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赏析 | 青年孕妇,一例胎盘植入的影像表现
来源: 影像时间
病史简要
患者, 女,30 岁。
主诉:停经 83 天,阴道出血 1 周。
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停经 30 天时自测尿 HCG 阳性,未查彩超,早孕反应不明显,未在意。1 周前阴道间断出血,至某县妇幼保健院行彩超检查提示胎盘前置状态,子宫瘢痕处见胎盘回声,今为进一步诊治随来我院妇产科就诊,要求终止妊娠。
既往史:平素体健,于 2008、2010 年曾先后两次在某县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手术,无高血压、心脏病史,无糖尿病、脑血管病史,无肝炎、结核、疟疾病史,无外伤、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胎盘 MRI 检查:
MRI 表现:
子宫形态饱满,宫腔下段腔内可见囊状 T1WI 低信号 T2WI 高信号影,大小约 64.8 mmX82.2 mmX70.8 mm,边界较清晰,其内可见早期胎儿形成影。
胎盘位于子宫前后下壁、厚薄不均匀,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前下壁附着处子宫壁明显变薄、膨出,局部宫壁连续性中断,胎盘绒毛组织向宫外浸及膀胱子宫陷凹及膀胱壁,后下壁胎盘组织浸润宫壁深肌层,浆膜层未见明显累及。
胎盘附着区宫壁可见多条迂曲扩张的血管影,其与胎盘绒毛组织分界模糊。宫颈管内见 T1WI 及 T2WI 高信号影。直肠及子宫直肠陷凹结构清晰、信号正常。
MRI 诊断:1、宫内早孕;2、瘢痕妊娠并胎盘低置、穿透性胎盘植入
讨论:
胎盘植入(placenta accreta)是指胎盘的绒毛组织穿入部分宫壁肌层,常发生于孕早期。胎盘植入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产妇大出血、休克、子宫穿孔、继发感染,甚至死亡。
多产、人工流产、引产、剖宫产、产褥感染、子宫切开史、盆腔放疗史、徒手胎盘剥离史、既往胎盘植入或前置胎盘病史者、子宫内膜炎、黏膜下子宫肌瘤局部黏膜萎缩者、经产妇、妊娠年龄 ≥ 35 岁的高龄初产妇被认为是导致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
目前认为人流术和剖宫产术是导致胎盘植入的重要原因。胎盘植入患者子宫切除已成为围生期子宫切除的第一位原因,因此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产前彩超筛查胎盘植入是必须的,必要时可行胎盘 MRI 检查,了解胎盘植入的程度以及是否侵犯临近脏器等。
胎盘植入在产前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指标。胎儿娩出后的临床表现为:胎盘娩出不完整、母体面粗糙,或胎儿娩出后超过 30 分钟,胎盘不能自行从子宫壁分离娩出,需用手剥离,部分徒手剥离困难或发现胎盘与子宫肌层粘连紧密无间隙。胎盘持续不下者,伴有或不伴有阴道出血。
胎盘植入的分类:
(1)胎盘粘连:是指胎盘绒毛组织直接附着于子宫肌层所致,有完全性与部分性粘连性胎盘二种。此种胎盘可能部分能自行剥离,但部分会残留宫腔,需行人工剥离,手术较困难,但可涉及到一部分肌层组织。将剥出之胎盘送病理常从肉眼或显微镜下均难以明确是否有底蜕膜的缺乏。如子宫切除标本,在胎盘与粘连的子宫壁多处取材,才能发现蜕膜缺损,绒毛直接接触子宫肌层。
(2)部分性胎盘植入:绒毛侵入部分子宫肌层,植入部分不能自行剥离,人工剥离时会损伤子宫肌层。病理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绒毛侵入到子宫肌层。
(3)完全性胎盘植入(穿透性胎盘植入):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并穿透子宫肌壁直达浆膜,甚至侵及宫旁组织及相邻脏器。穿透性胎盘植入常可造成子宫破裂。
胎盘植入的 MRI 表现:
胎盘植入通常发生于子宫的前壁下部,这可能于剖宫产所留瘢痕处蜕膜形成不良有关;胎盘与子宫交界面不清,子宫肌层变薄及其内出现 T2WI 高信号的胎盘绒毛组织;植入的胎盘组织一般信号不均匀,内可见低信号带或粗大流空血管影;穿透性胎盘植入还可见局部子宫壁连续性中断,植入的胎盘组织向外侵及宫旁组织或膀胱及直肠壁。
本例患者的 MRI 表现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
胎盘植入,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结论:
本例患者胎盘植入 MRI 表现特征典型,患者随即行全子宫切除术,术中证实了胎盘绒毛组织植入宫壁扩张的血管、前下部宫壁穿透性浸润并侵及宫旁组织及膀胱壁。
随着胎盘植入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及影像科医生了解本病及其影像学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对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患者最好建议产前彩超检查,在彩超不能明确诊断或胎盘位于子宫后壁时,MRI 检查可为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MRI 对于了解胎盘植入程度,是否侵犯临近脏器有一定的价值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