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先教孩子说普通话还是方言?别纠结!了解这3点,孩子语言力爆棚 教孩子说话用普通话还是方言

2022-03-08 04:15:45孕产
常常会碰到家长和我探讨牙牙学语的孩子,语言启蒙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我们在群里聊天,有位广东的妈妈就很纠结地提问:爸爸是湖南人,她是广东人,家里老人普通话说得不好,经常是粤语交流。这位妈妈又不希望孩子以方言启蒙,常常会刻意纠正孩子说话。她又希望尽早地给孩子启蒙英语。

教孩子说话用普通话还是方言

教孩子说话用普通话还是方言

常常会碰到家长和我探讨牙牙学语的孩子,语言启蒙的问题。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群里聊天,有位广东的妈妈就很纠结地提问:爸爸是湖南人,她是广东人,家里老人普通话说得不好,经常是粤语交流。

这位妈妈又不希望孩子以方言启蒙,常常会刻意纠正孩子说话。

她又希望尽早地给孩子启蒙英语。

先教孩子说普通话还是方言?别纠结!了解这3点,孩子语言力爆棚

复杂的语言环境和妈妈的期望糅在一起,她不知道该怎么教了。

暂把外语放在一边,家乡话VS普通话,这个我们每天都要说的,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语言问题,也会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育儿困惑。

到底要先教孩子说家乡话,还是先教孩子说普通话呢?只让孩子说普通话,可取吗?

维尼妈妈先来说说自己的例子:

我在东北,本身家乡话和普通话没太大差别,但是还有会有些词语容易引发误解。

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抖音里有个短视频,一个东北姑娘对台北姑娘说:你“拔屁股不?”,台北姑娘没懂,东北姑娘解释:你坐着铁凳子上凉不凉?

我们的家乡话里一些方言是满语,例如“埋汰”(很脏)、“秃噜”(办事没着落),这些词语日常使用,若真的和一个只讲普通话的人交流,交流障碍还不算大,不至于一句都听不懂。

加之,我家宝爸是电台节目主持人,我们的日常交流虽然不字正腔圆,但是也比较注重发音的音准和平翘舌的处理。

不过家里的老人说话是不分平翘舌的(不分平翘舌也是我们家乡话的一大特点),孩子和老人接触多了,说话一水儿的翘舌。

因为环境的影响,孩子最先掌握的是家乡话。

所以在教孩子说话的时候,以生活环境(东北方言)+普通话纠正(平翘舌、一声发音音准)融合的。

在带孩子认知事物的时候,通常是普通话版和方言版齐上阵。

例如我们看到了螳螂,告诉孩子:螳螂、“大刀螂”(用方言说的);看到瓢虫,告诉孩子这是小瓢虫,也叫“花大姐(俗称)”。

因为“瓢虫”是绘本里常见的词汇,孩子读过书,配合实物直观地认知。“花大姐”是我们这边的土话,时长会听到,孩子听了也能对上号。

孩子既能说“衣服埋了吧汰的”,也会说“我把衣服弄脏了”。

我带她去北京的时候,遇到一个福建来的7岁小女孩,在和同伴的游戏中大家很自然地选择了一种都听得懂的发音,两个人的玩耍和交流是无障碍的。

图片源于网络

(发一个段子博大家一笑,这个段子有夸张的成分不必当真)

当然,我知道有些地区家乡话和普通话的差异很大,有可能是两个语族的。

那么这就对孩子的语言学习造成很大的困扰,先学哪个家乡话还是先学普通话就成了症结所在。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给纠结的父母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孩子语言习得的生理因素

图片源于网络

在发展心理学的语言发展理论中有一个词叫“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假设”。指的是从出生到青春期,语言最容易习得。

若根据蒙台梭利提出的敏感期概念,0-2岁的孩子会经历模仿的敏感期,这个模仿包括“学舌”。在通过一个词一个词的模仿,到一句话一句话的模仿,最后变成了自己的内化和创造。

因此在早期,不管你教给孩子哪种语言,他们都会很快地学会。

我们可以将方言看做是第一语言,将普通话看做是第二语言,根据发展心理学语言发展理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学习似乎在整个青春期之前的敏感期内进行得比较顺利。

其实这一点同样也适用于双语教学。

二、语言习得的环境因素

我家隔壁的小男孩的爷爷奶奶家是武汉的,小男孩是姥姥姥爷在东北给带大的。

孩子姥爷说,每逢去武汉,孩子都不知道怎么和爷爷奶奶交流,因为爷爷奶奶说的话他听不懂。

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整体环境。

如果根据发展心理学的语言发展理论,持交互作用者的观点认为:

环境在语言学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为同伴在与儿童的交谈中会不断引入新规则和新概念。

我们学习语言的原因就是为了与周围的人相沟通,就是为了在所生活的环境内交流无障碍。那么我们就不要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

假设,这个小男孩生活在武汉,每天听爷爷奶奶讲武汉话,或者他身边有一大群人天天用武汉话交流,自然而然,孩子就能够学会说武汉话,就跟他学东北话一样又快又自然。

那么,综合上述两个因素,孩子在早期飞速发展的语言能力,和周遭大环境的语言环境影响,首先学会家乡话是一个自然又快速的方式。

三、不用担心孩子的混淆

图片源于网络

3-5岁时,孩子的语言学习会经历发音改进的过程,语义和词汇量也随之扩大,也开始学习语法词系。

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阶段可以让孩子开始逐渐学习普通话。

当然也可以逐渐丰富家乡话的语义,结合普通话让孩子理解。

例如:有一次我看女儿看什么东西出神了,就问她:“你瞅啥呢?”,她转过来笑了,对我说:妈妈!看我!

然后她突然问我:啥是“瞅”?

在这个对话中,很自然地让孩子明白:“瞅”=“看”。而不是“瞅”=“丑”。

另外3岁以后孩子们逐渐进入幼儿园,大部分幼儿园老师授课时所交流的第一语言是普通话,这样孩子们也会慢慢地开始普通话的学习。

即便是两种不同发音的语言双管齐下,也不用担心孩子会造成混淆。

另一位妈妈曾有过这样的担心,这位妈妈的家庭的语言环境同样比较复杂:妈妈的家乡话是粤语,爸爸是英国人说英语,孩子又要学习普通话,她担心语言环境复杂造成孩子开口说话晚甚至会患上失语症。

其实如果孩子的大脑左半球语言中心没有受损,不会患上失语症。

或许会因为语言环境的复杂而迟迟不开口,但只要父母不停地提供语言的输入,孩子在大脑中进行语言储备,说话是早晚的事,而且一开口就是一鸣惊人。

记得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里讲过她的大儿子安德烈小时候的经历:

在一个多语言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在伙伴中学会瑞士语、在爸爸那里学会德语,在妈妈这里学会中文,在听爸爸妈妈的交流中学会了英语,然后看到不同的人,就像收音机按键一样自由切换频道。

这就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孩子学习语言能力的强大了!

心理学上有实践证明,童年开始学习第二语言要比从青少年、成年开始学容易得多。学习两种(或更多)语言,既不会妨碍儿童的语言熟练程度,也不会延缓其智力发展。

这样,分析下来,这个问题的思路就清晰明了了:

以整体环境为前提,孩子通过模仿经常接触的家人的谈话,首先学到的是家乡话,那么就可以首先让孩子学习家乡话。在认知过程中,方言结合普通话让孩子认知事物。

因为语言敏感期的存在,可以不止通过环境让孩子来学习第二种语言(包括外语)。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学习普通话,只要不是处在太偏远的山区与世隔绝的地方,今后人人都会说。

但家乡话却有着不同的语族,是一种无形又珍贵的文化财富,需要通过代代相传来保护和发扬光大。

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体会到那句“乡音无改鬓毛衰”所表达的对家乡故土的眷恋。

所以,只说普通话不说家乡话的教育理念有些极端,不太可取。