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小秘密” 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小孩也不例外。小孩们心中那五花八门的“秘密”,是一片童话般的自由王国,是一方“非请莫入”的心灵圣地。面对小孩的“秘密”,父母们应当怎么做呢?
秘密从哪里来
0~3岁:没有秘密。
3岁之前,小孩一直活在与父母等抚养者依赖、共生的世界里,总是把自己与别人的想法、体验混在一起。他们尚未建立“自我”,因而也没有秘密可言。
3~4岁:秘密萌芽。
在3岁左右,小孩开始准确意识到自我和客观世界的分离,逐渐学会用“咱”来称呼自己。他能意识到有些事情自己很清楚,而其他人却并不知情,“这是只属于咱的东西”,于是秘密出现了,这是一个全新的天地,是他的内心世界。当然,这时的小孩对于要保守秘密还是公开秘密毫无意识。
4~5岁:感受秘密。
这个时候,小孩开始隐约感觉到秘密的含义,但依然不知道它真正的内涵和本质,因此,只能说小孩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仅此而已。假如问一个5岁的小孩什么叫做秘密,他可能回答,“咱已经告诉别人好多秘密了。”可见,他还根本没有办法保密。
学龄期:为秘密困惑。
大部分6岁的小孩会为该不该把秘密说出去而发愁。尤其当小孩意识到自己的心愿和大人的要求相抵触的时候,他学会了“阳奉阴违”,由此产生了“见不的光”的想法或做法。一方面他愿望追求独立,通过保留自己的秘密而获得独立自主的感受;另一方面,他又会为自己保留了秘密而内疚。
青春期:守卫秘密。
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独立自主的意识迅速提升,小孩心灵的空间仿佛一下子被打开似的,秘密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而且范围逐渐扩大。他们要更广更多地接触社会和人生,于是开始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来隐藏属于个人的秘密。比如不少小孩开始转向记日记,在日记中倾吐自己的“秘密”。同时,他们已经意识到要为他人保守秘密,这表明他已经逐渐具备责任感。
小孩为何隐瞒秘密
小孩有了“秘密”,却总是瞒着父母。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且听他们道来——
【1】暂时保密,给大人惊喜
童童(5岁,男):每次咱用在故事或电视里学来的办法,故意不把“心里话”告诉 父母。等到过一阵子才说,有时看到他们开心和惊讶的样子,咱就觉得很好玩。
点评:小孩的这类行为其实是为了给父母一个惊喜而暂时保密,而且想以大人的惊讶换取心理的愉悦,具有良好动机。父母应知道小孩的这种心理,不可烦躁愤恨。
【2】不顾阻挠,暗地行事
天天(7岁,女):父母总对咱说很多事情不要做,可是咱觉得自己是真的喜好做那些事情的。因此,咱只好偷偷地尝试,不想让他们晓得。
点评:这体现了小孩的独立性,父母发现后,应以民主的态度满足小孩的合理要求,给她一定的活动自由。
【3】害怕指责和嘲笑
东东(6岁,男):放学回家后,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断练习体操动作。因为咱想顺利通过筛选,成为六一宝宝节体操比赛的队员。不过, 父母对咱很没自信,因此咱不想让他们晓得。虽然他们很好奇咱每天在搞什么名堂,但咱总说:“什么都没干。”
点评:这说明小孩不愿暴露缺点,而在维护“自尊”。父母应多肯定小孩的进步,耐心帮助他,不要对小孩提过高要求,更不要讽刺挖苦他。
【4】隐瞒过错,保护自我
潇潇(5岁,男):昨天咱玩父亲的牙刷,不小心掉到马桶里了,咱不敢告诉父亲,用水把牙刷冲了一下后放好了。哈哈,他没有发现。
点评:为了逃避处罚,小孩通常会隐瞒一些事实。原因多是父母过分严厉。父母平常对小孩应理解、宽容,心平气和,耐心说服,教育小孩勇于认错。
【5】性格内向,少言寡语
婷婷(8岁,女):尽管咱总觉得有很多话想说,可是咱不晓得该怎么说。有时教师或父母怪咱“不坦诚”。这样咱就更加不晓得怎么说了,只好把那些话藏在心里当作咱的秘密。
点评:内向的小孩往往少言寡语,似乎“心事重重”,这主要与腼腆、羞怯、被动的个性有关。父母应耐心疏导,培育其活泼开朗、乐于交往的良好性格。
【6】咱的秘密咱做主
文文(12岁,男):咱已经3天没有和母亲沟通。因为她偷看了咱的日记,咱很发脾气。虽然她说那是为咱好,可是日记里面有咱的秘密,咱不想让任何人晓得。
点评:父母负有监护小孩的责任,但应以尊重为前提,不偷看小孩的日记和信件,不偷听小孩的电话,不强迫小孩说出不想公开的秘密,而且通过科学的教育使小孩能够独立面对秘密并从容、恰当地处置。
秘密是成长的养料
近30%的中小学生的日记和信件,被父母偷看过。有些父母甚至理直气壮:“咱们是小孩的监护人,看看他的日记和信件算什么?”这表明很多父母包括教师并不愿望小孩有秘密,而愿望小孩的所有行为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事实上,很多父母忽视了秘密就是小孩成长的养料。
【1】秘密意味着小孩自我意识的成长。
对于小孩来说,秘密意味着他自我意识的成长。作为父母,假如发现小孩有了自己的秘密,应当感到兴奋,这意味着小孩诞生了内心世界,他想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珍视一颗童心的成长,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他拥有一份独自担承的内心秘密。
【2】秘密是小孩内心的一种珍贵体验。
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虽然小孩越来越不满于凡事受父母限制、摆布的局面,可是大人世界的强大力量又令他们心生忌惮,于是秘密成为小孩作为弱者的一种自我保护形式。这种对自己内心世界独享的体验,可以让小孩感受到个体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3】秘密帮助小孩走向独立和成熟。
小孩总有一天要走向独立,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是走向独立的要素。对个人来说,秘密往往与责任紧密相连,而且要独立承担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拥有秘密是小孩迈向独立和成熟的必经之路,而没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有远见的父母与教师应当同意小孩有自己的秘密。
相关文章
- 父母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
- 正确对待孩子在幼儿园受到的“处罚”!转给家长
- 孩子开始学会偷钱,家长应该了解原因之后,正确对待
-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考试分数?
-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愤怒?
- 如何正确对待感恩?不能要求孩子来感恩我们,感恩不是用来交换的
- 家长要如何正确对待喜欢昆虫的孩子呢?
- 怎样正确对待孩子的兴趣爱好?我在孙俪的微博里找到了答案
- 怎样正确对待感恩?不能要求孩子来感恩我们,感恩不是用来交换的
- 孩子“嫌家贫”,因攀比心太强,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别太较真
- 孩子“爱逞强”不是坏事,但有时让父母很头痛,4个方法正确引导
- 孩子上大学总要钱,父母纵容与拒绝都不好,正确引导是关键
- 孩子不守时该怎么办?父母应该正确的引导,学会时间管理很重要
- 孩子争抢玩具,父母怎样“插手”才是正确的?
- 孩子做错事推卸责任,可能是“受害者心理”作祟,父母要正确引导
- 孩子哭闹、动手打人?父母先做好这一步,帮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
- 孩子害怕失败不肯尝试,父母除了着急,引导孩子正确归因是关键
- 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父母的正确引导是关键,让孩子建立格局
- 孩子并没有“天生性格”,大多是父母引导,你知道正确方式吗?
- 孩子开始“臭美”时,“审美敏感期”到来,父母需正确引导啥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