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争抢玩具,父母怎样“插手”才是正确的?
近日看到一个新闻,两个孩子在游乐场玩耍因为玩具发生了争执,女童打了男孩子一下,男孩母亲要求儿子打回来,男孩没有动手,没想到男孩母亲自己动手打了小女孩。后来两位母亲发生争执,大打出手,男孩母亲竟然抓着女童的头发拖行,看到视频里男童母亲的无情,真心让人感觉瑟瑟发抖!
孩子争抢玩具本是一种特别正常的现象,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可是这位母亲的做法不仅伤害了女孩,也给自己的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给两个孩子都留下了心理阴影!孩子争抢玩具经常发生,作为父母应该担当什么样的角色,怎么做才比较恰当?
有三个大前提第一不要好为人师,永远不要试图告诉其他孩子的父母,他们应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永远不要试图管教其他孩子。每个家庭的育儿风格都不相同,你认为对的育儿方式,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家庭。
第二不要加以评判,虽然你不认同别人的做法,但是你得尊重多样性的存在。不要把孩子之间很小的一件事上升到大人之间的矛盾。
第三不要以暴制暴,虽然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能理解很多规则,但学习和模仿的能力已经很强。如果我们简单粗暴的教孩子抢回玩具,孩子的确能学会,学会的就是以后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错过了学习如何正确应对这类情况的机会。
在这些前提下应该观察孩子玩具被抢之后的情绪反应。如果孩子的玩具被抢,孩子表现的无所谓,又去玩别的玩具,这样,父母就可以选择不干预,因为其他孩子的行为没有对她产生影响。如果说孩子玩具被抢后,孩子哭闹,互不相让,父母就应该进行适当的干预了,因为他们无法独自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不作为”会让他们产生困扰,让他们疑惑自己以后再遇到困难是否还要求助于父母,以及其他孩子抢玩具的行为到底是否正确?接下来就用3步干预法来引导孩子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父母不要第一时间就替孩子出头,而是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当孩子的玩具被抢,又哭又叫时你可以问孩子“怎么了?你告诉妈妈为什么哭,你是想要那个玩具吗”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能够帮助他认识自己的情绪,等到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他就可以通过表达来求救,而不是一味的哭闹和大叫。
使用同理心,如果宝宝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家长要及时给与反馈,比如通过语言拥抱亲吻的方式来,对孩子表示理解和接纳。这样一方面可以安抚宝宝的情绪,另一方面也让他明白自己受到委屈时,父母是值得信赖的求救对象,他们会来保护我,其实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就体现在这些点点滴滴的生活当中。
帮助宝宝取回玩具,当孩子被欺负之后。如果你安抚了孩子,其他孩子的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把玩具还给你孩子,但如果其他家长没有干预的话。你可以走到抢孩子玩具的那个孩子面前,说他正在玩这个玩具,你可不可以等他玩好了你再玩?”说的时候语气要平静,坚定并且看着孩子的眼睛说,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取回玩具的。当孩子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被欺负的状态,你还是需要带孩子去和不同的孩子进行互动,因为这是帮助宝宝接触社会很重要的一课。通过这些互动,孩子会明白,世界不是只像在家里那样,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像父母那样让着她。你需要做的是一个引导者,即适当保护孩子,也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以及应该如何应对别人错误的行为。
孩子受到“欺负”时,父母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孩子被“欺负”会情不自禁的感觉到气愤。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还没有物权意识,他们并不是故意欺负别人,而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而且孩子非常聪明,他们可以敏感地捕捉到大人的情绪,如果父母表现人的怒不可歇,抢玩具的孩子一定会表现的更加“叛逆”,因为他感受到了你的“敌意”。
孩子争抢玩具,父母重要的是做好引导,让他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在以后的成长路上学会如何正确的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