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为孩子读过故事书?
不好了!大野狼追来了!
快快快!快逃!
小丫头就紧张得瞪大眼睛,
直到跳过一条河,跑回家,
慢下来,才松口气……
1
台湾发生大地震,从美国打电话问候台北的朋友。
一早开始拨,拨了三个钟头才接通,电话那头传来一片大人和孩子的声音。
“你们在做什么啊?开会呀?”我问。
“不是开会,是我太太读故事书给孩子听。”朋友在那头喊,“地震我家没什么大损失,就是没电,只好点蜡烛。”
“点蜡烛说故事,真不错!”我说。
“没办法啊!没电,没电视,小孩子吵着要看书,怕他们眼睛看坏了,只好由我太太念,奇怪了!”他在那头笑起来,“小孩居然说妈妈念得比电视里演得还精彩呢!”
2
想起去年二月十九号,美联社的一个专题报道,说从孩子出生,就可以读故事书给他们听,又说读书提供的刺激,不但能促进婴儿脑部发育,父母读书的节奏和亲子间的互动,更使婴儿受益无穷。
报道里引述了儿童图书服务协会理事长罗曼的话,说“最重要的是,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对文字的喜爱,以及通过声音,表现的温馨。”
那报道已经是一年九个月前的事了,我为什么能记得这么清楚,原因是其中的一句话,当时曾经吓我一跳,而且是吓了一大跳。
报道是这么说的——
一九九六年针对阅读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无论收入多寡,美国只有半数的家长,会每天读书给孩子听。
我当时大吃一惊,心想:“天哪!一定是夸张吧!怎么可能有一半的家长读故事书呢?算算我儿子、女儿,从小到大,我一共也没念过几本书给他们听啊,幸亏我太太会读,可是再读也不可能天天读啊!”
3
正因此,我一方面自我检讨,一方面注意美国报章上各种有关“读书给孩子听”的新闻。
更惊人的消息出现了,我发觉,美国人确实花不少时间为孩子讲枕边故事。他们不但讲,而且演出。
譬如,去年三月,纽约的全国教育协会发表研究报告,七项最新的研究证明,为孩子大声朗读可以增进孩子的沟通能力。他们甚至建议家长和社区用五种阅读活动,来启发儿童的智力:
一、由作家或义工,做成卡通人物或扮演故事里的角色,在书店为孩子读书。
二、让小孩子身穿睡衣,带着他们的枕头,到图书馆,听他们的枕边故事。
三、由高中生为小学生朗读。
四、每隔一段时间,由学校把家长和学生分成两组,家长们讨论子女教育,孩子们听故事。
五、由老师、家长、餐厅的员工、校长、退休教员和义工,各在不同房间读故事书,让孩子们自由来来去去,随意听取不同故事的片段。
4
我对那最后一项特别感兴趣,觉得美国人未免太自由了,放任孩子走来走去,爱听什么故事就留下来听,不听就去别的房间换个故事。
“这样有用处吗?”我怀疑。
可是跟着就看到“从读书开始”读书会创办人伊丽莎白·席格的一段话,她说:“不必因为孩子坐立不安、抢书,甚至吃书、撕书而气馁。其实小孩很聪明,他们打岔或半途走开的时候,可能仍然在听故事。”
报纸上甚至发表了医学界的研究结果,读书给婴儿听,可以促进他们的情绪和社会适应力,更能增加小孩的词汇,为日后的教育奠定基础。
他们甚至说:“无论孩子多小,都可以读书给他们听,就算是读给胎儿听,也不嫌早。”
这不正是中国人所说的胎教吗?
5
这也使我想起,当女儿小时候,我自创的一种游戏。
那时候,她才两三岁,我总是先坐在椅子上,再把她抱起来,放在我的大腿上,一边抱一边说:“骑大马喽!”
然后,我就上上下下地抖动大腿,让她像在骑马跑,一边说:“我们跑进森林了!”“我们爬上山了!”再大喊:“不好了!大野狼追来了!快快快!快逃!”接着快速抖动双腿。小丫头也就紧张得瞪大眼睛。直到跳过一条河,跑回家,慢下来,她才松口气,大呼过瘾。
我发现这种又说又演的游戏方式,不但不比看电视的效果差,而且好得多。因为看电视的时候,是狼、是马、是什么景色,一下子全看到了,反而当孩子听你说故事,或读故事的时候,更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6
前两天,就在离开美国的前夕,收到我家附近图书馆的通讯,上面标题写着:“读!读!读!”
然后是一整个礼拜“故事时间”的时间表,居然由一岁半开始到五岁,分成了五个故事班。一岁半以前也有班,叫作“玩具时间”(Toy Time)。
接着我上飞机,回到台北。看到《自立晚报》报道《天下杂志》完成的“学龄前儿童养育与亲子关系”调查报告。
那标题很有意思——
亲子活动,七成看电视
报告中又说:
令人担心的是,父母花许多时间与幼儿一起看电视,但对真正需要用心的亲子互动,例如讲故事或读故事书给孩子听,却显得有心无力。
7
看!美国图书馆的“说故事时间”。从两岁到五岁的孩子,各有各的天地。
万千感慨,袭上心头,想起美国克林顿总统在去年二月二十八号广播中说的一段话——
我们迫切需要改进学校教育,但是父母们也可以帮助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科学证明,每天晚上上床前为孩子读书,有助孩子一生的前途,也就是为国家的未来奠定教育的基础。
克林顿又强调:
不识字,历史变为迷雾;数字变为一团乱麻;网际网络变成迷途。美国的未来是一本等待打开的书。我鼓励父母、祖父母一同参与,为你们的孩子朗读书籍。在这儿,我把克林顿的那段话转述出来,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一起深思。
相关文章
- 什么样的故事书适合5岁的孩子?
- 什么样的故事书适合5岁的孩子?
- 清华妈妈:给4-6岁孩子读什么书好?从故事书到科普读物,附书单
- 爸爸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故事书?
- 看过《一闪一闪小星星》儿歌故事书的孩子,再也不担心看图说话了
- 孩子一上幼儿园就咳嗽,在家咋折腾都没事,到底是什么原因?有没有同款的,互相来分享?
- 孩子一上幼儿园就咳嗽,在家咋折腾都没事,到底是什么原因?有没有同款的,互相来分享?
- 孩子一岁了,想断奶,屋里有暖气外面很冷,有没有在冬天断奶成功的宝妈,求经验?
- 孩子一岁了,想断奶,屋里有暖气外面很冷,有没有在冬天断奶成功的宝妈,求经验?
- 孩子一岁半,断奶期天天晚上哭,真心疼,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 孩子一岁半,断奶期天天晚上哭,真心疼,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 孩子也有“焦虑”的情绪?父母有没有想过,爱哭并非是内向表现
- 孩子和哪方姓有没有什么说法?孩子应不应该和母亲姓?
- 孩子哭闹好心烦,哄娃6绝技给你,瞅瞅有没有适合你的
- 孩子在幼儿园吃饱后,要躺着睡,对消化有没有影响?怎么办?
- 孩子学钢琴,作为家长,我不是很懂,有没有必要陪着她练习啊?
- 孩子对学习没兴趣,愁死了,有没有办法?
- 孩子总爱哭对长身体有没有影响?
- 孩子成长中家长犯得最为致命的错误,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
- 孩子有没有家教?这几点就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