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宝宝戒掉吃手手,而不会影响其心理发展,摸苦瓜汁吗--NO
很多妈咪发现宝宝在3个月之后,开始出现吃手的习惯,甚至一直持续到3、4岁,这样的情况让爸爸妈妈很头疼,该怎么样让宝宝成功戒掉吃手手,而不会影响其心理发展呢?
年纪不同,宝宝吃手的状况不同
宝宝2-7个月
2–7个月的宝宝吃手时,爸爸妈妈不用担心,吃手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2~3个月后的宝宝会开始出现手的动作,他往往会挥舞着他的手臂和这个小「鸡腿」玩得不亦乐乎。当宝宝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里啃的时候,则说明宝宝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了。
这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爸爸妈妈应当为宝宝的这个举动自豪才对,因为宝宝成长啦!
吃手是宝宝心理发展的需要
同时,2~3个月宝宝正处于口唇快感期,如果吸吮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影响其身心发展,长大以后,很容易出现咬指甲、吸烟等不良习惯,甚至容易产生脾气暴躁、心理焦虑、对人缺乏信任感等现象。
家长若能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当宝宝感到不安、烦躁、紧张时,吃手会镇静宝宝的情绪。有的宝宝在浅睡状态时,也会用吮手指来寻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总之,吃手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一种心理需求和行为,是宝宝一种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式。在正常发育情况下,宝宝不会养成吃手的习惯,家长不必担心,也无需设法阻止。
宝宝8-9个月后
当宝宝到了8~9个月后,大多数就会不再吸吮手指了,仅有少部分宝宝会养成吸吮手指的习惯,吃手的习惯在18~20个月时达到高峰,约80%的宝宝在5岁前自动放弃吸吮手指的习惯。
若在1岁左右吸吮手指的习惯未能改去,那么吸指处的牙齿就会长得不好,而造成上下牙之间有一个指尖大小的空隙。此外,宝宝不断地吸吮会使两侧面颊部收缩,使牙齿排列形成弓状变窄,上前牙前突,同时由于手指的牵引,还可以引起下颌前突畸形。
宝宝喜欢用手摸各种东西,若手较脏,手上的病菌在吸吮时进入了体内会引起各种疾病。爱吸吮手指的宝宝在长大后,会出现咬指甲,甚至爱吸烟等坏习惯。
宝宝3-4岁时
孩子到了3~4岁还吸吮手指,则是一种倒退的行为表现。当孩子焦虑和紧张时便会倒退回婴儿时期,用吸吮来满足口腔的欲望,以减少其内心的忧虑。
在这背后往往隐藏着许多潜在的原因:孩子的身体问题是孩子体内缺少微量元素,象锌、铁等;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孩子心理不健康,表现为压抑、焦虑、强制、逆反等;孩子感觉无聊时也会吃手指;孩子的好奇心养成吃手的嗜好。
吃手有什么害处?
1.手:小手经常浸泡在口水里,受到牙齿的压迫,时间一久容易出现手指蜕皮、肿胀、感染、变形。
2.牙:小手放在嘴里,影响出牙,时间一久可能会引起牙齿排列不整齐,牙齿闭合不良。
3.卫生:宝宝的小手东摸西动,黏了脏东西,一吃手,脏东西就入口,容易引起腹泻、感染寄生虫等。
4.心理:如果宝宝形成了吃手的坏习惯,不仅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情感,影响宝宝的心理健康。
如何戒掉吃手习惯呢?
1.对于1岁以内的小宝宝来说,吮手指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就让他好好享受一下「蜜」手指的滋味吧,不用去阻止他。
2.两三岁宝宝的还在吮手指,可以采用赞扬的口吻对他说:「宝宝长大了,不吃手指了」,也可以告诉他:「手太脏了,不能放进嘴里,否则会生病的!」
3.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告诉他手指缝里有很多脏东西,有会使人生病的细菌或其他有害物质,会影响健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在上网搜寻,看看我们的手指缝里究竟有什么脏东西,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克服这种坏习惯的动力与决心。
4.仔细观察孩子在什么时候比较容易出现这些行为,明确给予帮助。例如,很多孩子咬指甲是在做作业有困难时,家长除了提醒以外还要在学习上给予帮助;也有不少孩子是在看电视或无聊发呆时咬咬指甲,那么家长就需要花一点时间多陪陪孩子,与孩子一起做手工等,既能减少咬指甲,又增进亲子关系。
5.当发现孩子正在咬手指时,可以心平气和地拉出他的小手,然后陪他玩一会儿,让他小手忙得没功夫塞进嘴里。
6.对吮吸习惯比较牢固的孩子来说,睡前马上把他喜爱抱着睡觉的玩具一起收起来,这会让她大哭大闹,并不是一个好方法。最好和他一起玩「宝宝回家」的游戏,让他和你一起把这些宝宝放到床上去,让他们睡觉,然后你再和他看图书、讲故事,陪他睡觉。这样,他知道「宝宝们睡觉了」,会忘记他们,不会去找他们,也不会吮吸了(因为她只有在抱着这些毛绒玩具才吮指呢!)
7.如果在家无法帮助孩子把吃手的毛病改掉,可以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矫正。儿童口腔科可以采取很多措施管住孩子的不良习惯。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来设计矫正措施,就像量身订制服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