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儿一女的家庭中,无论父母怎么做,这碗水也没办法端平
本文为雪妈育儿原创作品。
都说一儿一女是最完美的家庭组合,很多家庭对女儿特别的宠爱,反而在多数时候对儿子都满不在乎,甚至有时候还会批评,打骂。
然而看似疼爱女儿的背后,其实暗藏玄机。一到了关键时刻,父母的一些小心思总是会暴露无遗,最终爱的天秤还是会偏向儿子的一边。
宠爱女儿轻视儿子?不存在的,关键时刻见真招一儿一女的家庭,女儿都被父母宠上了天,生活中的所有小事,儿子都必须让着女儿,这是大多数家庭的处事原则,但其实父母在骨子里还是偏向着儿子的。
皮皮是家里的老大,在皮皮三岁的时候,家里给皮皮生了一个小妹妹叫丹丹,一家人也总算凑了一个好字。在小女儿出生之后,皮皮的地位就不复存在,直接被降到了“小厮”,家里事事都让皮皮干。
父母非常疼爱小女儿丹丹,凡事都护着女儿,丹丹就像个小公主一样。当女儿渐渐长大之后,丹丹开始和哥哥抢玩具了,兄妹两也总是出现一些令人烦心的事。
每一次兄妹俩出现矛盾,父母都是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批评儿子,把玩具拿给丹丹。每次丹丹和哥哥吵架时,父母就成为了丹丹的杀手锏,时间一长,皮皮也习惯了。
妈妈很少给皮皮买玩具,家里大多都是女儿的衣服和各种玩偶,几乎能堆满半个房间,在吃的上面也从来没有吝啬过女儿。父母的偏心,让儿子感觉特别的委屈,在家里一点地位都没有。
当丹丹和皮皮两个孩子长大之后,爸爸妈妈给皮皮买了房子,买了车,让皮皮娶媳妇。但是到了丹丹结婚时给的嫁妆却非常的少,这让丹丹觉得非常不公平,女儿心里想:都是父母的孩子,哥哥却可以有房有车,而自己就只有一点点,父母不是说最疼自己吗,为什么这个时候却不疼自己了。从那以后,丹丹也因此和父母产生了隔阂。
所谓的中国式公平中国家庭所谓儿女之间的公平,本就是一种假象,有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对儿女注重公平,但是到了关键时刻仍然是向着儿子的。平时偏袒女儿,其实只是为了弥补女儿将来在结婚时所带来的亏欠,在行动上还是体现出了重男轻女这种观念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儿一女的家庭,想要达到绝对的公平,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无非是由于以下三点。
1、传统观念束缚
传统的重男轻女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即使现在人们的思想开放,有些东西嘴上不肯承认,心里却依然存在。
传统观念认为女儿养得再好,最终还是要嫁到别人家里去的,嫁人以后就不属于自家人了,这也就是在女儿结婚时,大多数家庭都不愿意给女孩太多嫁妆的原因。
2、社会对男人的要求较高
现在的社会对男人的要求较高,一个男人要想结婚,必须要有车,有房有彩礼。这也就导致了普通家庭父母会把所有的积蓄都给儿子,毕竟女儿嫁出去容易,儿子没有钱娶媳妇就比较难了,总不能让儿子一辈子打光棍。
3、表面说男女平等,实际上还是向着儿子
有些父母嘴上说不在乎是男孩还是女孩,其实心里还是很注重儿子的,只是嘴上不愿意承认。一来怕别人说自己思想老土,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二来是怕伤了女儿的心。
每个家庭的财富都是有限的,与其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在将来的财产上做到公平,倒还不如从小时候就注重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让孩子拥有赚取财富的能力比直接给予孩子金钱,更知道感恩父母。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也是孩子一辈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关注@雪妈育儿,学习最先进的育儿方法,了解最新鲜的育儿资讯,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是您科学育儿的好帮手!
相关文章
- 在二胎家庭中,一儿一女并不是最受欢迎的,父母更偏爱这个组合
- 「情感」两个孩子的家庭,为什么父母的一碗水很难端平?句句在理
- 没钱带孩子旅行,孩子一定见识少?并非,这办法普通家庭也能做到
- 二胎家庭三十年后,这种组合最幸福,一儿一女只能排第二名
- 二胎家庭中,最好要“一碗水端平”,避免伤害孩子
- 兄弟姐妹间有争执?做父母的如何把一碗水端平?只需做好这三点
- 很多人都羡慕一儿一女的家庭,其实各有各的好处,为什么呢?
- 心理学家预测:30年后这种家庭组合最幸福,一儿一女仅排第二
- 家庭教养中父母无能为力的地方
- 家庭教育公开课等你来约——做智慧父母点亮孩子未来
- 家庭生活中,父爱不可或缺,父爱的这3大益处,每个父母都应知道
- 父母做到这几点,别给孩子特殊的家庭地位
- 父母这样做,轻松应对家庭和家庭教育的面临的新变化和挑战
- 为人父母的困惑: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把握好宠爱与溺爱间的边界
- 单亲家庭中,如何教育孩子才算正确?父母或许该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 女儿中班,班上一女总抢东西动手打人咬人,不还手,还总一起玩,对方父母只说教,咋办?
- 孩子肠胃积食上医院,中医诊断后没开药,只让父母回家做好这5点
- 幸福女性课堂“家庭教育”系列沙龙:新时代我们如何做父母
- 生完二胎的宝妈感慨:那些说父母要一碗水端平的人,真是个笑话
- 生完二胎的宝妈感慨:那些说能一碗水端平的父母,就像是在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