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宝宝摔倒怎么办?
两三岁的宝宝走在路上摔倒是常有的事情。宝宝摔倒后怎么办?很多妈妈为此纠结过。
担心扶了宝宝会产生依赖心理;不扶又担心宝宝受委屈觉得妈妈不心疼自己,会影响亲子关系。
那么宝宝摔倒,到底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宝宝摔倒时
走路对大人来讲是通向目的地的一种手段,而对宝宝来讲,是学走路、促进腿部肌肉发育、增长智能的一种方式。
宝宝跌倒了会哭、会趴在地上、会害怕、会观察大人是否关注他,面对这种情况妈妈该怎么办?
1.摔了一小跤
妈妈要认清摔跤对宝宝来讲并不是一件大事,如果妈妈不扶,宝宝自己也能起来,这个过程对宝宝来讲是一次很重要的人生体验,宝宝会认识到走路并不是迈开双腿就能平稳的进行下去和周围的环境有关。有了这些经验后宝宝就会在走路的时候多观察周围的环境。
学走路的宝宝他的走路是带有一定的探索性质的,如果妈妈总是牵着宝宝的手或者一摔跤妈妈就赶紧跑过来抱起来,宝宝虽然少受了皮肉之苦但是体会不到凭借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就会养成什么都会依赖大人,独立性会很差。
所以当宝宝摔倒时,没有什么大碍,宝宝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大哭,妈妈还是不要扶为好,毕竟是宝宝自己摔倒的。
2.摔了一大跤
学走路的宝宝,如果确实磕着了碰着了,妈妈一定要尽快抱起来帮助宝宝揉揉磕着的地方。有伤口的话尽快为宝宝消毒、包扎,这样摔跤这件事才不会留给宝宝可怕的印象。
宝宝摔倒后
查看伤情
一看:看宝宝倒地时的姿势与状态,脸色是否异常,有无外伤等。
二问:询问孩子什么地方疼,胸部、肚子、头部有无不适的感觉。
三查:检查全身各个关节是否有问题。
支持宝宝行走
行走的过程,既是宝宝对自身能力的探索过程,也是宝宝对环境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宝宝整个身体的协调性、肌肉的力量、掌握身体平衡的能力、自我保护能力都获得了充分发育,对身体、环境的认知也大大提高。探索行为得到父母及时和正面的响应越多,宝宝越会对自己形成良好的评价,宝宝对自身和环境的认知越积极,他越会是一个平静而快乐的宝宝。
>>>妈妈一定要懂得的宝宝心理发展过程,了解宝宝每个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培养优秀的宝宝。
相关文章
- 宝宝三岁前该教会他什么?育儿黄金期父母要重视
- 宝宝两岁前新手爸妈易犯的育儿错误
- 宝宝后脑着地摔倒,第二天夜间上吐下泻,看看这个宝妈是怎么做的
- 宝宝抓周抓了个大包子,父母不乐意了,父母表现能看出育儿心态
- 宝宝挑食、厌食?育儿嫂的营养餐做对了吗?
- 宝宝摔倒后,爸爸和奶奶的做法不同,关系到孩子的性格
- 宝宝摔倒扶不扶?家长3种态度决定了宝宝的性格
- 宝宝湿疹不是因为湿气重:针对0-4岁的59条育儿知识,新手妈收藏
- 宝宝的衣服决定孩子睡眠的质量,育儿道路上,更多的是细节
- 宝宝肠绞痛只能扛和忍吗?育儿专家:记住这4个字,避开2个误区
- 宝宝进入“可怕的2岁”,爸妈别着急!蒙台梭利让育儿变得so easy
- 育儿 | 宝宝总爱哭闹?备受煎熬的宝妈们真的不试试这招吗?
- 育儿 | 给宝宝洗澡前必看
- 育儿—之—促使宝宝“机灵”的六件事
- 育儿园长答惑:宝宝周末在家得了传染病,要不要告诉幼儿园老师?
- 育儿嫂:一岁以内的宝宝要经历8个猛长期?
- 育儿小知识:怎样让宝宝的头发乌黑柔顺有光泽
- 育儿总结,3个月内宝宝的特点与常见问题解法
- 育儿探讨:要不要阻止宝宝在洗澡时玩水
- 育儿盘点:我和两个宝宝的阅读书单分享,新手妈妈爸爸可以借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