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逗小孩,让人深思
开玩笑,只有在被开玩笑的人也觉得好笑的情况下才叫开玩笑,如果被开玩笑的人并不觉得好笑,那么就是恐吓。
前段时间,一则新闻刷屏了:
一位5岁女孩残忍地把弟弟从5楼阳台扔下去了,弟弟当场死亡。
而起因只是,女孩在邻居家玩耍时,邻居说了一句:“你妈妈不喜欢你了,只要你弟弟。”
毫无辨别能力的小女孩信以为真,为了“重新得到”爸妈的爱,竟杀害了弟弟。
妈队难以想象,她的父母得知这一切时该多么绝望!他们又是否会怨恨5岁的女儿……
然而,真正的罪魁祸首应该是邻居!他可曾想过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甚至足以毁了一个家庭!
类似的案例,在网上随便搜一搜,还有一大堆。
河南一位3岁男孩喂刚满月的弟弟三枚螺丝钉,只因亲戚逗他:“你妈妈更喜欢弟弟。”
17岁少年开煤气自杀,因为误信了邻居说的玩笑话:你不是爸妈亲生的。
说实话,很多大人真的是不知道什么叫分寸,比小孩还不懂事。
《中毒的父母》中,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说过这样一段话:小孩不能区分事实和笑话,他们会相信大人所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在孩子的心里,大人们所谓的“玩笑”,对他们而言就是无法接受的“真相”!
然而这些戏弄孩子的行为,大人做得还真不少!他们不仅口头上逗孩子,甚至还“动起了手脚”!
CCTV曾做过一个调查,最常见的逗小孩方式就是对孩子说:妈妈不要你了,高达38%;“不熟悉的人亲或摸脸”比例是16.1%;另外“把小孩举起来抛”和“触摸男孩隐私部位”也是很常见的方式。
孩子毕竟是孩子,不会辨别是非,无意式的逗弄,大人是开心了,可是对孩子造成的隐形伤害是不可估量的,逗孩子请有分寸
很多孩子,因为小时候消化不了大人的玩笑,成长过程中会一直伴随着不安全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就认为:安全感是孩子心灵成长的重要基石,能帮助孩子更好的融入社会。而孩子的安全感与父母息息相关。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更应该明白,我们要给孩子的是保护和支持,绝非恐吓和伤害。
而“中国式逗小孩”的实质,就是大人居高临下地以孩子的天真幼稚来取乐,逗哭孩子时,反而哈哈大笑。
这哪里是“逗小孩”?分明就是“耍猴”!
想逗孩子玩,完全可以换一种健康的方式。
比如给孩子做个夸张的搞笑表情、模仿动物的叫声或动作……
如果是陌生人,露出善意的微笑就够让孩子开心的了,还可以用语言表示对孩子的欣赏……
逗小孩可以,但至少应该建立在让孩子快乐的基础之上吧?!
但愿“中国式逗孩子”别再出现了,毕竟都2019有些陋习该丢就丢了吧!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感谢你的阅读。
如果喜欢请点亮你的红心,收藏分享给你的朋友。
相关文章
- 有你这么逗小孩的吗?现在起拒绝“中国式逗小孩”
- 逗笑了大人,却逗哭了孩子,”中国式逗娃“带来的伤害你了解吗?
- 3岁孩子被“逗”身亡,中国式逗娃多可怕,网友:我见一次怼一次
- “中国式逗娃”孩子在哭,大人在笑,别以爱孩子的名义伤害孩子
- “妈妈会更喜欢你还是弟弟呢?”中国式逗娃,你遇到过几个?
- 大人笑了,孩子哭了,你身边的中国式逗娃毁了多少孩子和家庭?
- 拒绝“中国式逗娃”!这些“玩笑话”带给孩子的伤害,超乎你想象
- 中国式“坐月子”很多讲究是“误区”,妈妈们一定要避开,有哪些呢?
- 中国式“坐月子”很多讲究是“误区”,妈妈们一定要避开,有哪些呢?
- 中国式“把尿”就真的正确?这些危害你了解吗?
- 中国式“抢跑”教育到底错在哪里?赢得了一时,却难以跑一生
- 中国式买房!房产证落儿女名字竟有3大痛点 不要把烦恼留给下一代
- 中国式亲子关系,彻底交付“信任”有多难?哄骗从不是教育手段
- 中国式假爸爸:帮倒忙、假好人、泼冷水、找你妈
- 中国式八大宽容,你怎么看?
- 中国式妈妈们的崩溃,没有人懂
- 中国式家庭幸福 死于辅导孩子学习
- 中国式家庭教育征文:是什么引发我的育儿六大精神品质思考?
- 中国式家庭教育,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
- 中国式家庭教育: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