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究竟隔着什么 隔代教育究竟隔着什么
“我的工作很忙,平时孩子只能托付给双方老人照顾,可是每次从老人家把孩子接回来的时候,孩子的小脾气就变得坏些。不知道这样下去会不会把孩子惯坏了。”王学敏的孩子才刚刚4岁,送到老家让老人照顾已经有两年了,从老家回来后,孩子仿佛变了个人,不仅吵闹着要父母给她穿衣、收拾玩具,甚至连饭也要让父母喂着吃。眼看自己苦心对孩子培养的能力逐渐减退,王学敏的心里开始担忧起来。
隔代教育
负面影响幼儿个性发展
老人往往有充裕的时间和爱心,所以愿意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讲述;老人还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的问题,应对的方法和经验要比年轻的父母多得多;老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他们认为孩子应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下学习与生活,不必强求一定要这样那样。有很多情况也表明许多由老人带大的孩子,身体素质好,在生活自理和安全保障方面要强于其它孩子,但是,老年人的观念比较传统,接受新生事物较慢,生活方式和育儿理念会与当代多少有些差别,任凭“隔代亲”特殊的宠爱泛滥,就会对其身心发育造成很不利的负面影响。
呼和浩特鼎奇幼儿园早教老师许妍认为:“隔代教育多数会有负面影响。因为老人的思想观念基本定格在他们的时代,同时,隔代的感情要比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更加浓厚,老人的晚年时光可能多数都是倾注在孙辈身上的,过分的爱会让孩子缺少砺练。”
隔代教育
不能代替亲子教育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家长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无论工作有多忙,都应该抽出固定时间来陪孩子,不要图省事,把孩子托付给老人就不管了,当然,也不要怕老人溺爱孩子,拒绝老人代养,从而伤害到彼此的感情。
内蒙古第三医院心理咨询师希吉日表示:“老年人格外地疼爱孙辈,容易对孩子溺爱和迁就,这样长期下去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的个性。此外,老年人接受新事物比较慢,教养观念相对滞后,对孩子的要求很单一,只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当,这样也会容易泯灭孩子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家长应该明确一点,父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老师,隔代教育不能代替亲子教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孩子获得发展,从孩子一出生起,就离不开家庭和父母,家庭是孩子首先接触与长期生活的场所,孩子在每日每时的各种生活活动中受到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关文章
- 隔代教育家长难做“肉夹馍”,孩子的教育应当双方共同协商
- 隔代教育成为城市寄养儿童的主力,父母生而不养给孩子带来隐忧
- 隔代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风险吗 老人照顾孩子 父母也要定个尺度
- 隔代教育的悲哀(散文)
- 隔代教育真的那么不堪?看爷爷奶奶培养的,记忆力超群小神童
- 隔代教育要多带孩子参加有益活动
- 隔代教育,最大的问题不是溺爱,是“夺爱”,道出多个家庭的无奈
- “中国式”育儿最大的偏见:隔代教育,会毁掉孩子一生?
- “隔代教育”不利于身心健康?一味否定不可取,父母应理性看待
- “隔代教育”会对孩子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 “隔代教育”问题多,父母要更加包容,孩子才能有更好的教育
- 做好这七点,隔代教育为孩子带来益处多
- 别再嫌弃老人带娃了!看如何打造完美的隔代教育?
- 小Z思维,隔代教育的缺失
- 小Z思维: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 父母管教孩子,长辈插手反对!“隔代教育”的弊端,家长要了解
- 老人带孩子是喜是忧?家长做好这3点,隔代教育也能带好娃
- 谁说隔代教育只会毁了孩子一生?可别瞎说,方法用对“三代共赢”
- 谁说隔代教育只会毁了孩子一生?方法用对,老人也能教出优秀的娃
- 都在批判隔代教育的弊端,可”爷爷奶奶“们的苦衷谁又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