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小儿推拿李波:婴儿肠绞痛的原因、症状以及小儿推拿调理方案

2020-01-21 14:00:06孕产
新生儿肠绞痛的原因、症状及小儿推拿调理方法当新手妈妈发现宝宝撕心裂肺大哭不止,又排除了饥饿、尿湿和各种不适的原因后,最大的可能是宝宝因为得了肠绞痛。

小儿推拿李波:新生儿肠绞痛的原因、症状及小儿推拿调理方法

当新手妈妈发现宝宝撕心裂肺大哭不止,又排除了饥饿、尿湿和各种不适的原因后,最大的可能是宝宝因为得了肠绞痛。宝宝不会说话,妈妈要怎么来判断宝宝真的肠绞痛了呢?

一、什么是新生儿肠绞痛?

如果排除了一切外在的不适后,宝宝依然大哭不止,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肠绞痛”所引起。虽然名为“肠绞痛”,但实际上“肠绞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问题存在。

婴儿肠绞痛是指有些小婴儿会出现突然性大声哭叫,可持续几小时,也可阵发性发作。哭时婴儿面部渐红,口周苍白,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双足发凉,双手紧握,抱哄喂奶都不能缓解,而最终以哭得力竭、排气或排便而停止,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婴儿肠绞痛。

这是由于婴儿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或肠胀气引起的疼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常常发生在夜间,多半发生在3个月以内的婴儿,并多见于易激动、兴奋烦躁不安的婴儿,约有10%的小新生儿发病期会延长至4~5个月以上。新生儿长大之后,随着神经生理发育的逐渐成熟,肠绞痛的情形会逐渐改善。

二、引起新生儿肠绞痛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肠绞痛的发作可能与体质有关,诱因有吞咽空气过多,喂乳过量,奶中含糖过多,多食冷食,局部受凉,情绪变化,上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等刺激有关。中医认为发病机制为“寒凝气滞”,有滞必不通,不通则痛。

1.神经发育

刚出生的宝宝身体组织各方面发育都不完全,尤其是肠道的神经发育还没有达到成熟,很容易就会引起肠道蠕动异常,导致肠痉挛。

2.腹部胀气

宝宝的消化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消化能力自然也不太完善。如果喝完奶后,奶中的营养物质没有及时完全消化的话,宝宝很容易就会胀气,从而引起肠绞痛。

3.情绪影响

宝宝撕心裂肺的哭闹有时可以看做是发泄情绪的途径,毕竟新生儿的神经系统还不能达到辨别外界刺激的地步,也没有学会说话、打手势,只有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4.喝奶进空气

如果宝宝在喝奶时不小心吸进空气的话,空气进到液体中会形成气泡,进入肠道后就会造成腹痛。

5.喂奶量不当

喂的奶数量过多,宝宝吃的太撑,就会造成胃胀不舒服。而没有及时喂奶或喂奶的量太少了,宝宝也会用哭泣来向家长传递自己非常饥饿的信息。

6.牛奶过敏

有的宝宝对牛奶过敏,如果喝了牛奶或其他乳制品,就会发生腹痛等过敏反应。

7.应激反应

有些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非常兴奋的宝宝,会用哭泣和吵闹来作为对外界的反应。

三、新生儿肠绞痛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1、新生儿肠绞痛常见的症状是宝宝会突发性尖叫,有时会呈现声嘶力竭的大哭,甚至哭到脸红脖子粗也不肯停下来。

2、有些新生儿还会有头部摇晃、全身拱直、呼吸略显急促的现象;同时腹部往往会有些鼓胀、两手掌会握拳、两脚则会伸直或弯曲,妈妈摸宝宝的小手小脚会感到发冷。

3、上面这些表现可以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之久,妈妈无论如何摇、抱、哄,往往都不太有用,要直到宝宝哭喊到筋疲力竭方才会停止。有时在宝宝排便或放屁后会稍有改善。此种病症在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不过最常发生在黄昏或傍晚,每天几乎都发生在某一固定的时段。

4、发病时间,此症状在一天之中的任何时间段都有可能出现,但最常见的发病时间是黄昏和夜晚。

三、如何识别新生儿肠绞痛

一般肠绞痛的判断标准是“3个3”:连续3个星期或以上,每星期超过3天,每天3小时以上的无法安慰的哭闹。

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健康的新生儿无缘无故地哭闹、尖叫或者激动,而且比正常情况下持续的时间长得多,而且采取任何安抚措施都难以见效,那就可以认定是新生儿肠绞痛。连续新生儿肠绞痛的特点为间歇性的哭闹,这种情形与肠套叠很类似。

不同的是,肠绞痛的新生儿,不会呕吐也不会解出含有血丝的黏液便。

四、宝宝肠绞痛的小儿推拿方法

肠绞痛的小儿推拿穴位如下:分手阴阳、补脾经、揉板门、掐揉四横纹、顺运内八卦、揉一窝风、揉外劳宫、揉中脘、揉天枢、顺时针摩腹、拿肚角、按揉足三里

小儿推拿穴位手法:

1、分手阴阳、

位置:在手掌根,小天心穴两侧,拇指侧为阳池,小指侧为阴池。

操作:分阴阳:用两手拇指指腹,从小天心穴向两侧分推

次数:100~300次。

作用: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消食积,行痰散结。

2、补脾经、

位置:在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处

操作:在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直推

次数:100~500次。

作用:健脾胃,补气血,清湿热,消食积,化痰涎。

3、揉板门

位置:在拇指下,手掌大鱼际平面。

手法:以指端在大鱼际平面的中点做揉法,称揉板门。

次数:100-500次

作用:清热凉血,止血除烦,消食化积,具有升降之功。

4、掐揉四横纹、

位置:手掌面,第二至五指节第一指间关节之横纹。

操作:掐四横皱:以拇指甲依次掐之,继而揉之。

次数:掐3~5次;推100~300次。

作用:退脏腑之热,调和气血,消胀散结。

5、顺运内八卦、

位置:以手掌中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画一圆圈,八卦穴即在此圆圈上

操作:顺运八卦,又称运八卦。用拇指面自乾向坎运至兑为一遍,在运至离时轻轻而过。

次数:运100~500次。

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行滞消食,降气平喘,止呕止泻,清热发汗,平衡阴阳。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呕吐,泄泻,腹胀,食欲不振,恶寒,发热,惊惕不安等症。

6、揉一窝风、

位置:在手背、腕横纹中央之陷凹中。

操作:掐揉一窝风,以右手拇指或食指掐之。继以揉之。

次数:掐3~5次,揉100~300次。

作用:通经活络,宣通表里,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



7、揉外劳宫、

位置:在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中间,与内劳宫相对。

操作:揉外劳宫:用食指或中指揉。

次数:100~500次。

作用:温阳散寒,升阳举陷。

主治:腹痛,肠鸣,泄泻,消化不良,脱肛,遗尿,咳嗽,气喘,疝气等。



8、揉中脘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剑突至脐连线的中点。属任脉。又指中脘部。

操作:医者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端或掌根按揉,称揉中脘。

次数:揉或推约100-300次。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主治:胃脘痛,腹痛,腹胀,食积, 呕吐;泄泻,食欲不振,嗳气等。

9、揉天枢、

位置:脐旁2寸,左右各一,属足阳明胃经。

操作:医者以食指或中指揉之称揉天枢

次数:揉100~200次

作用:理气消滞,疏理大肠。

主治:腹胀,腹痛,腹泻,痢疾,便秘,食积不化。

10、顺时针摩腹、

位置:腹部

手法:术者用掌或四指摩腹部,称摩腹,摩300~500 次。逆时针摩为补,顺时针摩为泻,往返摩之为平补平泻。

主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积,消化不良,便秘,厌食,伤乳食泻。

11、拿肚角、

位置:脐下2寸,旁开2寸两大筋。

操作:拿肚角:医者用拇、食、中三指向深处拿之,一拿一松为一次。按肚角:用中指端或掌心按之。

次数:拿、按各3~5次。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滞。

主治:腹痛,腹泻,腹胀,痢疾,便秘。



12、按揉足三里

位置:外侧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用拇指端按,称按揉足三里。

次数:20~30次。

作用:健脾和胃,强壮身体。

主治:腹胀,腹痛,呕吐,泄泻,下肢痿软等

版权所有,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侵权必究,小儿推拿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