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总喜欢模仿动物?不要强硬“制止”,做到这3点智慧引导孩子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朋友家的小锋已经四岁,但小锋妈妈发现,自从孩子爱上看"小猪佩奇"后,小锋天天学里面的小猪叫。一见到别人或是自我介绍的时候还总说"我是佩奇!",弄得妈妈尴尬又无语。
不止小锋的妈妈有这种苦恼,其他妈妈也纷纷表示,自己的孩子喜欢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行为动作。
有位妈妈说自己的孩子每次洗澡都趴在浴缸中扭动,一问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在学鱼游泳。也有的孩子喜欢模仿小狗,走到哪里都"汪汪"叫,还学着用嘴叼东西。
家长们都知道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可是孩子总喜欢模仿动物到底是好是坏?
为什么小孩子喜欢模仿动物?孩子模仿动物时,到底要不要制止呢?这些问题都让家长们摸不着头脑。
孩子喜欢模仿动物,不应该被强硬"阻止"纽约时报育儿杂志曾采访过美国韦尔斯利大学心理学教授Tracey Gleason博士关于学龄前儿童角色扮演的问题,她是这样解释的:"他们正在大量探索别人的感受,感受别的东西,以不同的方式与其他人互动。"
Gleason博士还补充道:儿童通过这种探索进行认知发展,被称为"共情理论",通俗一点解释就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宝宝们从18个月开始,内心的共情思想便开始萌芽,可是要经过数年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别人的情绪。然而通过角色扮演,孩子可以在内心创造一个只有自己能看到的隐形的朋友,能够帮助他进行有效地换位思考,通过这个过程去理解对方的感受。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虽然与成人大不相同,但却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新奇方式,家长不应该刻意去干涉,强硬地"阻止"。
孩子爱模仿,家长要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引起家长的关注年纪小的孩子总会想方设法来引起家长的关注,这其中就包括在家长面前故意模仿小动物的行为,可爱憨厚的模样引得大人"哈哈大笑"。
家长笑了,孩子便会认为自己这样的模仿行为能让大人开心,于是便重复地在家长面前做着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这与孩子在学校得到老师的奖励,迫不及待拿给爸爸妈妈看是同样的道理。
以模仿动物为借口孩子们总是喜欢以模仿动物来表达自己某些方面的想法,一方面是为了逃避自己不想要去做的事,另一方面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实现自己的心愿。
他们虽然有许多想法,但由于年龄与心智受限制,只能够使用简单的词语或短句,语言能力尚未发育成熟,很多时候不能将想要表达的东西传递给父母。所以很多孩子会选择运用肢体,比如:孩子想要吃某样东西时,便会牵着妈妈来到冰箱前指给妈妈看。
孩子模仿动物也是孩子向家长传递讯息的一种方式。家长制止孩子模仿动物的行为,会打断孩子的表达的意图。
想要与家长交流一岁以内的孩子虽离开妈妈时会哭,但非常容易哄,因为他过一会儿就忘记了妈妈。
两岁左右的孩子会在头脑中回忆起妈妈,看到与妈妈相关联的东西也会想起妈妈。因此两岁的孩子爱哭,是因为孩子的表象和回忆发展了,所以不能笼统地指责孩子爱哭不听话。
孩子的延迟模仿也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延迟模仿比直接模仿水平高,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不像较小一点的孩子,直接模仿面前的事物,此时的孩子可以凭借自己的印象,模仿自己曾经见过或者有认知的东西。因而,有时两岁左右的孩子会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动作。
这个时候的孩子跟父母和他人的交流和衔接都很困难,无法传递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于是孩子学会了模仿小动物,用小动物的方式与家长交流。
做到这三点智慧引导孩子尝试融入孩子的世界曾经有位妈妈说,自己的孩子对去电影院观看电影非常恐惧,即便是小孩子们都喜欢的"熊出没""迪士尼系列",孩子也表现出极其的排斥。妈妈问孩子为什么怕看电影,孩子不高兴地说,"我怕,而且我听不懂他们说的话!"
妈妈恍然大悟的同时又感到惭愧,自己一直带着孩子去看大人们喜欢的"好莱坞大片",里面说的不仅都是英语,还都是真人打斗的场景,小孩子当然不喜欢,还产生了对看电影的恐惧心理。如果自己一开始带孩子去影院看的是儿童向的动画,如今,孩子可能就不会抗拒了。
不学着融入孩子的世界,而是拉着孩子融入大人的生活是许多家长的通病。
孩子们模仿着小动物们的行为,又是嗷嗷乱叫,又是在地面爬。小孩子觉得生动有趣,但家长们觉得既丢脸又不卫生,连忙制止孩子的行为。选择性无视孩子的模仿行为孩子就像白纸,他看到什么就会往上面画什么,孩子又像橡皮泥;看到什么,都能往什么上面任意揉捏。塑造性极强的他们什么都能吸收,什么都能包容。模仿就成了他们探索世界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但实际上,孩子的模仿行为会随着年龄的长大、心智的成熟,慢慢消退。
2—3岁的孩子可能会去模仿小动物各种行为,4—6岁的孩子可能会去模仿奥特曼或者小公主,再大一些的孩子会去模仿妈妈涂口红、爸爸穿皮鞋。但孩子的兴趣以及注意力从旧事物转移到新事物时,对旧事物的模仿也会渐渐消失。
因此家长们对孩子的模仿行为不必过分担心,选择性无视小孩子引人注目的行为会让孩子高涨的兴致渐渐消退,过不了多久,孩子便会感到无聊,然后放弃。
及时察觉孩子的情感需求有一次,阿姨给彤彤看了一件放在客厅的摆设"水晶萝卜",闪闪发亮的东西在小女孩眼中极具诱惑力,但当阿姨问彤彤想不想要"萝卜"时,彤彤因为害羞没有回答,于是彤彤妈妈便回拒了阿姨。
可是之后的事情却使得妈妈感到疑惑,彤彤一直缠着妈妈说自己是"小兔子",在客厅学着兔子跳,一直问妈妈"小兔子喜欢吃什么?"睿智的阿姨笑道,"彤彤是想要水晶萝卜吧。"
果不其然,当阿姨将水晶萝卜送给彤彤时,彤彤不再学兔子了。
很多孩子会以"小狗不吃青菜""老鼠在水中会淹死"来表达出自己不想吃菜,不想洗澡,没有听懂的家长便会认为孩子在"装疯卖傻",跟着动物学坏了。
因此家长们要意识到,孩子在自己面前模仿某种动物时,很有可能是在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需求。
我是小C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
- 孩子总喜欢打小报告?其实这是孩子的正义感在作祟,关键在于引导
- 小孩总乱“扔东西”?别盲目阻止,正确引导有利孩子“变聪明”
- 孩子“照镜子”般模仿同龄人,家长要及时引导,建立自信感是关键
- 孩子内向不自信,上课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家长该如何引导?
- 孩子喜欢乱涂乱画是“涂鸦敏感期”到了,家长要加以重视引导
- 孩子喜欢到处乱涂乱画,别急着制止,恭喜宝宝进入了这个敏感时期
- 孩子喜欢大吵大闹怎么办?聪明的宝妈会挑这几本绘本来引导
- 孩子喜欢敲碗敲盘子,太好了,爸妈正确引导宝宝更聪明
- 孩子喜欢胡乱涂鸦怎么办?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引导?
- 孩子喜欢走高低不平的路?是到了“行走敏感期”,家长要这样引导
- 孩子常把“不喜欢”挂嘴边,是自我意识逐渐完善,家长要正确引导
- 孩子开始喜欢探究各种事物?他的“文化敏感期”,切不可强行制止
- 孩子总是"挑剔",喜欢"报复",这四点父母要注意。
- 小孩喜欢走高低不平的路?是到了“行走敏感期”,家长要这样引导
- 小孩子做错事,你会如何引导呢?
- 小孩子喜欢乱扔东西怎么说都没用?试试这两个心理学家的方法
- 小孩懂什么!还迷茫?孩子到了“幼儿迷茫期”,家长的引导最关键
- 小孩犯错后不敢告诉家长,比惩罚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长的“引导”
- “优越感”可助小孩成事,也可毁孩子无形,是好是坏全看家长引导
- 为什么好多小孩子喜欢穿大人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