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孩头被栏杆卡住,不哭不闹从容解决,爸爸的做法值得称赞 孩子头卡在栏杆里
孩子被卡住了怎么办?5岁的小男孩乔伊在自家后院玩耍的时候,不小心被栏杆掐住了脑袋,妈妈问乔伊:你怎么了?乔伊沮丧的说:我被困了……
小乔伊试着挣脱可是却一直弄痛自己,妈妈要他等一等,爸爸就要来了。爸爸试着把乔伊的头推出来,乔伊痛的叫了出来。
爸爸接着尝试把铁栏杆拉开却没有结果。爸爸使出浑身解数,只见栏杆稍微动了一下,但乔伊还是出不来。
爸爸忍不住问乔伊:你是怎么卡进去的啊?乔伊说:就像球一样转进来的。在一旁的妈妈听到他把自己当球,忍不住笑出来。爸爸这次试着照乔伊的方法想把他的头转出来,结果还是因为怕把乔伊弄疼宣告失败。
过了一会,乔伊把手伸出来说:我好像有办法了!
接着他起身把右脚伸出栏杆,然后侧身钻过栏杆,最后左脚也顺利跟着出来。
爸爸伸手迎接顺利脱困的乔伊,乔伊兴奋大喊:我出来了!
让孩子逃避危险,不如让孩子从小学会如何从容化解危险
这位爸爸看似没有帮上忙,但是他的从容不迫,给了孩子一定的信心,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如果换成一般的爸爸,可能上来就会责怪孩子,开始着急,孩子也会更加害怕,从而不会想办法自救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很多孩子是在温室中长大,缺乏主见和想法,遇到困难束手无策、遇到问题停止思考,甚至连求助与人合作也很难做好。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给孩子安排与危险“见面”的机会,让孩子面对真实的问题与困难,教会孩子解决问题、面对危险、化解危险与困难的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玻璃容器、针线、水果刀等,对于孩子而言都是危险的存在,但孩子会不可避免的感兴趣。家长要做的不仅仅是把这些物品与孩子隔离开来,告诉孩子危险品别碰会受伤,还要为孩子示范正确使用的方法。
比如,当4岁的孩子打碎了一个玻璃杯,该如何处理?
当孩子看到玻璃杯碎了而哇哇大哭,其实没有必要过分的责备或埋怨。当打碎东西的那一瞬间就已经给孩子起到了警醒作用。此时孩子的内心是紧张的,他已经意识到因为自己使用不当而使物品破碎。当然也不能随意对孩子说没关系,家长自己清理。此时是最佳的教育时机。
首先要询问孩子是否受伤,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和爱,同时安抚了孩子的紧张的心情。然后要引导孩子破碎的玻璃是否安全?思考怎么处理破碎的物品并使自己不受伤害?让孩子说出想法。然后告诉孩子如何将大块的碎玻璃捡起来放入垃圾桶,如何用胶带条将地面碎玻璃粘干净,避免给他人带来伤害。最后,告诉孩子平时如何使用危险物品,以及危险物品的处理方法。
比如,3岁的孩子把饭菜洒了一地,如何处理?
孩子哭和紧张是正常的,家长首先要询问和检查孩子是否受伤,并抚摸孩子、稳定情绪。别担心,我们一起整理洒落的食物。将洒落的食物缩小到3岁孩子的清扫范围。(因为3岁的孩子看到很大一片,会紧张,他自己还做不到)过程中用语言引导孩子;缩小到孩子的能力范围内之后,家长要将接下来的事情教给孩子做,让孩子把食物收集到垃圾桶里。然后重新盛饭,让孩子吃饭。同时告诉孩子:饭菜来之不易,要珍惜,不能浪费。
在整个过程中,家长要做的是协助孩子,给他方法让他自己尝试,而不是替代他,孩子的成长无人可以替代,只有通过孩子自己不断的体验,不断的经历才能收获经验。孩子自己参与了处理碎玻璃的过程,才能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要为他人着想,避免因个人过失而给他人带来伤害。成人替代的越多,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就会越少、自信、独立等能力就会越弱。
相关文章
- 孩子有隐私,家长当尊重!这个孩子的做法值得称赞
- 孩子趁妈妈不注意,在超市吃了个香蕉,妈妈的做法值得称赞
- 5岁男孩坐高铁,不小心把酸奶洒了,爸爸的做法乘客都看不下去
- 5岁女儿陪父母逛街,愿望没有达到连踢妈妈三脚,爸爸做法获赞
- 5岁孩子“不哭不闹不纠缠”的独立入睡经历,妈妈做对了什么?
- 5岁男孩变身“拍照大师”,爸爸带大的孩子,果真不一样
- 5岁男孩误食纽扣电池,妈妈机智的做法,让医生连连夸赞
- 女孩欺凌同学被赶下校车 这位爸爸的做法值得每位中国家长深思
- 孩子吃饭期间总是太淘气,挨骂了,这位爸爸的做法值得借鉴
- 被爸爸端上桌后,宝宝不哭不闹,成了“娃娃菜”,眼神太无辜了
- 面对地上打滚的孩子,普通妈妈只用一招,孩子不哭不闹,专家称赞
- 5岁女孩硬拽妈妈头发,只因没给孩子买饮料,奶奶的做法太解气
- 5岁男孩成为孩子头,因为懂得“心理操纵”
- 5岁儿子幼儿园受欺负,高情商宝爸的做法刷爆班级群,家长竖拇指
- 5岁半的男孩学什么好?
- 5岁女儿和爸爸商议卖掉弟弟,爸爸听完女儿的理由后,哭笑不得
- 5岁女儿想纹身,爸爸的一番话尽显高情商,孩子听完主动放弃
- 5岁孩子耳朵嗡嗡响,妈妈拿起耳勺就要掏,爸爸连忙阻止
- 5岁男孩不停求饶,妈妈却没有停手,被打出来的孩子,真有出息吗
- 5岁男孩不如意就哭,不只有性格因素,还和家长的教育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