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关系,如何影响你所有的关系
在亲子教育的文章中,我们一直强调原生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原生家庭中最重要的就是妈妈的角色。
你不知道母子关系对孩子未来的生活有多大影响。没有任何一种关系,可以像我们和母亲的关系一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一生的情绪建设、沟通模式和人格发展。正如那句谚语所说:“那双推动摇篮的手,也在推动着人类的未来。”
这是一篇干货!C妈整理了很多天,也反思了很多天,文中有亲子关系模式的小测试,宝妈们可以看看你家孩子属于哪一种。
童年时期的四种亲子依恋模式:
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在1978年设立了安斯沃斯陌生情境研究法用于测量亲子依恋,她认为,童年时期与母亲形成的依恋关系模式,可以预测出他成人后的人际关系模式。成年后产生的一些难以解释的焦虑、压抑、愤怒、或是羞耻感等等情绪,如果深挖,都与童年时期与母亲的相处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测试一共分为8步:
Step1:母亲带儿童进入一个陌生房间;
Step2:母亲坐下来,儿童自由探索;
Step3:一个成年陌生人进入房间,先和母亲说话,再和儿童说话;
Step4:母亲离开房间;
Step5:母亲回来,和儿童打招呼并安慰儿童,陌生人离开;
Step6:母亲再次离开,留下儿童自己;
Step7:陌生人回来;
Step8: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
婴儿期开始,孩子会逐渐表现出四种亲子依恋类型:
安全型
这种依恋类型的孩子表现为母亲在场的时候,孩子就很自在,有妈妈再让他们觉得心安,也愿意去独立的探索周围陌生的环境,时不时的需要过来找妈妈磨叽一下,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当母亲离开时,孩子会表现的有些心烦不安,明显想寻找妈妈回来。一旦妈妈回来就立即寻求安抚,抚慰后可以平静下来继续玩耍,不会缠着妈妈不放。这个类型的孩子大概占60%
回避型
这种依恋类型的孩子表现为不会额外亲近妈妈,妈妈离开后也不会难过,妈妈回来后也比较冷淡,好像妈妈在不在身边都无所谓,实际上这类孩子并未与妈妈形成特别密切的亲子关系,有人也把这类婴儿称作无依恋婴儿。这个类型的比例在20%。
矛盾型这种依恋类型的孩子表现为对母亲的情感状态是一种既积极又消极的混合反应。妈妈在身边时,他们会非常粘人,几乎不去探索周围的新环境。当陌生人进来后就变得更加警惕,当妈妈真的离开时,他们会表现出巨大的哀伤或愤怒。妈妈一旦回来,他们既积极又消极的矛盾反应就展露无疑了,他们既想跟妈妈亲近要求抱抱,却又选择了负面情绪的身体接触方法:对妈妈又踢又打,大吵大闹。这一类型的孩子约10%~15%,可C妈觉得现在这样的孩子反而越来越多。
混乱型
这种依恋类型的孩子表现就是混乱,时而平静时而愤怒,表现不可预估,这样的孩子其实是最没有亲密关系安全感的孩子。他们占比5%~10%。
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的、积极的依恋,后三种为不安全型依恋,是消极的、不良的依恋。
亲子依恋模式对新生家庭的影响
亲子关系持续发酵,若一直没有改善,等到孩子成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她的新生家庭。
安全型新生家庭
家庭和睦,独立不粘人,懂得给对方自由,给对方的感觉很舒适,不会产生正面的激烈冲突。
回避型新生家庭
即便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也很难与伴侣建立起亲密的信任关系,不懂得关心别人,给人的感觉若即若离,对方也会认为他冷漠,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这种人会最先飞。
矛盾型新生家庭
忽冷忽热,好的时候如胶似漆,坏的时候不共戴天;前一秒你侬我侬,后一秒歇斯底里。
混乱型新生家庭:
这种家庭最为纠结,喜怒无常,让伴侣捉摸不透,不知道他何时因何事就会高兴,也不知他何时因何事就暴怒,家庭氛围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即便阳光普照也让人感觉寒意森森。
依恋模式在统计学上是存在代代相传现象的,所以妈妈对孩子的反应模式也是基于他们自己的依恋风格。如果你是妈妈,你要想让你的孩子对你的孙子好,你要先对你的孩子足够好。
同步+共情,创造安全依恋模式
安全型依恋关系中母亲的共同特点是,对婴儿愿望和需要的敏感性。敏感的捕捉到婴儿的各种需要并提供适当强度的回应。
何为不适当?
反应不足:通常是新手爸妈,比如孩子饿了没有及时喂奶、尿了没有及时换尿布、对莫名的哭闹置之不理等等。宝宝一岁以内,饿、尿、拉、疼、痒等一切生理需求都会哭闹,都需要细心的妈妈给予及时又正确的处理。这个时期,是与宝宝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的关键,即宝宝要什么,妈妈就给什么。只要妈妈随时出现,满足宝宝的任何需求,宝宝才会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被爱的。
反应过度:隔代养育里比较常见,他们太心疼孩子,以致于普通的跌倒都会被过激的反应为大呼小叫。
反应错误:比如小宝宝经历手的敏感期吃手时大人硬夺出来(回复2004可看CC爸妈《抓住0-3岁的敏感期,养娃事半功倍!》);宝宝第一次吃饭虽然已经很努力了但是还是把饭粒塞到了鼻孔,大人无视孩子的失落只顾着取笑孩子;或是孩子正处于惊惧状态中(或是其他负面情绪),大人却不知碰到了哪个跳线神经自顾自的哈哈大笑。
所以,最佳的响应方式是Interactional Synchrony(同步+共情),照看者要以适当的方式回应婴儿,同时要与婴儿的情绪状态相匹配。
C妈说: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们也不可能回应孩子的每一次哭声、每一个需求。好在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依恋关系也不是一两次互动就建好的,也许你曾经没有做对,但永远不晚。你已经改变不了你的原生家庭,但是你可以改变你孩子的原生家庭。关系,是在我们一生中都可以塑造的东西。
本文观点参考文献
《The home day care link:mapping children's new world order》
(Ainsworth, 1993; Howes, Galinsky, & Kontos, 1998;)
(Belsky, Rovine, & Taylor, 1984; Kochanskya,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