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叫3、4岁的小孩独自出门买东西?家长:这次真不是开玩笑!

2019-12-28 16:52:03孕产
在看了日本的一个叫《初谴》的节目之后,我突然觉得我当初不到8周岁就自己骑车上学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这群大部分年龄只有三四岁的小孩子都已经独立出门帮大人跑腿了。连着看了几期,我发现每一个孩子在刚出门时,基本上都会犹豫、慌张,但是最后哪怕是边哭边走,也能把任务完成。

在看了日本的一个叫《初谴》的节目之后,我突然觉得我当初不到8周岁就自己骑车上学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这群大部分年龄只有三四岁的小孩子都已经独立出门帮大人跑腿了。

连着看了几期,我发现每一个孩子在刚出门时,基本上都会犹豫、慌张,但是最后哪怕是边哭边走,也能把任务完成。

当一个人感到害怕的时候,孩子们会怎么做呢?有一个小女孩拿出妈妈给的饭团,小手在饭团上摁一下,好像从上面得到什么力量似的,她又能继续往前走了。另外一个小女孩则掏出爸爸给的糖果,吃了一颗,立刻也能继续前进了。

最令人感动的是一个4岁小男孩领着2岁的弟弟出门,要帮妈妈买花给已经去世的爸爸,还想学着生前的爸爸那样送花给妈妈。他带着弟弟上了2小时一班的班车,路途中,小脸憋得红红的,不敢有一点放松,害怕坐过站。到站了,温和地叫醒弟弟,一起下车。到了跟妈妈常去的花店了,还叮嘱店员把妈妈的花包得可爱些。

为了不错过班车,哥哥让走不快的弟弟一个人慢慢走,自己跑步前进去超市买了妈妈交待的其他物品。在路口等待弟弟的时候,4岁的哥哥开始担心弟弟能不能走到,好在2岁的弟弟全程没有任何哭闹,一直记得哥哥说的踩着路上的小洞一直往前走,最后顺利跟哥哥汇合。折腾了两小时,两兄弟都太累了,赶上车后,很快就睡着了。

可以说,孩子离开父母,很快会觉得孤单害怕,但是只要感受到家人的爱和鼓励,他们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另外,我还发现,这些孩子最终愿意独立出门去,都是因为大人适当的示弱和“依赖”,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感。

有一期是妈妈发现家里的水用完了,拜托4岁的儿子帮忙去跑腿打水,还要买些东西回来。儿子一听要一个人去,非常犹豫,问了几遍是不是真的要独自去。在得到几次肯定回答后,他看着为难的、需要自己帮助的妈妈,还是决定出门了。

在路上遇到人,他会大声打招呼,说自己是一个人来的,就差说出“快表扬我了”。在完成妈妈交待的事往回走时,小小的身上挂满了包括水壶在内的各种物品,但是他好像都感觉不到重,雄赳赳地跨步走,要多神气有多神气。

另外一期里,面对哭着不肯独自去跑腿的女儿,爸爸问她:你来爸爸店里是来做什么的?女儿说:我是来工作的。爸爸说:爸爸要完成新品章鱼烧的开发,材料不够了,爸爸又走不开,那接下来你要做什么呢?女儿抹抹眼泪:接下来是工作,我去买!

所有的孩子归来时,都是一副打了胜仗凯旋而回、坚定自信的神态——真不敢相信在小孩子脸上能看到这样的表情。

不只是对孩子的表现刮目相看,从每一个孩子的细节行为上,还能间接感受到每个家庭平时的教育方式,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

01 希望孩子完成某件事时,父母要用温柔又坚定的态度跟孩子沟通。

有孩子连着几次打退堂鼓,跑回父母身边,甚至一直伤心地哭,模样非常惹人心疼。这时只要父母流露出一点点的犹豫和不舍,恐怕孩子都会借机撒娇,更加不肯去了。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父母们一致表现出了坚持的态度,不过这种坚持是带着温情的,他们温和地跟孩子说话,交待路上要注意哪些,还把准备的护身符、糖果或食物让孩子随身带着。

有位爸爸还特地做了一面“谢谢你为我停下来”的黄色醒目旗子,给孩子过马路用;准备了一个可提可拉的小拉杆箱,给孩子装买到的物品。

虽然知道节目组在出行安全上会做贴心的安排,父母也并没有完全放任不管,既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坚持,又给予了带着爱意的安排,而这些安排真的安抚了孩子的不安情绪,鼓舞着他们努力完成。

02 父母可以没有好学历,但是可以用自己乐观有趣的灵魂去影响孩子。

有一期主角是个5岁的小女孩,妈妈22岁,也就是17岁时就生下了孩子,没去读大学。这位妈妈要女儿买的东西种类很多,而且要去三个地方才能买全,她就把要买的东西编成儿歌,要女儿唱出来,这样就不那么容易忘了。

在送女儿出门时,她笑着,用那种对朋友说话的口吻说:“可不要哭着鼻子回来哦。”女儿一本正经地回答:“我会在烤肉店多待会儿,要晚点回来。”这位妈妈没有说你一个小孩子在烤肉店多待什么,而是很搞笑地叮嘱说:“别喝酒哦。”

路途中,小女孩走着走着突然哭了,因为她发现要完成的任务非常多而且难记,自己虽然一边走一边唱,却仍然记混了。哭了一会儿,突然神情一变,又不哭了,自我安慰说“那就这样吧”,继续开心地往前走。后来迷路时,她沮丧了一会,又很快打起精神来,终于遇到有人给她指路,她立刻开心地说,原来在这里,搞错了,嘿嘿。

等到后来在烤肉店遇到小伙伴,两人聊天,她吹嘘说:“路上真是艰难啊,但是我完全没问题。”虽然是在跟伙伴炫耀,但是作为一个才5岁的孩子,一路表现的乐观精神令人印象深刻,也只有同样乐观开朗的妈妈才能养出这样元气满满的孩子吧。

之前曾看到一位家长说自己学历低,担心教不好孩子,其实文化课可以找人教,而孩子的精神滋养才是离不开家庭教育的,也不是父母学历高低决定的,而是父母如同榜样般的潜移默化。

即使学历不高,即使没有看过多少育儿书籍,父母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各自对待工作或家务的兢兢业业,又何尝不是优秀的表现呢?

03 孩子表现出的每一个细节里,都藏着一个家庭的教养。

4岁的姐姐带着2岁的妹妹过马路,先站在路边,一边左右观察,一边嘴里念念有词:“看右边,看左边,没问题了。”然后才过马路(备注:我们中国应该是先看左再看右)。

3岁的小男孩过马路前,先按下路边的信号灯;过马路的时候,高高地举起车辆过来方向的那只手。

3岁的小女孩撕开一颗糖吃了,很自然地把糖纸放进另一侧口袋里。

得到他人的帮助时,所有的孩子无一例外都会说“谢谢”。摔倒了,哪怕哭了,也会立刻爬起来。

祈祷时,姐姐会说希望自己和弟弟平安健康成长;小的摔倒时,大的总会鼓励小的,还会称赞一声“真了不起”。这些话平时家长肯定也经常在说,孩子才会如此跟着说出来。

只要看看孩子的行为表现,背后隐藏着的家庭的模样其实就一目了然了。

年幼的孩子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每一个家庭的养育模式,反映出家长持有的教育理念。

每一位家长都可以看看这部节目,收获得绝不只是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