的时间,还可以陪伴宝宝很长很长的时间。等宝宝长大了不害怕了,妈妈才会死的。”一句话就可以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当然也可以补充一句:“就算是妈妈死了,还有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都会像妈妈一样爱着宝宝的”。

妈妈,我们为什么会死啊?

当孩子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正是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最好时机。

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生与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就像是一年四季一样,正是这样不断的轮回,才有了更加精彩的世界。而且死亡并不代表终结,它还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中。

爸爸妈妈可以用身边宠物死亡的例子,来告诉孩子生命的消失是自然的规律,不仅仅是宠物,我们人类也是这样,所以更需要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去追求更多更好的东西。

爸爸妈妈也可以用绘本的方式来给孩子讲清楚死亡的客观必然性。比如动画片《寻梦环游记》,比如一些口碑不错的有关死亡教育的绘本《伊娃和丽萨》、《爷爷变成了幽灵》、《外婆,再见》等书。

通过这些形象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死亡观念,这样长大以后的他们,才能够更加心态平和的来看待死亡,看待生命。其实这一切,对于爸爸妈妈们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最后

其实,对孩子来说,死亡教育和知识教育是同样重要的。

只有当孩子们明白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是亲人不在,宠物死去,小草枯萎一样,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总是会发生的以后,再面对类似事情的时候,才会获得足够的心理免疫力。像上面开心爸爸讲的两个故事一样,如果孩子之前就有了足够的死亡教育,就算是面对死亡,她们也能够有着更加积极地心态,有着更加豁达的想法。

而这也正是我们需要给孩子死亡教育的初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