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孩成为孩子头,因为懂得“心理操纵”
5岁的小男孩,正是调皮的时候,也是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年龄。
小家伙不仅长的挺壮,还挺有脑子的,谁表现好、谁听指挥,他就发糖以示鼓励。就这样,他成了孩子头。
一个4岁的小家伙,吃了糖之后就“死心塌地”的认了“大哥”,那真是“大哥”跑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
这样一来,就把他妈得罪了,因为他根本不听妈妈的话了,只顾一个劲的疯玩、疯跑。
他妈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开始“蛊惑”其他小朋友的父母:这孩子会“心理操纵”,鼓捣的孩子都听他的,万一把孩子带坏了,去做点什么坏事,可就麻烦了。
那些父母闻之有理,就渐渐管住了自己的孩子,5岁的“大哥”就这么被孤立了。
其实要说这个“大哥”会“心理操纵”也不为过,用奖励的方式聚拢人心、加强团队的凝聚力、让团队成员听指挥,确实就是一种“心理操纵”。
如果按照这么宽泛的定义,那父母管孩子、老师管学生、老板管员工就都是“心理操纵”,因为奖励都是这些管理者常用的手段。
再扩展一步,这些管理者常用的手段还有一个,惩罚,而起到的作用其实也是“心理操纵”。
这两种手段是管理者的左右手,往往是交替使用、轮番上阵。为什么这两种手段会起作用?因为奖励和惩罚都指向了人性,趋利避害的人性。
这个妈妈把这么一种普遍存在的管理方式定性为“心理操纵”,用“心理操纵”这么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词汇来表述,你说,她是无知,还是无畏?
再者,孩子聚堆儿玩这也是常识,而一旦形成群体,“领导者”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就会有“带头大哥”,其他人自然就是被领导者,就是追随者。
那当追随者有问题吗?没有。我们都是一路当“追随者”过来的,领导毕竟是少数。
一个4岁的孩子,找到了自己认可的“大哥”,找到了接纳自己的“组织”,并且在“大哥”带领下玩的很开心,多好的一件事儿啊。这个妈妈竟然生气,你说,她是无知,还是无畏?
最不能容忍的是,这个妈妈还到处“鼓吹”、“造谣生事”。四五岁的孩子一起玩,怎么能“带坏了”?又能做什么“坏事”?
在没有弄清事实真相——其实这都不需要弄清,有点常识就行——的情况下就到处“胡说”,你说,她是无知,还是无畏?
真正应该远离的是这个妈妈,远离她就远离了无知。远离她,就远离了谣言。远离她,就远离了负能量。
小区里的其他家长可能慢慢就会明白谁是谁非,可她的孩子呢?
无奈呢。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