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应采用“三无原则” 父母教育孩子三无原则
2022-04-06 10:06:22早教
[导读]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幼儿时使用的教育方式和原则与不成功的父母是不同的,成功父母更多地倾向于使用无错、无批评、无压“无错”原则。
“无错”原则
当孩...
“无错”原则
当孩...
[导读]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幼儿时使用的教育方式和原则与不成功的父母是不同的,成功父母更多地倾向于使用无错、无批评、无压“无错”原则。
“无错”原则
当孩子发生淘气、打架、损坏物品等行为时,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孩子犯错误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说服教育甚至打骂。其实这是孩子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行为,在他们自己的意识中,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千万不要因此而认为他是一个令人烦恼的故意惹人生气的“讨厌”孩子。
“无批评”原则
一些父母在日常家庭教育中,一旦孩子出现不能令人满意的行为,就对其大声呵斥、批评或表露出十分厌烦的情绪。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十分不妥的,会使孩子不知应该怎么去做,自信心大大受挫,于是只会什么也不做,丧失应有的自我行为主动性,长大后会表现出退缩、自卑、缺乏主动性等个性问题。
对0岁-3岁的孩子来说,说理性批评是有好处的,但是他并不能完全听懂。因此,教给他们正确的行为方式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无压力”原则
一点儿压力也不给孩子,让他们在一种极为顺利的环境中成长,那么孩子长大后遇到困难了岂不手足无措?事实上,无压力原则并不是这样理解的。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认为,一个只有在平等尊重的情境下才能产生合理、创新的思维。
有些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盲目运用自己的权威地位,使孩子内心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紧张。
“你要是做不好,长大只能要饭了”!
“再不好好做,就把你关进小黑屋”!
此类语言或者做法,都会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恐惧,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肯定和勇气。孩子在恐惧和紧张情况下,往往产生自我被动、退缩、怯懦。
相关文章
- 教育孩子应该用哪种方法?如何教育一个三观正,有抗挫折能力,乐观坚强勤劳的好孩子?
- 教育|心理学教授探索孩子的内在驱动力,最终归纳为五个原则
- 家长采用了4条建议,教育出的孩子谦虚得体,不骄不躁
- 三岁孩子怎么学唐诗?| 亲子游戏中的感性唐诗教育
- 三岁男孩不自信怎么办,给孩子"慢跑"式的自信教育,会更有效果
- 孩子不愿做家务,还总是丢三落四,家长该如何引导和教育他们?
- 孩子厌学父母应该怎么教育?
- 孩子天生好奇心重,当孩子提问题时,家长该如何应对和教育呢?
- 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有哪些方面是父母应该重视的?
- 孩子的拼图玩具怎么选呢?五大标准,三点原则,这么选准没错
- 孩子的生命教育课:学会这三招,再普通的父母也能成为优秀的老师
- 孩子的行为反应父母的教育,培养“羞耻心”,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
- 孩子的触觉教育,应从还未出生开始
- 教育孩子不是靠“吼”的,试试“低声效应”,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 教育孩子别太急躁,应尽量保持耐心,父母行为往往是在为孩子示范
- 教育孩子应不听话要打骂吗?
- 教育孩子应该注重过程还是注重结果?
- 教育孩子,家长应做到信任孩子,优秀的孩子是被“信任”出来的
- 教育孩子,这三点可以试一试
- 教育孩子:应该“取长补短”还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