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现在不罚孩子,长大了社会加倍帮你罚”,这是罚孩子的理由吗? 孩子屡教不改要不要惩罚

2022-03-13 19:42:51孕产
“小时候不罚,长大就容易做错事!”你惩罚过自己的孩子吗?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罚的?很多人觉得,惩罚是为了帮助人们避免犯错,做正确的事情,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如果我们做父母的不惩罚孩子,他们长大了就容易做错事。看上去挺有道理。

“小时候不罚,长大就容易做错事!”

你惩罚过自己的孩子吗?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罚的?

很多人觉得,惩罚是为了帮助人们避免犯错,做正确的事情,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如果我们做父母的不惩罚孩子,他们长大了就容易做错事。

看上去挺有道理。

“现在不罚孩子,长大了社会加倍帮你罚”,这是罚孩子的理由吗?

这个看法的假设是:只有当孩子做错事后遭受到不良后果,他们才会知道痛,才会去选择做正确的事情。

而且这个看法还真有心理学理论支撑,这个理论叫做“操作性条件反射”。

第一位“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研究者——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提出的大名鼎鼎的“效果律”:

一个行为,如果跟随着一个令人满意的后果,那么这个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将增加;反之,如果一个行为跟随着一个令人厌烦的后果,那这个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会减少。

也是因为如此,操作性条件反射在教育孩子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

“宝宝今天在幼儿园好好画画,妈妈就给你两颗棒棒糖;”

“宝宝今天不好好吃饭,一会儿就不准看动画片了。”

有用吗?

有经验的父母、幼儿园老师都知道,多数情况下效果很不错。

但要是把这个方法当成教育孩子的“金科玉律”,长期使用,那问题还是有点大的。

因为,当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之后,不再施加相应的强化物,那么已经建立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就会逐渐消退。比如:

孩子屡教不改要不要惩罚

“妈妈现在都不给我棒棒糖了,我才不要那么乖呢!”;

“我虽然没好好吃饭,但妈妈也经常忘记关掉动画片,我不好好吃饭也没什么。”

也就是说,简单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惩罚、表扬,当然有一定的效果,但都只是暂时地规范了孩子的行为,并没有真正教会孩子是与非、对与错。

目光更长远的教育,应该是帮助孩子成为负责、自律的人,不论父母在不在场、有没有责罚,孩子都应该懂得自觉地做正确的事。

我们之所以忍住心疼、不舍,去惩罚孩子,也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做正确的事。然而事与愿违,有很多研究表明:

经常受惩罚的孩子,反而很少做出积极的道德选择,并做出更多的不良行为。

为什么会这样?具体分析,有下面这些原因:

1、惩罚,导致孩子更关注自己一会儿要遭受的“后果”,而不是自己的行为将会给他人带来的“后果”,因此这使他更加以自我为中心,而没有同理心。

比如,有一次坐高铁,我感觉一直有人在后面在踢我的座位,于是我回头看一下怎么回事,原来是个3岁左右的孩子在踢。

看到我回头,孩子的妈妈很不好意思,赶紧跟孩子说:

“别踢了,再踢就不让你跟妈妈坐了!”

不能跟妈妈在一起,对孩子来说是个多可怕的后果啊!可是,孩子即便因此而停止踢座位,也完全没有明白,为什么不能踢?踢座位有什么不对?公共秩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妈妈可以跟孩子解释:

你踢到阿姨的座位,阿姨会很不舒服,会打扰人家的,你可以把脚放到自己的座位上。

这样说会不会比“不能跟妈妈坐”更好?

2、经常被惩罚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是坏人,这总是一种“自证预言”,因此他更有可能重蹈覆辙。

自证预言,是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

通俗的说,自证预言就是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使我们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

孩子屡教不改要不要惩罚

关于“自证预言”最著名的例子,出自1968年罗伯特·罗森塔尔在“橡树小学”做的实验:

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孩子们的改变是怎么产生的呢?

罗森塔尔并没当着孩子们的面说这些话,孩子们并不知道自己是“最有前途的人”。

心理学家认为原因有可能是:

1.老师的期望值在不知不觉中给了这些“高智商”学生更多的感情投入

2.给了更多学习资料和让他们研究艰深的学习内容

3.对于所谓高智商学生的学习,老师在不自觉中给了更多的反馈,如更挑战性的问题

4.老师在不自觉中给了这些学生在课堂中活跃的机会

孩子们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权威的期待”,行为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变化。“期望效应”就发生了。

然而,“期望效应”并不只有积极的一面,负面信息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如果是经常生活在惩罚环境中的孩子,感受到的只能是来自父母、老师的“权威的厌恶”:

“你怎么这么笨”;

“你总是爱欺负人”;

“你不会有出息的”

孩子屡教不改要不要惩罚

……

这样消极的期望也会发生作用哦,这可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3、过于严厉的惩罚会给孩子带来一个明显的教训:“你可以做,但千万不能被抓到”!从而滋生不诚实的行为,让孩子学会撒谎。

有些父母比较严格,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高标准本身并没有什么坏处,如果爸爸妈妈与孩子的关系十分亲密,孩子就可以轻松地接受这些标准;

但是如果孩子对父母感到敬畏而又疏远,高标准就会带来问题。孩子很可能因为达不到爸爸妈妈的要求,同时又害怕严厉的爸爸妈妈,不敢说实话。

当孩子因为撒谎、作弊真的逃过一劫,他就学会了:“撒谎是值得一试的”。

4、滥用惩罚,习惯性惩罚危害更大。它可能教会孩子:权力滥用是可以的。于是孩子更不太可能做出道德选择。

惩罚,很容易让人形成习惯,一旦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习惯了惩罚,就容易根本不考虑其他的方法。

比如:当孩子大喊大叫、吵闹喧哗的时候,爸爸感到特别生气,想惩罚他,就愤怒地大吼了一声:“闭嘴”!

于是,“成功地”把孩子吓得不知所措,真的安静下来。

这种惩罚看上去真的很有效,爸爸妈妈就很容易获得鼓励,以后会更频繁地使用这样的惩罚方法。

其次,尽管很多父母,都觉得自己不会真的用力打孩子,自己是很有分寸的,而且打的背后其实是自己对孩子的关怀。

但如果大家都认为体罚孩子,是能够被广泛认可的,是正确的,那么,在这样的氛围里,怒气冲冲的大人就很容易失去控制而虐待孩子。

有的父母虽然不打孩子,却在发怒的时候猛烈摇晃孩子,这样会造成“婴儿摇晃综合征”,其后果可能导致孩子智力落后、失明甚至死亡。

因此,一定地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要滥用惩罚,反省自己对体罚的态度。

爸爸妈妈应该尽量避免打孩子。对孩子,永远不要打耳光!

5、缺乏尊重的惩罚会削弱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孩子不再在乎妈妈会不会难过,他与我们的联系越疏远,他的行为就越糟。

实施惩罚的人或情境,往往使得孩子感到厌恶、恐惧,产生逃避和回避的想法。

任何人一旦感到恐惧,就会触发应激反应,让我们的身体准备好:要么战斗,要么逃跑,要么冻结。

如果孩子因为还年幼,无法战斗,也无法逃离,他们就“冻结”了。

冻结是啥?

冻结是指正在进行的动作突然停止下来。比如你正在家里吃饭,突然窗外一声巨响,你瞬间一动不动,“吓得呆住了”。

冻结的时候,大脑的执行功能关闭,无法同外界沟通、不能建立信任、不能产生同情、不愿同他人协作……

所以,当孩子觉得爸爸妈妈要惩罚自己时,即便惩罚还没开始,他们就会马上跑开、撒谎甚至离家出走,以逃避惩罚。

如果实在躲不开,他们也会“训练有素”地应对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一开口,孩子立刻神游天外心不在焉,进入“死机”状态,“什么也听不到”!

由此,惩罚“成功地”让孩子和父母脱离联系了。这可不是我们希望发生的事情。

孩子屡教不改要不要惩罚

6、单纯惩罚,并不能帮助孩子抒发出行为背后的情绪,这些情绪被塞住了。如果以后再爆发出来,不良的行为会重复,甚至更严重。

孩子们可能外面在笑,可内心在哭,他们很伤心、很孤独。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情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面对这些复杂的情感,他们也越来越越不知所措。

难过、伤心、委屈、生气、愤怒……这些情绪非常可怕,孩子们也很不想困在这样的情绪里无法自拔。他们很害怕,就想溺水的人想要浮出水面,孩子们会做出任何事情,以避免感受到这些讨厌的感觉。

孩子屡教不改要不要惩罚

于是他们大哭大闹、和爸妈对着干、把食物扔到地上……既是孩子情绪的表现,也是孩子求助的呼声,这意味着他们有无法表达的感觉。

如果我们只会一味地惩罚孩子,孩子也会觉得这是他的错,但不幸的是,孩子并不知道如何克服这些复杂的感觉。

他们需要父母来帮助他们“感受”这些情绪。比如:

“你生气了,你觉得哥哥的碗比你的大是吗?你也想要一个一样大的碗是吧?你觉得哥哥每次得到的东西都比你的好,你心里肯定委屈极了!”

“你可以好好跟妈妈说,‘我也想要个大碗’”。

希望孩子们都能感到足够安全,不再害怕负面情绪,哪怕下次再遇到负面情绪,也坚信爸爸妈妈能够教我处理,帮我走出来。

7、对挫折最常见的反应,就是攻击性行为,惩罚容易增加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可能。

痛苦的人会攻击他人以宣泄自己的痛苦。

因此,当孩子受到惩罚,感到受挫折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学会攻击别人的时候。

比如,一个孩子被爸爸打了,他觉得很生气,这时,他走出家门,看到弟弟妹妹、邻居家的孩子,就会去打他们,宣泄自己的怒气的挫折感,而且感觉良好!

这种良好的感觉,会强化他的攻击性行为,下次再遇到挫折,他还会这样做。

所以,即便在家里不敢打人的“乖孩子”,出了门并不一定还是“乖孩子”。

毕竟惩罚带来的“听话”,很可能只是一时的。

8、惩罚导致了“外控”而不是“自律”,孩子认为父母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再吃糖就不能看动画片了!”;

“你能不能把玩具收拾好?再不收我就把你玩具都扔了”;

“再吵,看你爸爸回来怎么收拾你”……

出于对妈妈的敬畏、对后果的恐惧、想取悦妈妈等各种原因,孩子可能会听从妈妈的命令,被迫放弃这些想吃糖、想扔玩具、想大声喊叫的冲动。

这些命令也许能让孩子“听话”,但这种被迫的放弃,并不能培养孩子自律。

孩子如何才能主动克制自己的冲动?

只有当她最终想要东西的重要性,超过她的冲动时。

孩子必须自己做出选择,放弃什么,以获得什么。

他不能感到被迫。动机必须是来自内部的,而不是外部压力。

因此,作为爸爸妈妈,“敦促”孩子控制,并不能帮助大脑发展自我控制。

相反,我们得找到孩子想要自我控制的情况,让孩子有很高的自我价值感。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孩子做出一个有建设性的选择的时候,她就开始认为自己“是一个……样的人”。比如:

“我是非常乐于帮助其他人的孩子。我是一个友善的人。”

孩子会慢慢将这部分内化为自己的个性。

是什么促使孩子自律?不仅仅是被迫放弃冲动,而是收获一种掌握感和积极认同感。

当然,大多数家庭里,日常生活中至少也训斥孩子过几句、不准看电视、没收过玩具什么的。

完全不罚孩子,好像不太可能。

当孩子故意犯错、伤害他人、伤害环境、伤害自己、道德品质和是非观念出现问题的时候,给予合适的惩罚是必要的。

我们之所以分析出惩罚可能导致的种种问题,是希望提醒家长:

惩罚并不是教孩子规矩的唯一办法,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如果有更好的方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就尽量别用惩罚;惩罚虽不是最好的方法,却很容易让人形成习惯。

惩罚相比循循善诱,效果来得快多了,于是爸爸妈妈也很容易获得鼓励(操作性条件反射),今后不自觉地频繁使用惩罚的方法,而且除此之外,也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方法了。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确实要反省一下了:是不是自己太暴躁、对教育方法了解得太少、太无能、对教育孩子这件事儿太偷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