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男孩不想上学求救路人:这样做孩子会更焦虑

2019-10-24 00:00:02孕产
男孩不想上学求救路人:这样做孩子会更焦虑

最近,网上一个俄罗斯小男孩因不想上学而向路人求助的短视频被热传。视频里男孩的父母一边拽着男孩往学校方向走去,一边不停的哄着他上学,小男孩则以各种理由拒绝上学并向经过的路人求助,这时在一旁路过的学长对他说,“放弃吧,我都上四年了”。

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

孩子从家庭迈入校园,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

学校对于孩子来说,是完全陌生的环境,尽管对新环境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但因为是第一次离开家人自己独自一个人面对未知环境,心中不免会充满不安和恐慌。

孩子第一次独自面对家人以外的 “陌生人”。

孩子初入学校时,见到的老师和同学都是陌生的面孔,自然会产生不安全感,其实这样的反应不光是孩子会有,很多时候我们成年人也会有,所以父母应该给予多一些的理解和安抚。

并且,孩子学龄前在家,都是家人眼中的焦点,所有人都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可到了学校后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反转,心里不免产生巨大的落差。

生活作息更有规律。

校园生活的作息时间非常规律,起床、上课、用餐、运动等活动都是有合理的时间安排。而相对孩子在家中就随意很多,早上睡到自然醒,中午不愿意午休,晚上又不愿意早睡,甚至有些孩子在家里学着大人天天抱着手机、iPad,或者是看电视看一天。

自理能力的提升。

孩子在进入学校后,老师会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而要求其要学会一定的独立和自理能力。比如,洗手、拿餐具、吃饭、自己上床睡觉、穿脱衣服、叠被子整理衣物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就曾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反抗、失望及超脱三个阶段。也就是家长看到孩子从一开始哭闹、不起床、赖地等拒绝入学手段,转变为吵闹减少、情绪低落、表情迟钝,最后慢慢的接收老师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校园生活,但面对家人时仍会表现出难过,且拒绝入学的情绪。其实,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尤其是刚入园的孩子非常容易感冒发热,肚子疼,精神萎靡。

如何让孩子在学龄前期,更好更快的适应校园生活?

首先是家庭教养方式。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老人帮忙照顾,隔代教育格外亲,老人多半是喜欢溺爱孩子,一切大小事务都为之包办了。

在照看孩子的角度来看,老人一定是用自己的方式将孩子们照顾得无微不至,耐心十足。实际上,若育儿时较为注重孩子独立能力培养,且经常鼓励孩子学会探索新环境、并常与新伙伴一起玩的家庭,孩子在入园入校时的适应期相较更短些。

父母自身在面对孩子新入学时也要放轻松,有意的提前向孩子讲述校园生活,让孩子心理上也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这一招我有亲自尝试过,小晞一开始因为被外公强行的送到学校没几天就生了病,连着好几日发低烧。等病好以后回校,但孩子内心仍然十分抗拒,稍有情绪不对就哭,闹脾气不去学校。

现在,换我亲自照顾女儿日常生活,返校前我隔三差五的和她说快开学了,并且表现得非常轻松愉悦的说:

“真是太好了!我很高兴宝贝能去学校哦!”

“因为在家里待着实在太无聊了,学校里不仅能和你的好朋友见面,还能交到新朋友哦”

“并且老师还会教到家里学不到的知识,妈妈真为你高兴!”

女儿感受到我的快乐情绪,她也跟着开心回应我“妈妈,我喜欢交朋友,我也喜欢学知识”。并且开学后回家,她都能很自豪的告诉我,今天她又学了什么,和好朋友都玩是怎么玩的。让孩子感受到校园生活只是一件很轻松有趣的事情,意识里就认为学习也就是建立在玩与快乐的基础上,孩子自然不会抵触。

其次是孩子自身的经验与性格。

有研究表明,孩子在入园之前曾有过于家人分离经验的幼儿是更容易适应校园生活的。如果条件允许,父母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在学龄前参加早教班学习,或者可以选择价格更为亲民的托儿班。早教和托儿班在一定程度上是接近幼儿园的育儿方式的,让孩子在正式入园后能快速的适应新环境。

另外,性格活泼好动的孩子也很容易适应校园生活。可能会有宝妈宝爸觉得,这个性格是天生的,我们又如何左右孩子的个性发展?

是的,性格的确是天生的,我们无法左右。但事实上,性格受遗传因素影响还是相对较小的,主要是由后天生长环境所决定,心理学家研究认为3-6岁,是个体性格的形成期。

我们平时也会常常看到,有些孩子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得害羞。一旁的父母会教孩子说话,让他们礼貌的叫人,并会为了缓解孩子不叫人的尴尬场面,而给出解释“他比较内向”。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朝着我们所说 “性格内向”的方向发展成。

很多人常常会认为孩子还小,他们根本不懂得大人说的话,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孩子即便是在一旁玩耍,都会有意无意的听大人在说什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作者尹建莉从女儿园园四岁起就曾用过“记功簿”的办法来激励孩子。她的“记功簿”每页都记一件事,例如“收好玩具”“扔垃圾”“晚上独自去厨房开灯拿牙签”等等,并且每页还用红笔画一朵小红花作为孩子的奖励。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表扬和鼓励,自然会更有信心和动力。

即便是没有做“记功簿”的习惯,也可以多尝试语言上的表扬和鼓励。

“宝贝儿,今天在学校没有哭,还能主动的适应学校的新环境,我真为你的勇敢感到骄傲”

“你能很有礼貌的主动和老师(同学)打招呼,这点做得真棒,妈妈要向你学习”

“你通过自己的主动与同学互动,还能和他成为好朋友,我为你成功交到朋友感到高兴”

父母用心的表扬与鼓励,是孩子最好的奖励。

孩子也将会更愿意主动的适应校园生活,表现得欢喜、自信、从容。

“适应”的确是需要一个过程,但家长们可以做一些正确性的引导,孩子在面对入园入校时,也不至于产生过分焦虑,从而拥有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