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家庭教养中父母无能为力的地方 父母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

2022-03-09 19:37:10孕产
一个家长带着自己14岁的女儿来咨询,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孩子的思维混乱,并且伴有一定程度的幻想,于是建议家长赶紧带着去精神科检查。尽管家长流着泪说孩子不可能是精神问题,先做个心理咨询试试。对此我们只能无奈的表示遗憾,这样的个案我们处理不了。

一个家长带着自己14岁的女儿来咨询,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孩子的思维混乱,并且伴有一定程度的幻想,于是建议家长赶紧带着去精神科检查。尽管家长流着泪说孩子不可能是精神问题,先做个心理咨询试试。对此我们只能无奈的表示遗憾,这样的个案我们处理不了。

我是想告诉大家,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它也有自己的适应区间,区间之外的只能表示遗憾,应该由其他专业的人士去处理。

家庭教养也一样,我们常常有种错觉:父母只要好好教育孩子,就能够把他们培养成自己想让他们成为的人。

家庭教养中父母无能为力的地方

这种说法最有名的就是心理学家华生,他曾经吵吵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当然,没人敢把孩子给他,还有他所谓的特殊的环境有多特殊他自己也可能也说不清。

现实情况是,有非常多的父母发现,他们根本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孩子培养成他们想要的样子。在很多方面,你会发现你可能无能为力。

父母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

今天我们从三个点来探讨一下,家庭教养中父母无能为力的地方:

第一,被忽视的基因力量

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

这是在家庭教育理论中,非常流行的一句话。

比如研究者发现自闭症儿童的家长相对于其他家庭的家长来说,与孩子的互动和亲密接触少很多。于是他们建议这些家长,为了治疗要多和孩子进行互动和亲密接触。

可是后来的研究发现,自闭症的孩子天生缺少与他人互动的能力。与之相对的是智障类儿童,他们虽然智力低下,但是他们知道如何与人交往,会和人沟通。自闭症的孩子就没有办法做到这些。

所以有自闭症孩子的家庭中,因为孩子没有办法对父母的交流产生回应,反过来也让父母减少了与他们的互动和亲密接触。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父母在影响孩子,孩子也在影响父母。

还有非常多的同卵双胞胎的例子,刚生下来就被带到两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去生活。可是成年之后,无论是性格、喜好、找的伴侣的样子都很一致。为何会这样?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基因。

父母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

这里再为一些肥胖人士说几句公道话:我们常说管住嘴,迈开腿,人就能瘦了。你胖是因为你不自律,这种说法太绝对。我们也同样知道,现实中有些人喝凉水都会发胖。还有的人怎么吃都不胖。

我在学习催眠的时候,美女翻译老师身材非常好,吃饭的时候才发现竟然比我一个东北老爷们都能吃。可是她就是不胖,不用减肥就有好身材,气不气?

现在的研究发现,肥胖和基因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人基因中就是带着肥胖因子,所以这种人吃点就胖,没办法。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的孩子天生就好管。即听话,又爱学习,父母不需要做太多的干预他们就自己成长的非常棒。还有的孩子,就是喜欢调皮捣蛋,家长费尽心力也管不住他们。

面对这些家长该怎么办?

我们常常把孩子的某些问题看做是我们在教养过程中犯的错误,不断地试图去改正。而忽略了每个孩子本身自己的特点,也许他就是比其他孩子更有攻击性,天生在数学方面强或弱,从而反过来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

很多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都是在基因上携带的,这些就如同玻璃杯和塑料杯的区别。我们无法改变一个玻璃杯的材质,让它成为一个塑料杯。我们只能顺应它的特点,把它当成一个玻璃杯来用。

举个例子,美国有个家庭中两个孩子,哥哥学习非常好,妹妹学习非常吃力,甚至为此还患上轻微心理问题。后来父亲给女儿买了一匹马,发现女儿心情开始好转。于是干脆给她送到农业艺术类型的学校,结果女儿在那里学的非常好。哥哥大学毕业之后,并不想继承家里的房地产公司,想去做一名消防员,于是家长就帮助他成为了一名消防员,之后他的生活也过得非常好。

父母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

第二,控制感的争夺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兰格指出,控制感和一个人的幸福感有很大关系。

刚生下来的婴儿对自己的身体几乎没有什么控制感,吃喝拉撒都需要家长的帮忙,而此时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感是最大的。

随着长大,孩子对自身的控制感开始逐渐增加。两岁多的孩子喜欢拿一件东西不断地往地上扔,自己还特别的兴奋。不是他们手欠,是他们在探索世界,发现自己除了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之外还可以改变世界。

当他们七八岁的时候逻辑思维能力,自我意识、自我判断方面开始逐渐成熟,更愿意自我做决定。特别是到十一二岁,他们身体长得和成人差不多,自我控制感也开始要求更高,家长对于孩子的控制感开始越来越少,于是给这个时期取了个名字“青春期”。

这个时候家长说往东,孩子偏偏要往西。并不是东边不行,西边有多好,而是孩子要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独立,获得自己对自己人生的控制感。

我们回忆自我的成长史就会发现,也是一个跟父母争夺控制感的历史。小时候什么都听家长的,越长大开始越想自己说的算。

当一个人失去控制感会怎样? 就会失控啊。那么人就容易变得愤怒,攻击性变高,同理心下降等等。除了可能攻击他人,还会攻击自己,觉得自卑、沮丧等等。

当孩子长大过程中,家长也要了解到孩子的身心也是在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控制也是逐渐减少,从让孩子自己穿衣吃饭,到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等等。

很多家长娇惯孩子,什么都不让孩子做,替孩子做了太多事情,家长的控制感得到了满足。孩子的控制感被压制,反正外界什么都不用做,控制好父母就行了,有需求找父母。

小时候管得了他的生活,可是当他成年之后,家长开始老去,孩子的需求增大,怎么办?一些“逆子”就成型了。对此,我们也只能表示遗憾。

我一个朋友,因为哥哥学美术,家长觉得是不务正业,所以不顾小儿子喜欢美术,逼着孩子报考师范学院,让孩子将来当老师。可是孩子毕业之后,只在家里玩游戏。某次跟他吃饭聊天的时候,他曾哭着说:就是想证明自己说的算,就是想跟他们对着干,你们(父母)越让我干啥,我偏不去……

父母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

面对逐渐长大的孩子,我们怎么办?

我们知道,他们会越来越不听话,这是人成长的规律。我们越来越生气,是因为我们想控制他们,把他们培养成我们喜欢的样子。如果孩子的目标和我们的目标一致,我们就感觉欣慰。如果相反,我们尽量不要生气,试着去祝福。

父母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

毕竟,你硬是去控制,也不管用。还不如祝福他们,毕竟哪一代的年轻人都没垮掉,社会还是在进步。我们该做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对生活充满控制感,而不是盯着孩子不放。

做还自己该做的,放手该放的,才是对自己人生的最大控制。

第三,群体社会化

我们常常以为给孩子定一个宏大的目标,就能培养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其实孩子的目标并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成人,而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孩子。

朱迪斯 哈里森 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指出,孩子的童年期与同辈群体的交往,非常影响一个人人格的形成。

我们认为在家里教孩子一些文化知识和做人的规则,孩子就可以应用到社会中。然而事实上,孩子是否把在家里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家之外去,取决于家里学的东西和外界是否一致。

当一岁半的孩子在家里饿的时候,可以很清楚的跟家长说出“奶,奶”。但是他到日间照料中心里其他的孩子饿的时候都说“吼,吼”,当他回到家之后就变了,饿的时候,父母跟他说“奶,奶”的时候,他很严肃的纠正“吼,吼”。

孩子会形成孩子的群体,他们与成人是不同的,家长、老师等等都是属于其他人来自其他群体。当一个孩子成为某个群体的一员,就会遵守群体的规范,表现得越来越像一个群体的成员。并且在群体之间,还会表现出与其他群体的分别。

在学校中,一旦孩子区分出学霸群体和学渣群体,属于不同群体的两伙人就会差别越来越大。学霸群体的孩子,会更加努力学习,而学渣群体的孩子则开始对学习不屑一顾,转而向体育、音乐、或者打架、谈恋爱等其他方面增强。

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的同辈群体是什么样的,对他的影响非常重要。过去有孟母三迁,现在大家都挑好的学区房,好的学校,好的小区,都是有道理的。

所以我们不要仅仅在家庭里盯着孩子的一言一行,有时候他们所处的同辈群体对他们的影响更加重要。哈里森曾经说过,她宁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很贵的、氛围非常好的学校去,也不把他们送到非常混乱的学校。

总结一下:我们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每个孩子的基因都是独特的,随着他们长大会越来越不听家长的话,而且他们还很容易收到同辈朋友的影响。

知道了这么多我们怎么办?

有些事我们改变不了,就去适应。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剩下的就交给所谓的命运吧。

我想起来知乎上看到的观点:

问: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对吗?

答:这句话没错,但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让孩子尽早的进行各种各样的学习。

孩子的起跑线是他的父母,父母能够给孩子提供的经济保障、见识、机会等等各种见不到的资源,就是你给孩子的起跑线。

洛克菲勒说:父母如果在山顶,注定他们的孩子起点不会在山脚,相反,如果父母在山脚,注定他们的孩子起点不会在山顶。

听起来听残酷,但是现实就是这样。

所以做家长的,该做的不是去死磕自己的孩子,而是死磕自己,让自己更优秀。

欢迎关注素格心理·您的私人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